[经济学]产业经济学04.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881384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4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产业经济学0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经济学]产业经济学0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经济学]产业经济学0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经济学]产业经济学0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经济学]产业经济学0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产业经济学0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产业经济学04.pp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产业组织 第三章企业第四章市场 第五章竞争 第四章市场 第一节市场结构第二节市场行为第三节市场绩效第四节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第一节市场结构 一 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一 市场结构的含义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市场关系 1 卖方 企业 之间的关系 2 买方 企业或消费者 之间的关系 3 买卖双方的关系 4 市场内现有的买方 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 卖方之间的关系 二 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 罗宾逊夫人在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中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 完全垄断 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四种基本类型 1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2、完全竞争也称为 纯粹竞争 也就是说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 这种市场结构的特点是 1 产业集中度很低 2 产品同一性很高 3 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 4 完备信息 2 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即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 其市场结构的特点是 1 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 2 没有替代产品 3 进入壁垒非常高 3 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大企业控制着产业市场大部分产品的供给 它们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 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 它的主要特点是 1 产业集中度高 2 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3 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 4 垄断竞争

3、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经济状况的市场结构 它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 且偏向完全竞争 它的主要特点是 1 产业集中度较低 2 产品有差别 3 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 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 植草益的分类方法 日本 二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 主要讨论前三项因素 市场集中度 涵义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 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衡量指标 1 行业集中度 Concentrationratio 行业集中度是最常用 最简单易行的绝对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它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

4、企业的有关数值 可以是产值 产量 销售额 销售量 职工人数 资产总额等 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计算公式为 通常取n 4或8 行业集中度综合反映了企业数量和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方面 不足之处 首先 不全面 其次 无法反映最大的几个企业之间的相对情况 再次 难以反映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异程度的变化情况 衡量指标 2 洛伦兹曲线 Lorenzcurve 洛伦兹曲线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 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市场占有率 企业累计百分比 从最小到最大排列 0 100 100 90 90 80 80 70 70 60 60 50 50 40 40 30 3

5、0 20 20 10 10 衡量指标 3 基尼系数 Ginicoefficient 基尼系数也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 它建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 等于均等分布线 对角线 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 图4 1阴影部分的面积 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 以横轴为直角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 用公式表示为 衡量指标 4 赫芬达尔 赫希曼指数 Herfindahl Hirschmanindex 简称H指数 它是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 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 产业市场的总规模 i 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规模 Si 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n 产业内的企业数 HHI优势 第一 包含了所有企业的规模信

6、息 第二 由于 平方和 计算的 放大性 反应敏感 不足之处 须收集所有企业的信息 成本较高 衡量指标 5 熵指数 Entropyindex 熵指数借用了信息理论中熵的概念 其定义公式为 式中 i 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份额 n 产业内的企业数 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 企业规模 企业自身追求规模扩展的动机 技术进步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也会对企业规模产业影响 市场容量 产品差别化 涵义 所谓产品差别化 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 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 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 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7、的目的 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影响市场集中度 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产品差异化基本度量方法 1 需求的交叉弹性 式中 ij i产品需求量对j产品价格的交叉弹性 dqi qi i产品的需求变化率 dpj pj j产品的价格变化率 2 广告密度 广告密度 AD SL式中 AD 产品广告费用的绝对金额 SL 产品销售额 进入和退出壁垒 进入壁垒的两种定义 一是贝恩提出的 进入壁垒 barrierstoentry 是 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 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 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 二是施蒂格勒提出的 他认

8、为进入壁垒是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成本 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 绝对成本优势 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化 政策法律制度 阻止进入策略行为 市场进入壁垒程度的度量 描述性指标 阻止进入价格指标 最高阻止进入价格 是指能阻止新企业进入的价格的最高值 退出壁垒 barrierstoexit 定义 就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 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 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 解雇费用 政策法律的限制 第二节市场行为 一 市场行为的定义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 如利润最大化 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等 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寡头垄断 亦称寡占 型市场结构中企

9、业的市场行为 两类 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协调行为 二 市场竞争行为 定价行为 广告行为和兼并行为 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 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 而采取降低价格 甚至低于成本 的策略 掠夺性定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 1 在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 一般是暂时性的 2 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 实质目的是要缩减供给量 而非增加需求 3 一般情况下 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场上势力雄厚的大企业 掠夺性定价行为后果和影响 一般发生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 大企业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主要在于驱逐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或是教训不合作的竞争对手 但是同时它也向意欲进入

10、市场的新企业发出了警告 掠夺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 阻止进入定价 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 但又不致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 企业采用限制性定价的直接目的是阻止新企业进入市场 但实质上是一种牺牲部分短期利润以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的行为 限制性定价的企业在短期内仍有 微利 可获 而采用掠夺性定价的企业在短期内亏损 如果一个企业在长期内确定价格 或产量 来减少或消除招致新企业进入它所在市场的动因 那么这个企业采取的就是动态限制性定价策略 高价低价 影响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因素是 市场进入壁垒的高低 经济规模 广告行为是企业在市场上经常

11、采用的一种主要的非价格竞争的方式 先验品 就是消费者能够通过检查在购买之前确定产品质量 我们就说这种商品具有 搜寻性品质 因此先验品也被称为 搜寻商品 例如家具 服装以及其他主要性质可通过视觉或触觉检查而确定的商品 后验品 就是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产品之后才能确定它的质量 这种商品具有 经验性品质 因此也被称为 经验商品 例如加工食品 软件设计和心理治疗 企业兼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 企业兼并有三种类型 纵向兼并 垂直兼并 混合兼并 复合兼并 横向兼并 水平兼并 企业兼并的动机 主兼企业的动机 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

12、力量 降低市场进入壁垒 减少资产经营风险 单纯扩大规模 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 被兼企业的动机 减少资产经营风险 避免破产 回收资本 企业兼并是一把 双刃刀 它所产生的效应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 三 市场协调行为 市场协调行为 是指同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而采取相互协调的市场行为 市场协调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 价格协调行为和非价格协调行为 价格协调 就是企业间关于价格调整的协定和共同行为 最基本的价格协调形式是卡特尔和价格领导制 若干个企业为达到稳固地垄断市场的目的而结成联盟 这样的组织就是卡特尔 卡特尔的经济学分析 合作型的寡头垄断模型 MR q1 q MC1 q1 MC2 q

13、2 卡特尔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 一个稳定的卡特尔组织必须要在其成员对价格和生产水平达成协定并遵守该协定的基础上形成 第二 取决于垄断势力的潜在可能 卡特尔的不稳定性分析 对个别成员来说 由于增产导致的收益增加全部由该成员取得 而增产导致降价带来的损失却是由全体成员分担 价格领导制 是指在某一产业市场中 一家企业首先改变价格 其他企业则跟随这个企业采取相应的行动 价格领导的形式有三种模式 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 串谋领导定价模式 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 市场结构对企业之间的价格协调行为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一般而言 集中度越高的市场上企业之间价格协调就越容易 第三节市场绩效 一 市场绩效的定义 市

14、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 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 产量 成本 利润 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二 绩效指标 一 利润率 收益率 指标 R T E 式中 R 税后资本收益率 税前利润 T 税收总额 E 自有资本 二 勒纳指数 Lernerindex 和贝恩指数 Bainindex 勒纳指数 L P MC P 式中 L 勒纳指数 P 价格 MC 边际成本 勒纳指数的数值在0到1之间变动 实际计算过程中 常常用平均成本代替边际成本 三 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一 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X非效率 所谓X非效率 是指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 这一概念是由

15、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莱宾斯坦首先提出的 1966大企业内部普遍存在X非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1 企业内不同集团的利益目标的不一致 2 企业规模扩大导致管理成本上升 效率下降 3 垄断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 缺乏成本最小化的动机 这样 就很难避免产生低效率的选择和行为 第四节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 SCP框架 这一理论模式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贝恩于1959年出版的 产业组织 一书中提出从市场结构推断竞争效果的 结构 绩效 模式 第二阶段是谢勒在1970年出版的 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 中 提出了完整的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的模式 SCP模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已趋于完善 但是到目前为止 产业组织学者并不简单地认为结构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绩效 他们发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在短期内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 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单向因果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