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387703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1:35.5 Ba:137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新型冠状病毒病正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下是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一些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新型冠状病毒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 生产医用防护服、口罩均要用到有机高分子材料C. 过氧化氢、乙醇、过氧乙

2、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目的D. 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混合可以提升消毒效果【答案】B【解析】【详解】A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靠寄生生活的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的有机物种,因此新型冠状病毒除C、H、O三种元素外还含有N、P等元素,故A错误;B生产医用防护服、口罩主要采用PP(聚丙烯,占总数的62%)无纺布材料,适用于农用薄膜、制鞋、制革、床垫、均要用到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C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目的;乙醇能渗入细菌体内,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而达到消毒目的,原理不同,

3、故C错误;D如果将酒精和84消毒液混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乙醇被次氯酸钠氧化,使消毒效果降低,故D错误;答案选B。2.据GreenChemistry报道:我国学者发明了低压高效电催化还原CO2的新方法,其总反应为:NaC1+CO2CO+NaC1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2的电子式:B. NaC1属于离子晶体,其配位数为8C. NaC1O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D. 还原22.4LCO2转移的电子数2NA【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含有两个碳氧双键,电子式为,故A错误;B. NaCl属于离子晶体,其阴阳离子配位数是6,故B错误;C. NaC1O中是离子化合物,既含

4、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D.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22.4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D错误;故选C。3.下列说法正确是( )A. CHCH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B. 互为同分异构体C. 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5种D. (CH3)3C-CH=CH2与氢气加成后,生成2,2,3三甲基戊烷【答案】C【解析】【详解】A.同系物必须是同类物质,含有相同数目的相同官能团,CHCH的官能团为碳碳三键,属于炔烃,CH2=CH-CH=CH2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属于烯烃,CHCH和CH2=CH-CH=CH2不是同类物质,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同分异构体必须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5、,不同的结构,和的分子式为C6H6,的分子式为C6H8,与和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 的一氯代物有2种,分别为和,的氢原子再被氯原子取代有4种,示意图为,的氢原子再被氯原子取代有1种,示意图为,共有5种,故C正确;D. (CH3)3C-CH=CH2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3C-CH2CH3,(CH3)3C-CH2CH3属于烷烃,名称2,2二甲基丁烷,故D错误;故选C。【点睛】同系物必须是同类物质,含有相同数目的相同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必须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4.下列对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事实理论解释A酸性:HC1OH2CO3非金属:CC

6、1B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NH3是电解质C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氮原子2p能级半充满DH2O的沸点高于H2SHO的键能大于HS的键能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能用于比较碳元素和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B.氨气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 氮原子的2p能级为半充满稳定状态,则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故C正确;D.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硫化氢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水的的沸点高于硫化氢,故D错误;故选C。5.通常监测S

7、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反应原理是SO2+H2O2+BaCl2=BaSO4+2HCl。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BaCl2晶体中所含离子总数为0.2NAB. 25时,pH=1的HC1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AC. 17gH2O2中含有非极性键数目为0.5NAD. 生成2.33gBaSO4沉淀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01NA【答案】C【解析】【详解】A.氯化钡是由一个钡离子和2个氯离子形成的离子晶体,则0.1molBaCl2晶体中所含离子总数为0.3NA,故A错误;B.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25时pH=1的HC1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和数目,故B错

8、误;C.过氧化氢含有2个氢氧极性键和1个氧氧非极性键,17g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0.5mol过氧化氢中含有非极性键数目为0.5NA,故C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硫酸钡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2.33g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生成1mol硫酸钡沉淀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02NA,故D错误;故选C。【点睛】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的“热点”,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

9、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6.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B检验丙烯醛中是否含碳碳双键向丙烯醛溶液中滴加KMnO4(H+)C比较AgBr和AgCl的Ksp大小向AgCl的饱和溶液的滴加NaBrD比较水与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亚铁离子时,应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再加入新制氯水,否则新制氯水会将亚铁离子氧化,无法检验,故A错误;B.醛基和碳碳

10、双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检验丙烯醛中是否含碳碳双键时,应先发生银镜反应,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否则醛基会干扰碳碳双键的检验,故B错误;C.向AgCl饱和溶液中滴加稀NaBr溶液,若AgBr的Qc小于Ksp,不会产生AgBr淡黄色沉淀,不能说明AgCl的Ksp大于AgBr,故C错误;D. 通过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观察反应速率的快慢,可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故D正确;故选D。【点睛】醛基和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检验丙烯醛中是否含碳碳双键时,应先发生银镜反应,排出醛基对碳碳双键的检验的干扰是解答关键。7.我国中草药文化源远流长,通过临床试验,从某中草药中提取

11、的有机物具有较好的治疗癌症的作用,该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C13H12O6B. 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C. 1mol该有机物与NaOH反应最多消耗2molNaOHD. 1mol该有机物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olBr2【答案】C【解析】【分析】由有机物的结构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3H12O6,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酯基、羟基和醚键。【详解】A.由有机物的结构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3H12O6,故A正确;B. 该有机物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酯基、羟基和醚键,能发生取代反应(羧基发生酯化反应、酯基发生水解反应、酚羟基与浓溴水

12、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碳碳双键和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酚羟基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或燃烧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C. 该有机物含有的羧基、酯基和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该有机物与NaOH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故C错误;D. 该有机物含有的碳碳双键和酚羟基能与溴水反应,1mol该有机物碳碳双键能与1mol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能与2mol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共消耗3molBr2,故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时应注意官能团性质的重合性,该有机物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酯基、羟基和醚键,羧基、酯基和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碳碳双键和酚能与溴

13、水反应,碳碳双键和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8.X、Y、Z、Q、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25时,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01molL-1)的pH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Y和Z的简单离子半径:YZB. R、Q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QC. 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RO3D. 上述五种元素中有两种元素是金属元素【答案】B【解析】【分析】X、Y、Z、Q、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由25时,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01molL-1)的pH和原子半径的关系示意图可知,Z的原子半径最大,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

14、物为强碱,则Z为Na元素;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二元强酸,则Q为S元素;Y、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一元强酸,则Y为N元素、R为Cl元素;X的原子序数小于Y、原子半径大于Y,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弱酸,则X为C或B元素。【详解】A.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随核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氮离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氮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故B正确;C.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故C错误;D. X、Y、Z、Q、R五种元素中只有钠元素是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B。9.乙

15、酸丁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用乙酸、丁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制备乙酸丁酯的装置示意图(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和有关信息如下:乙酸正丁醇乙酸丁酯熔点/16.6-89.5-73.5沸点/117.9117126.0密度/gcm-31.10.800.8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C中忘记加沸石,可打开瓶塞直接加入即可B. 装置B的作用是不断分离出乙酸丁酯,提高产率C. 装置A可以装配蒸馏装置的冷凝器,且冷凝水由a口进,b口出D. 乙酸丁酯中残留的乙酸和正丁醇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答案】D【解析】【详解】A. 液体加热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故A错误;B. 装置B是水分离器,作用是不断分离出水,提高乙酸丁酯的产率,故B错误;C. 装置A可以装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