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某电子企业精益化管理工具箱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87996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22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某电子企业精益化管理工具箱_第1页
第1页 / 共222页
《精编》某电子企业精益化管理工具箱_第2页
第2页 / 共222页
《精编》某电子企业精益化管理工具箱_第3页
第3页 / 共222页
《精编》某电子企业精益化管理工具箱_第4页
第4页 / 共222页
《精编》某电子企业精益化管理工具箱_第5页
第5页 / 共2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某电子企业精益化管理工具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某电子企业精益化管理工具箱(2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精益化管理丛书电子企业精益化管理工具箱齐忠玉 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北 京第一章 电子企业产品与市场管理精益控制执行全案一、电子企业产品认证精益控制管理制度名称电子企业强制性产品认证精益控制管理制度版本页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和规范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切实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根据国家产品安全质量许可、产品质量认证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国家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制度。第三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全国认证认可工作。第四条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公布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确

2、定统一适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和实施程序,制定和发布统一的标志,规定统一的收费标准。第五条凡列入目录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指定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第二章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组织管理第六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规章和制度;批准、发布目录。第七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履行以下职责。1对全国认证认可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协调有关认证认可工作的重大问题。2拟定、调整并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目录。3制定和发布目录中产品

3、认证实施规则。4确定目录中产品认证适用的认证模式。5制定和发布认证标志。6规定认证证书的式样和格式。7指定认证机构和为其服务的检测机构、检查机构承担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认证活动中的检测、检查工作。8公布指定认证机构和为其服务的指定检测机构、检查机构的名录及其工作范围。9公布获得认证的产品及其企业名录。10审批特殊用途产品免于强制性认证的事项。11指导各地质检行政部门对强制性产品认证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12受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投诉、申诉工作,组织查处重大认证违法行为。13指导处理有关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中的重大事宜。第八条各地质检行政部门负责履行以下职责。1按照法定职责,对所辖地区目录中的产品实施监督

4、。2对强制性产品认证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第九条指定认证机构负责履行以下职责。1在指定的工作范围内按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开展认证工作。2对获得认证的产品颁发认证证书。3对获得认证的产品进行跟踪检查。4受理有关的认证投诉、申诉工作。5依法暂停、注销和撤销认证证书。第三章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第十条目录中产品认证适用以下单一的认证模式或者若干认证模式的组合。1设计鉴定。2型式试验。3制造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4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5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审核。6获得认证的后续跟踪检查。产品认证模式依据产品的性能,对人体健康、环境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产品的生命周期特性等综合因素,按照科学

5、、便利等原则予以确定。具体的产品认证模式在认证实施规则中规定。第十一条目录中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适用的产品范围。2适用的产品对应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则。3认证模式以及对应的产品种类和标准。4申请单元划分规则或者规定。5抽样和送样要求。6关键元器件的确认要求(根据需要)。7检测标准和检测规则等相关要求。8工厂审查的特定要求(根据需要)。9跟踪检查的特定要求。10适用的产品加施认证标志的具体要求。11其他规定。第十二条目录中产品认证的程序包括以下全部或者部分环节。1认证申请和受理。2型式试验。3工厂审查。4抽样检测。5认证结果评价和批准。6获得认证后的监督。第十三条目录中产品的生产者

6、、销售者和进口商可以作为申请人,向指定认证机构提出目录中产品认证申请。第十四条申请人申请目录中产品认证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按照目录中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向指定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书、必要的技术文件和样品。2申请人为销售者、进口商时,应当向指定认证机构同时提交销售者和生产者或者进口商和生产者订立的相关合同副本。3申请人委托他人申请目录中产品认证的,应当与受委托人订立认证、检测、检查和跟踪检查等事项的合同,受委托人应当同时向指定认证机构提交委托书、委托合同副本和其他相关合同副本。4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认证费用。第十五条指定认证机构负责受理申请人的认证申请,根据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安排型式试验、工厂

7、审查、抽样检测等活动,做出认证决定,向获得认证的产品颁发认证证书。指定认证机构在一般情况下,应当在受理申请人认证申请的90日内,做出认证决定并通知申请人。第十六条认证证书是证明目录中产品符合认证要求并准许其使用认证标志的证明文件。认证证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申请人。2产品名称、型号或者系列名称。3产品的生产者、生产或者加工厂(场)所。4认证模式。5认证依据的标准和技术规则。6发证日期和有效期。7发证机构。第十七条认证标志的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认证标志是目录中产品准许其出厂销售、进口和使用的证明标记。认证证书的持有人应当按照认证标志管理规定的要求使用认证标志。第十八条指定认证机构应当按照具体

8、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对其颁发认证证书的产品及其生产厂(场)实施跟踪检查。第十九条指定认证机构对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注销认证证书。1目录中产品认证适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或者认证实施规则发生变更,认证证书的持有人不能满足上述变更要求的。2认证证书超过有效期,认证证书的持有人未申请延期使用的。3获得认证的产品不再生产的。4认证证书的持有人申请注销的。第二十条指定认证机构对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责令持有人暂时停止使用认证证书。1认证证书的持有人未按规定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2认证证书的持有人违反目录中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指定认证机构要求的。3监督结果证明产品不符合目录中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要

9、求,但是不需要立即撤销认证证书的。第二十一条指定认证机构对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认证证书。1在认证证书暂停使用的期限内,认证证书的持有人未采取纠正措施的。2监督结果证明产品出现严重缺陷的。3获得认证的产品因出现严重缺陷而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第二十二条申请人和认证证书持有人对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做出认证决定的认证机构提出投诉、申诉,对认证机构处理结果仍有异议的,可以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诉。第四章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监督管理第二十三条指定认证机构和为其提供服务的指定检测机构、检查机构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接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督管理。2根据国家产品质量认证的

10、法律、法规规定,在指定范围内实施目录中的产品认证、检测和检查工作。3保证认证结果的准确,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定期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报送目录中的产品认证信息。5保守认证产品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不得非法占有他人的科技成果。6未经许可,不得向其他认证机构转让认证受理权、认证决定权、检测权和检查权。7不得从事认证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咨询和产品开发工作。8不得擅自与其他机构或者组织签署双边或者多边互认目录中产品的认证、检测和检查结果的协议。9不得依照前项所述协议颁发目录中产品认证证书。10配合各地质检行政部门对违反质量认证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为进行的查处工作。11建立目录中产品认证投诉、申诉制度

11、,公正处理产品认证的争议。第二十四条获得目录中产品认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商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保证提供实施认证工作的必要条件。2保证获得认证的产品持续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则。3保证销售、进口的目录中产品为获得认证的产品。4按照规定对获得认证的产品加施认证标志。5不得利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误导消费者。6不得转让、买卖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或者部分出示、部分复印认证证书。7接受各地质检行政部门和指定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或者跟踪检查。第五章罚则第二十五条目录中的产品,未按本规定实施认证的,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罚款,责令限期实施认证。第二十六条目录中的产品获得认证证书、未按规定使用认证标志的,责令限期

12、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第二十七条伪造、冒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以及其他违反国家有关产品安全质量许可、产品质量认证法律法规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第二十八条指定认证机构和为其提供服务的指定检测机构和检查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或者伪造有关文件,须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十九条本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各地质检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有关规定实施。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二、电子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精益控制管理制度名称电子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精益控制管理制度版本页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满足产品质量保证能

13、力要求,特制定本制度。第二章职责第二条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其职责和权限如下。1负责建立满足要求的质量体系,确保其实施。2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3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4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第三章资源第三条配备必需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满足稳定生产符合强制性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第四条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第五条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 第四章文件和记录第六条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

14、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质量计划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的规定。第七条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和有效的控制文件要求,确保实现以下内容。1文件的发布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2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3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第八条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第五章采购和进货检验第九条供应商的控制。制定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第十条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1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并定期确认。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可由工厂或供应商进行检验。由供应商检验时,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3保存关键件检验或验证记录、检验确认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数据等。 第六章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第十一条识别关键生产工序,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控制生产过程。第十二条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工厂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要求。第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