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一至专题三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7117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57 大小:1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一至专题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一至专题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一至专题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一至专题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一至专题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一至专题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一至专题三(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选考)2017版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一至专题三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考试标准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地球的宇宙环境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主要的天体类型和特点(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3)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aac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b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太阳辐射与地球(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2)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ab4.太阳活动与地球(1)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2)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b地球的结构5.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2)岩石圈的范围ba6.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

2、b地球的运动7.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2)昼夜交替现象(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4)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5)国际日期变更线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8.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2)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3)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4)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5)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1讲地球及其宇宙环境知识点1天体与天体系统1.(2016杭州高一质检)陨石是来自地球以外其他天体的碎片。其主要来自于()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其他恒星系解析陨石是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未完全燃烧殆尽,少数残体落到地面形

3、成的,其主要来自于太阳系。答案B知识点2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2.“五星连珠”现象较为少见,专家预测2040年这一天文现象将再次出现。结合下图回答(1)(2)题。(1)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两侧的行星是()A.甲和丙 B.丙和丁C.乙和丁 D.丁和己(2)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C.金星属于类地行星D.金星属于巨行星解析第(1)题,根据八颗行星距日远近的顺序,可确定甲为地球,进而确定其两侧的行星。第(2)题,金星与其他七颗行星公转具有同向性,都为自西向东;其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地球;金星属于类地行星。答案(1)B(2)

4、C知识点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3.(2016浙江吉安高三期中)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的消息称,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据此完成(1)(2)题。(1)下列与火星同一级别的天体是()A.月球 B.冥王星 C.金星 D.彗星(2)火星存在液态水的条件是()A.火日距离较为适中B.火星公转轨道的近圆性C.太阳基本保持稳定D.火星存在大量CO2气体解析第(1)题,火星是太阳系中的行星,金星同属于行星。第(2)题,火星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温度适宜,是液态水存在的条件。答案(1)C(2)A知识点4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4.(2016温州八校高一

5、联考)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A.利用地热能发电B.高纬度地区极光的形成C.地球上所有岩石的形成D.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运动解析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极光现象是由太阳活动影响所致,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大气和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D项正确。答案D知识点5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太阳暗条”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是指太阳边缘的日珥投影到太阳表面上所呈现的暗黑色条带。据此回答(1)(2)题。(1)产生太阳暗条的日珥出现在()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风(2)下列行业部门,最需要关注太阳活动预报,避免受到干扰的是()A.物流公司 B.煤炭

6、开采企业C.航天航空企业 D.钢铁公司解析第(1)题,日珥出现在太阳外部大气的色球层。第(2)题,太阳活动对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影响航天航空企业。答案(1)B(2)C知识点6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圈层的特点6.下图为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地幔地核B.在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2)图中的X处即为()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解析第(1)题,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为地壳和地幔,为外核,为

7、内核;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也可通过。第(2)题,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答案(1)B(2)B知识点7地球的外部圈层7.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B.地球外部圈层彼此孤立、互不联系C.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而规则的圈层D.地球外部圈层和岩石圈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解析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不包括岩石圈。水圈是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球外部三大圈层与岩石圈合称为四大圈层,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制约,

8、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答案D易错点1太阳系示意图判读(1)太阳系的主要天体组成: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哈雷彗星及星际物质等。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2)小行星带的位置: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3)各行星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与海王星,其中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4)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运动(从北极上空看)。(5)由中心向外,行星轨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行星表面温度逐渐降低;公转周期逐渐变长。读“太阳系局部图”,C为小行星带,回答12题。1.行星A是()A.金星 B.地球 C.火星

9、 D.木星2.行星A、B和彗星三者中公转方向相同的是()A.行星A和彗星 B.行星B和彗星C.行星A和行星B D.三者都是解析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彗星与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相反。答案1.C2.C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读回答34题。3.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A. B. C. D.4.图中表示巨行星的是()A. B. C. D.解析第3题,水星位于八颗行星运行轨道的最内侧,故为水星。第4题,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根据八颗行星的分布可推断为木星,为土星。答案3.A4.D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及下表,完成56题。行星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大气成分表面平均温度(

10、)地球11以O2、N2为主22M0.050.056几乎无大气452N0.820.856以CO2、N2为主4755.图中的天体M、N分别是()A.金星、木星 B.金星、水星C.火星、土星 D.水星、金星6.与地球相比,天体N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是()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没有液态水体积和质量很小A. B.C. D.解析第5题,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此可知图中天体M、N分别是水星和金星。第6题,从表中信息可知,天体N的质量和体积与地球的差别不大,大气成分和表面平均温度与地球差别较大,因该天体温度过高

11、,可推测该天体缺少液态水。答案5.D6.C易错点2太阳辐射能及其影响(1)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的能量来自太阳能。(2)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3)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1.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的很多,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B.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能量来源C.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生命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D.煤、石油、核能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解析太阳辐

12、射为地球提供能源,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能量来源,B项正确。太阳辐射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的仅仅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太阳辐射能与火山活动没有相关性;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核能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答案B2.(20169月浙江学考)造成地球两极上空产生极光现象的带电粒子流主要来源于太阳的()A.辐射区 B.光球层C.色球层 D.日冕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大气垂直分层的有关知识。我们看到的极光,主要是带电粒子流中的电子造成的。带电离子流是由太阳风引起,而太阳风主要存在于太阳大气层的日冕层。答案D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

13、南端某城市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逐月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如图所示,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月份却不是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月份,其原因是()A.受寒潮的影响 B.受台风的影响C.受梅雨的影响 D.受大气污染的影响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太阳辐射值最大的月份是78月,此时为当地的夏季。第4题,该地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出现在6月,但是6月该地的太阳辐射并没有达到最大值,主要是因为67月份锋面雨带移动到江淮地区,并在当地停留,形成较长时间的梅雨天气,阴雨天多,晴天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而78月份,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

14、多,太阳辐射多。答案3.B4.C易错点3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1)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这些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外部的不同圈层(如下图)。(2)特点:黑子:出现于光球层,是光球层中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温度比光球层平均温度(约6 000K)低1 0001 500K。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最主要的标志,周期约11年。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显示;周期约11年;短时间释放巨大能量。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其强度相应增大,特别是在耀斑爆发时,太阳风格外强烈。1.(20159月浙江学考调研卷)透过滤光片,肉眼可见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解析太阳黑子因其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区域温度低,显得暗一些,透过滤光片,肉眼可见。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