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简要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880424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简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精编》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简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精编》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简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精编》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简要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精编》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简要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简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简要(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参加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培训班 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概要 深圳市人事局刘卫翔 2004年12月深圳 国际人才培训中心 基本内容 一 为什么改革 背景二 改革好吗 试点三 改什么 内容三 怎么改 制度四 怎么改 步骤五 怎么改 注意事项 why 一 为什么改革 背景 一 传统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端1 事业概念模糊化2 举办主体单一化3 管办职能一体化4 资源配置计划化5 事业单位行政化6 事业人才干部化 一 为什么改革 背景 二 事业单位现行人事制度的不足1 政事一体 没有体现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聚集的特点 2 缺乏科学的分类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既体现不出与

2、行政机关的区别 也无法反映不同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岗位 技术岗位的不同性质和特点 3 事业单位缺乏用人自主权 4 管理方式单一 管理机制缺乏创新和活力 三 公共服务机制创新对事业单位的要求 一方面 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 要求不增加社会成本所以 现代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自身始终不能偏离这两点基本的要求事业单位属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业单位总数130多万个 从业人员2900多万 70 以上的科研人员 95 以上的教师和医生集中在政府出资的事业单位 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30 以上 一 为什么改革 背景 一 为什么改革 背景 四 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情况1 机构

3、改革 国家事业说 现代事业制度说 非营利组织说 公务法人说 公立事业法人 一 为什么改革 背景 四 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情况2 分类改革传统的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经费来源分类和按职能分类事业单位分类体系 行政保障类 社会公益类 开发经营类 其他类按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确定不同的改革思路 一 为什么改革 背景 五 国家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1 基本情况1995年国务院在郑州召开全国会议进行部署2000年中办印发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2000年中组部 人事部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 2001年省委办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

4、发人事部 关于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意见 一 为什么改革 背景 五 国家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1 基本情况2003年底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按照政事职责分开 单位自主用人 个人自主择业 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 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 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 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 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实行按需设岗 竞聘上岗 以岗定酬 合同管理 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 职务能上能下 待遇能高能低 一 为什么改革 背景 五 国家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2 改革进程各地 各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 基本的特点是

5、人员聘用制度 1 各地推进改革的基本情况 多个省区市出台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实施意见或办法 个省区市已经全面推行聘用制度改革 其他地方也都开展了不同层次的试点工作 2 有关系统推进改革的情况 一 为什么改革 背景 五 国家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3 小结目前 中组部 人事部分别和卫生 科研 文化 教育等系统主管部门制定各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见中央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 实行人员聘用 搞活工资分配 改革管理方式 引入竞争机制中央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 实现人员能进能出 职务能上能下 待遇能高能低 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 有利于增强事业单位活力 减轻财政负担的人

6、事制度 基本内容 一 为什么改革 背景二 改革好吗 试点三 改什么 内容三 怎么改 制度四 怎么改 步骤五 怎么改 注意事项 二 改革好吗 试点 一 我市事业单位基本情况1800多家事业单位 67840名在编员工 主要分布在文化 教育 卫生 城管等领域 二 改革好吗 试点 二 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探索1995年市人事部门按初步确定的人事制度创新的方向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 任用 奖惩工作提出了改进意见和措施 对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任用上 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 逐步取消行政级别 健全和规范了职务聘任制和聘期目标责任制与考核制 停止了在事业单位配置非领导职务 同时 于1997年完成了全市事业单

7、位机构改革改革总体上看是单项的 局部的 不彻底的 缺乏清晰的 完整的目标与准确的定位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基础 二 改革好吗 试点 三 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情况第一批4家单位试点 市粤剧团 盐田区沙头角中学 田心小学 市红会医院第二批34家单位试点 涵盖卫生 教育 城管 科技 劳动 农业 环保 技术监督 体育等系统深圳的试点经验得到中组部 人事部肯定和推广 一些兄弟省市借鉴我市的经验进行改革 二 改革好吗 试点 四 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的启示改革才能激发活力 改革才能提高素质 改革才能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职员制改革是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整体的改革 必须做好思

8、想工作 在稳定的前提下开展改革 必须加强对改革的领导和组织 没有强有力的领导 没有严密的组织 改革就不可能顺利推进 二 改革好吗 试点 五 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的确定八年探索论证三年试点检验两次政府常务会议 一次市委常委会议审议整个调研论证过程都有教育 卫生等部门人员参与方案的出台不是草率的 充分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 考虑了各方面的利益 基本内容 一 为什么改革 背景二 改革好吗 试点三 改什么 内容三 怎么改 制度四 怎么改 步骤五 怎么改 注意事项 三 改什么 内容 一 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方案市委11号文 市政府137号令 职员制市政府133号令 雇员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

9、基本框架 职员 雇员 职员雇员 三 改什么 内容 二 深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全面改革现行的以党政机关干部管理方式占主导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 建立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精简高效 有别于国家公务员制度和企业员工制的职员制 形成一套机制健全 功能完善 宏观上相对规范 有利于依法管理监督 微观上行业有别 照顾到不同单位特点 充分体现人员能进能出 职务能上能下 待遇能升能降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三 改什么 内容 三 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劳动 尊重创造的方针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坚持公开 平等 竞争 择优和德才兼备原则 坚持依法

10、管理 规范运作 立足于优化结构 提高效率 注意改革 发展 稳定相协调 三 改什么 内容 三 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1 改革人员管理方式 将人员由身份分类管理转变为职位分类管理 建立以事为中心的职位管理制度 并逐步取消行政级别 在理顺和完善职能的基础上 按照科学合理 精简效能的原则 开展事业单位的职位分类工作 在编制总额内 设置职员和雇员职位 制订职位规范 并根据市有关部门确定的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案 三 改什么 内容 三 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2 改革选人用人方式 实行全员聘用聘任制 或雇员制 在编工作人员 按照职员和雇员聘 雇 用

11、的规定 在平等自愿 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由事业单位重新聘用或雇用 过渡为职员或雇员 行政和专业技术人员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原在编工人 三 改什么 内容 三 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3 改革分配制度 实行政府控制工资总额 行业有别 单位自主分配的工资管理模式 取消以等级制为基础的工资分配形式 建立以职位为主的工资分配制度 与职位 效益 贡献挂钩 与行政级别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脱钩 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和管理 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强化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 三 改什么 内容 三 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4 完善管理监督机制 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 按照政事分开 政府部门由微观管理向宏

12、观管理转变的方向 逐步调整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职能和方式 理顺关系 减少环节 建立事业单位职工 员 大会和职工 员 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群众监督 在健全监督机制 规范制度的基础上 逐步扩大事业单位用人的自主权 三 改什么 内容 三 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5 改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 逐步建立和完善与职员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基本内容 一 为什么要改革 背景二 改革好吗 试点三 改什么 内容四 怎么改 制度五 怎么改 步骤六 怎么改 注意事项 四 怎么改 制度 一 制度 职员制1 职员制的基本构想建立一套适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制度重点

13、在于转换用人机制职员不是一个身份概念 四 怎么改 制度 一 制度 职员制2 职员制的基本框架 1 职位分类 两大职类 2 入口公开招聘 公开招考 选聘 3 合同管理 考核 培训 聘用合同 4 职位聘任 聘任协议 5 工资分配 职位绩效工资制 6 合同解除机制 合同的解除与变更 7 社会保障 退休待遇不降低 8 争议处理 人事争议仲裁 四 怎么改 制度 一 制度 职员制3 职员的权利竞聘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职位 非因法定原因或约定事由 聘用期内不被解聘 聘用期满 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聘 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劳动安全 卫生保护和其他工作条件 取得工作报酬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依法参与本单位民主管理

14、参加教育培训 提出申诉和申请人事争议处理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四 怎么改 制度 一 制度 职员制4 职员的义务遵守宪法 法律和法规 维护国家利益 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履行职位职责 完成工作任务 注重社会效益 遵守规章制度 恪守职业道德 按规定接受教育培训 法律 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四 怎么改 制度 一 制度 职员制5 职员制与现行人事制度的不同职员制改变了现行的人员分类和品位分类 实行了职位分类制度 职员制改变了原来入口上的不规范的情况 实行了入口的公开招聘 职员制改变了原来的固定用人的方式 实行灵活的合同用人 职员制改变了原来的职级工资制 实行职位绩效工资制 四 怎么改 制度 二 制

15、度 雇员制1 雇员制的基本思路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节约政府成本引入灵活的用人机制解决公共服务机构的临时用人需求 四 怎么改 制度 二 制度 雇员制2 雇员制的基本内容 1 雇员的分类 高级雇员 普通雇员 2 雇员的招聘 公开招聘 3 雇员的管理 雇用合同 4 雇员的工资 高级雇员协议工资制 普通雇员固定工资制 5 雇员的职业发展和考核奖惩 6 雇员制的实施 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制度 四 怎么改 制度 二 制度 雇员制3 雇员制的基本特点重点在于普通雇员雇员在编制内雇用管理上引入市场化契约化机制覆盖的范围较大 四 怎么改 制度 三 职员制与雇员制的关系改革后 职员制是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

16、 雇员制是职员制的补充 雇员制和职员制并行不悖 不能代替职员制 基本内容 一 为什么要改革 背景二 改革好吗 试点三 改什么 内容四 怎么改 制度五 怎么改 步骤六 怎么改 注意事项 五 怎么改 步骤 一 改革的总体安排 从2005年1月1日起 两年左右时间完成事业单位职员制的建立教学 卫生事业单位先行一步 2005年上半年完成 五 怎么改 步骤 二 教育卫生事业单位的改革 确定先行改革的原因 一是机构相对比较稳定 二是人员较多 占全市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64 市教育局 卫生局在制定本系统改革意见的基础上 重点抓好市属事业单位的改革 区属事业单位仍以各区为主组织 五 怎么改 步骤 三 其他事业单位的改革 先进行机构改革 同时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准备 机构改革后仍属人事改革范围的 即转入人事制度改革 条件成熟的可以先期列入改革范围 总体上要求两年左右时间完成 基本内容 一 为什么要改革 背景二 改革好吗 试点三 改什么 内容四 怎么改 制度五 怎么改 步骤六 怎么改 注意事项 六 怎么改 注意事项 一 改革的领导和组织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协调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改革联络组 六 怎么改 注意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