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线上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387709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线上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线上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线上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线上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线上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线上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线上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物理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机械波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小或相差不多的时候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 火车鸣笛时向我们驶来,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出的频率低C. 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液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液的速度,这种方法应用的是多普勒效应D. 只要是性质相同的波,都可以发生干涉【答案】C【解析】【详解】A只有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大或相差不多的时候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A错误;B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间距变小,则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所以B错误;C向人体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超声

2、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液的速度,这种方法应用的是多普勒效应,所以C正确;D产生干涉的两个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两个波源的相位差必须保持不变。所以D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一部分,关于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可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 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氢原子会吸收光子,能量升高C. 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氢原子会向外放出光子,能量降低D. 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答案】C【解析】【详解】A一个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最多能放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方式为,由能级

3、3到能级2,再由能级2到能级1,所以A错误;BC从能级跃迁到能级,即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氢原子会放出光子,能量降低,所以C正确,B错误;D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不一样的,所以D错误。故选C。3.如图,一束单色光射入一玻璃球体,入射角为60己知光线在玻璃球内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到空气中时与入射光线平行此玻璃的折射率为A. B. 1.5C. D. 2【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据题意,由于岀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则光线AB和光线BC关于法线B0对称,则法线与岀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所以ABO=30,则折射角r=OAB=30,据折射定律有:n=sin60/sin30

4、=,所以C选项正确考点:光的折射定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画出规范的光路图,要根据反射光路的对称性,由几何知识作出光路,然后在入射点的位置,求出折射角,应用光的折射定律列得方程求解;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基本公式的应用程度4.2018年6月14日11时06分,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的中继星“鹊桥”顺利进入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运行轨道,为地月信息联通搭建“天桥”。如图所示,L2点位于地球与月球中心连线的延长线上,“鹊桥”位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月球同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已知地球、月球和“鹊桥”的质量分别为Me、Mm、m,地球和月球中心间的距离为R,L2

5、点到月球中心的距离为x,则x满足()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对月球,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对中继星,地球和月球的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联立解得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如图是一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升降机底部安装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其上放置了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如图甲所示。升降机从t=0时刻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加速度传感器显示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如图乙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t=t0时刻,物块所受的支持力大小为mgB. t=3t0时刻,物块所受支持力大小为2mgC. 在02t0时间内,物块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D

6、. 在t03t0时间内,物块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答案】A【解析】【详解】At=t0时刻,a=0,小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有故A正确;Bt=3t0时刻,a=2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故B错误;C在02t0时间内,a0,加速度为零或者方向向上,小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或者超重状态,故C错误;D在03t0时间内,a0,加速度为零或者方向向上,小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或者超重状态,故D错误。故选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B. 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C.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D. 密立根油滴

7、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答案】B【解析】【详解】A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部的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从原子核内喷射出来,A错误;B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每经一次衰变质子数少2,质量数少4;而每经一次衰变质子数增1,质量数不变;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知,衰变次数次衰变次数次B正确;C设原来Bi的质量为,衰变后剩余质量为m则有即可知剩余Bi质量为25g,C错误;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电子的电荷量是分离的,玻尔提出核外电子的轨道是分立的不连续的,D错误。故选B。7.用两块材料相同的木板与竖直墙面搭成斜面1和2,斜面有相同的高和不同的底边,如图所示,一个小物块分别从两个斜面顶

8、端由静止释放,并沿斜面下滑到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下滑到底端时,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无关B. 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大小相等C. 物块沿着1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少D. 物块下滑到底端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与其质量无关【答案】A【解析】【详解】对物块从高为h的斜面上由静止滑到底端时,根据动能定理有其中为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因滑动摩擦力为所以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由图可知,为斜面底边长,可见,物块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时,克服摩擦力做功与斜面底端长度L底成正比A联立得故物块下滑到底端时,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无关,故A正确;B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时,重力做功相同,而沿2物块克

9、服摩擦力做功小于沿1克服摩擦力做功,则由式得知,沿着2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大于沿1下滑到底端时速度,故B错误;C沿1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多,物块的机械能损失大,产生的热量多,故C错误;D根据功能关系得:产生的热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即为与质量有关,故D错误。故选A。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电压,副线圈接火灾报警系统(报警器未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0为定值电阻,R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B. 电压表的示数为31VC. R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示数减小D. R 处出现

10、火警时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设将此电流加在阻值为R的电阻上,电压的最大值为Um,电压的有效值为U,则代入数据得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故A正确;B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所以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之比是5:l,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 解得故B正确;CR处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由于电压不变,所以出现火警时电流表示数增大,故C错误;D由于出现火警时电流表示数增大,则通过电阻R0的电流也增大,则其消耗的电功率增大,故D正确。由于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9.两列波速相同的简谐横波沿x轴相向传播,实线波的频率为3Hz,振幅为10cm,虚线波的振幅为5c

11、m,t0时,两列波在如图所示区域内相遇,则()A. 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内会发生干涉现象B. 实线波和虚线波的频率之比为3:2C. ts时,x9m处的质点实际振动方向向下D. ts时,x4m处的质点实际位移大小|y|12.5cm【答案】BD【解析】【详解】AB实线波的波长为1=4m,虚线波的波长为2=6m,它们的波速相等,由波速公式v=f得:实线波和虚线波的频率之比为两列波的频率不同,不能发生干涉现象,故A错误,B正确;C波速为则在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实线波单独传播时,在时,x=9m处的质点到达波谷,振动速度为零。虚线波单独传播时,在时,x=9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则根据波叠加原理可知在时,x=9

12、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故C错误;D波速为则在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实线波单独传播时,在时,x=4m处的质点到达波谷,位移大小为 y1=10cm;根据波形的平移法作出虚线波传播x=1m时的波形,如图红线所示,由图看出此刻x=4m处的质点位移大小则波的叠加原理可知在时,x=4m处的质点位移故D正确。故选BD。10.如图所示,P、Q为两个等量的异种电荷,以靠近电荷P的O点为原点,沿两电荷的连线建立x轴,沿直线向右为x轴正方向,一带正电的粒子从O点由静止开始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A点,已知A点与O点关于P、Q两电荷连线的中点对称,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在从O点到A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粒子的运动速度v和加

13、速度a随时间的变化、粒子的动能和运动径迹上电势随位移x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D【解析】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如图所示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电场强度,由图可知E先减小后增大,所以图象切线的斜率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沿两点电荷连线从O到A,电场强度先变小后变大,一带正电的粒子从O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正功,粒子的速度一直在增大电场力先变小后变大,则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v-t图象切线的斜率先变小后变大,故CD可能,故CD正确粒子的动能,电场强度先变小后变大,则切线的斜率先变小后变大,则B图不可能故B错误故选CD【点睛】

14、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分析场强、电势的变化,由电场力做功情况判断动能的变化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粒子的运动情况11.质量为m小球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运动到P点,撤去F,又经时间t小球回到出发点,速度大小为v,不计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撤去力F时小球的动能B.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C. 拉力F所做的功D. 拉力的最大功率【答案】BCD【解析】【详解】C拉力F作用时,小球上升的加速度大小为a,末速度大小为v,小球上升的高度,小球速度,撤去外力后解得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故C正确;A拉力F作用时,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且故A错误;B撤去力F后小球上升的高度为h,由动能定理得解得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故B正确;D拉力F的最大功率故D正确。故选BCD。12.如图(a)所示,水平面内有一光滑金属导轨,ac边的电阻为R,其他电阻均不计,ab与ac角夹角为135,cd与ac垂直将质量为m的长直导体棒搁在导轨上并与ac平行棒与ab、cd交点G、H间的距离为L0,空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在外力作用下,棒由GH处以初速度v0向右做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倒数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在棒运动L0到MN处的过程中()A. 导体棒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导体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