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387987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9.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 消化道 消化腺 上消化道 下消化道 口腔 咽食管 胃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盲肠 阑尾结肠 直肠肛管 大消化腺 大唾液腺 胰 肝 小消化腺 胃腺 肠腺 第一节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小肠 大肠 一 消化道 一 消化道的解剖学构造1 口腔 上界为腭 下界为口腔底 两侧壁为颊 口腔前庭与磨牙之间有空隙 人中 腭垂 悬雍垂 为口腔和咽的分界 牙1 牙的分化 门牙 犬牙 磨牙 前磨牙和磨牙 2 乳牙 20个 恒牙 32个3 牙的构造分为牙冠 牙颈和牙根 牙本质 牙釉质 牙骨质 根尖孔 牙根管 牙髓 牙周膜 牙槽骨 牙龈 舌 舌是肌性器官 分舌尖 舌体和舌根舌肌属骨胳肌 分为

2、舌内肌和舌外肌人的舌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叶状乳头 轮廓状乳头 味蕾呈卵圆形小体 由支持细胞和味细胞组成 能感受酸 甜 苦 咸等味唾液腺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界沟 舌盲孔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叶状乳头 轮廓乳头 舌扁桃体 2 咽 咽的形态位置咽是肌性器官 呈漏斗形 位于脊柱前面 咽的分部分鼻咽部 口咽部和喉咽部咽的组织结构由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组成 3 食管 上与咽相续 下经膈的食管裂孔与胃的贲门相接 三个狭窄处 食管起始初 左主支气管跨越食管前方处 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 4 胃 胃的形态位置胃大部位于左季肋部 小部在腹上区 胃分贲门部 胃底 胃体和幽门部 5 小肠 上接幽门 下与

3、盲肠相接 长5 7M 蟠曲于腹腔中 下部 可分为十二指肠 空肠和回肠 十二指肠 20 25cm 按形态分为上部 降部 水平部和升部4部分 空肠和回肠 空肠占近侧2 5 回肠占远侧3 5空肠管壁较厚 粘膜皱襞高尔密 血供丰富 回肠的管径较细 管壁较薄 粘膜皱襞稀疏 血管较少 6 大肠 全长1 5m 分盲肠 阑尾 结肠 直肠和肛管5部分 回肠以回盲口开口于回肠 回盲口表面覆以回盲瓣 结肠呈方框状包围于空 回肠周围 分为升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直肠的下段管径明显扩张 粘膜形成图像官腔的3条半月形横皱襞 称直肠横壁 环形肌增厚 有承托粪便的作用 肛管上接直肠 下止于肛门 长3 4cm 周围有

4、肛门括约肌包绕 控制粪便排泄 二 消化管的组织学构造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4层 1 粘膜层口腔 咽 食管 肛门 复层扁平上皮 保护功能 胃肠 单层柱状上皮 利于消化吸收 小肠 肠绒毛 2 粘膜下层 疏松结缔组织 小血管 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 3 肌层 咽 食管上段和肛门处的基层为骨骼肌 其余为平滑肌 4 环膜 纤维膜和浆膜 纤维膜 薄层结缔组织 食管 大肠末端浆膜 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 胃 大部分小肠与大肠 二 消化腺 一 肝肝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 活体呈红褐色 质软而脆 其大部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小部在左季助区 上邻隔 下面左叶邻胃 方叶下面接触幽门 右叶邻右肾上腺 右肾 十二指肠 结肠

5、右曲等 肝可分为上 下两面和前后两缘 肝上面隆起贴于膈又称隔面 其表面借肝镰状韧带分为左 右两叶 左叶小而薄 右叶大而厚 肝门右前方有胆囊窝 容纳胆囊 梨形囊状器官 末端变细成胆囊管 与肝总管合成胆总管 肝的组织学构造 肝的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 并富有弹性纤维 被膜表面大部有浆膜覆盖 肝门处结缔组织特别发达 并随肝门管道 门静脉 肝动脉和肝管 伸入肝实质内构成肝小叶间结缔组织 并将肝实质分为几十万个小叶 称肝小叶 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 中轴贯穿中央静脉 肝板 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 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成板状 肝板呈索状 又称肝细胞索 肝板间是肝血窦 肝板内 相邻干细胞的细胞膜局部凹陷形成微细

6、管道 称胆小管 相邻肝小叶之间有3种伴行管道 小叶间静脉 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 肝门管区 肝的血液循环 肝门静脉 功能性血管 将胃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输送入肝 供肝细胞代谢和转化 血量占3 4肝固有动脉 肝的营养血管 血量占1 4肝静脉 出肝的血管 门V 小叶间V 肝血窦 中央V 小叶下V 肝V 下腔V 肝A 小叶间A 胆囊输胆管道 二 肝外胆道系统 输胆管道分为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 肝内胆道 胆小管 小叶间胆管等 肝外胆道 左和右肝管 肝总管 胆囊与胆总管 左右肝管由小叶间胆管逐渐汇合而成 出肝门后两管汇合成肝总管 肝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降 并在韧带内与胆囊管以锐角汇合成胆总管 胆总管在肝十

7、二指肠韧带内下行 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份的后内侧壁与胰管形成肝胰壶腹 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在肝胰壶腹周围有增厚的环形平滑肌包绕 称肝胰壶腹括约肌 Oddi括约肌 括约肌的收缩与舒张 可控制胆汁与胰液的排出 胆汁的排泄路径 肝细胞 胆小管 小叶间胆管 左右肝管 肝总管 胆囊管 胆囊 胆囊管 胆总管 十二指肠大乳头肝胰壶腹 三 胰 胰是人体中重要的腺体 位于胄的后方 相当于第1 2腰椎高度 横位于腹后壁 呈长棱状状 可分为头 体 尾三部 头被十二指肠所包绕 尾与脾接触 胰有分泌胰液的腺泡 其导管汇入一条横贯胰腺全长的胰管 胰管经胰头穿出 与胆总管汇合 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三 腹膜为覆盖于腹 盆腔

8、壁内和腹 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 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 呈半透明状 壁腹膜衬于腹 盆腔壁的腹膜 脏腹膜由壁腹膜返折并覆盖于腹 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 腹膜腔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续 移行 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 男性腹膜腔是完全封闭的 女性则借输卵管腹腔口 经输卵管 子宫 阴道通于体外 第二节消化系统生理功能概述 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两种方式 1 机械性消化2 化学性消化吸收 食物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 无机盐和维生素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一 机械消化Mechanicaldigestion作用 粉碎 粗 细 搅拌 混合消化液 形变

9、推进 推送食糜 二 化学消化Chemicaldigestion作用 稀释 高渗 等渗 利吸收 调PH 提供酶适宜环境 质变水解 复杂 简单 兴奋性低 收缩潜伏期 收缩期和舒张期占时间较长 收缩缓慢 变异性较大 兴奋性叫骨骼肌低 自动节律性 频率缓慢 节律性远不及心肌规则 持续的紧张性 持续而微弱的收缩 肌源性 维持中腔器官形态 位置及基础压力 富有伸展性 容纳性舒张 无明显压力变化和运动障碍 无肌小节和Z线 粗细肌丝均较长 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 对电和锐性刺激不敏感 对化学 ACh 酸碱 物理 牵拉 刺激较敏感 一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 一般生理特性 二 生物电现象Electrophysi

10、ologicalproperties静息电位慢波电位动作电位1 静息电位 RP 特点 不稳定 50 60mv形成 K 平衡电位和生电性钠泵兴奋性增高 肌肉牵张 乙酰胆碱和副交感神经兴奋兴奋性下降 E NE和交感神经兴奋 K Ca 2 Cl Na 生电性钠泵 2 基本电节律Basalelectricrhythm 慢波Slowwave 平滑肌能够在RP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波动 因其频率较慢而称为慢波电位或基本电节律 BER 起源 胃肠纵行肌和环形肌之间的间质细胞 频率 胃3次 分 十二指肠12次 分 回肠末端8 9次 分波幅 10 15mV持续时间 数秒至十几秒形成原理 与生电性

11、钠泵的周期性有关生理意义 胃肠平滑肌的起步电位 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3 动作电位 AP 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 引起平滑肌收缩 AP上升慢 持续时间长 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锋电位 AP的产生 去极化由Ca2 内流引起 复极化由K 外流 AP幅度低 大小不等 慢波上的AP数量决定收缩力的大小 慢波是动作电位的基础 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 决定平滑肌的收缩节律 方向和速度 Ca2 内流K 外流 二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总量为6 8L 消化液主要由各种消化酶 无机离子和水组成主要功能 消化食物调节pH值稀释食物 使血浆渗透压相等保护作用 三 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 一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1 自主神经

12、系统交感神经 抑制消化道平滑肌运动 腺体分泌及内在神经系统的活动 促进消化道括约肌收缩副交感神经 乙酰胆碱 兴奋消化道平滑肌运动 腺体分泌及内在神经系统 促进消化道括约肌舒张2 内在神经系统粘膜下N从局部反射肌间神经丛 局部 CNS 肌间N丛 粘膜下N丛 R 平滑肌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血管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三 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 双重N支配 除口腔 食道上端和肛门外括约肌外 1 自主神经系统及其作用 1 交感神经 1 起源 T1 L2 32 支配 内在神经元 胃肠平滑肌 消化腺 血管平滑肌3 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4 作用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道运动 抑制腺体分泌 Sy

13、mpatheticnerve 一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Innervationofalimentarytract 2 副交感神经 1 分布 横结肠以上是迷走N 以下是盆N2 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3 极少数释放肽类物质4 作用 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胃肠道运动增强 腺体分泌增加 Parasympatheticnerve 2 内在神经系统及其作用 机械化学刺激 粘膜下N丛 N节C 感受性N元为主 局部反射肌间N丛 N节C 运动性N元为主 肌肉腺体血管组成 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作用 独立完成局部反射递质 乙酰胆碱 脑啡肽 血管活性肠肽 生长抑素 三磷酸腺苷 P物质 二 消化系统的反射活动1 经中枢神经系统

14、的反射 长反射 1 非条件反射 2 条件反射2 经内在神经系统的反射 局部反射或短反射 四 消化系统的内分泌胃肠道不仅是一个消化器官 还是人体内最大 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 由胃肠道粘膜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统称为胃肠激素 40余种 其化学结构属于肽类 故又称为胃肠肽 1 调节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运动 3 营养作用 促消化道组织代谢及生长的作用 促胃液素 2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如 例如抑胃肽促进胰岛素分泌 胃肠激素功能 胃肠 食物 抑胃肽 B细胞 胰岛素 促胃液素胆囊收缩素 壁细胞增生 胰腺外外分泌组织生长 DNARNAProtein 脑 肠肽 在脑和消化道双重分布的肽类 第

15、三节口腔内消化Digestionintheoralcavity 一 唾液的生理功能及其分泌调节来源 唾液腺性质 无色 无味近于中性的低渗液 pH6 6 7 1成份 水占99 唾液淀粉酶 溶菌酶 球蛋白 粘蛋白等 无机物 Na K HCO3 CL 等 一 唾液的作用 湿润和溶解食物 清洁和保护口腔 抗菌 免疫作用 消化作用 分解淀粉 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排泄作用 碘化钾 铅和汞 刺激物 感受器 传入N 中枢 支配唾液腺的传出N 食物气味 口腔粘膜舌部 延髓 ACh M R下丘脑唾液分泌 皮层 少量唾液 交感N NE R 二 唾液分泌的调节 小结 唾液分泌的调节仪神经调节为主 又以副交感

16、成分占优势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中枢 延髓传出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副交感N 分泌大量稀薄的唾液交感N 分泌少量粘稠的唾液当副交感神经受刺激后 很快出现舒血管作用 先后引起导管周围和腺泡周围的微血管血流量增加 这种快的舒血管作用为乙酰胆碱引起 此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 二 咀嚼与吞咽Masticationanddeglutition 一 咀嚼 通过咀嚼肌群协调而有序的收缩完成的复杂反射动作 受大脑意识控制 作用 1 机械性消化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2 加强食物对口腔的刺激 反射性的引起胃液 胰液及胆汁分泌 未遂后的消化过程做准备 二 吞咽 3期 由口腔到咽 随意运动由咽到食管上端 反射沿食管下行到胃 食管的蠕动 第四节胃内消化Digestioninstomach 二 胃液的生理功能及其分泌调节 胃的功能 暂时贮存食物 初步消化食物 胃黏膜是一个复杂度分泌器官 包括外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 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 G细胞 促胃液素gastrin 粘液细胞 粘液壁细胞 胃酸 内因子主细胞 胃蛋白酶原 一 胃液的生理功能及其分泌调节 一 胃液的性质 成分和作用性质 无色酸性 pH0 9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