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3387075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电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光电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光电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光电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光电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电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光电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1 范围1.1 为了规范太阳能光电工程(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和光热发电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深度要求,确保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质量,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特制定本规定。1.2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编制。2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说明(包含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等),建设项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建议,评价结论等。2.1 编制说明 1)评价目的和评价范围明确说明评价的目的和预评价范围。预评

2、价范围为设计文件包括的范围(主体工程、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等);当扩建工程与已有设施发生联合共用关系时,预评价范围还应包括共用工程部分。2)评价依据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依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资料、批准文件、安全预评价工作委托书,较详尽地列举安全预评价依据的国家法律、国家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政府部门规章、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标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光电工程技术标准、电力行业标准、行业管理规定、参考资料等。安全评价报告引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应准确、适用、有效。 3)建设单位简介对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组成、业务范围等做简单概述。2.2 建设项目概况介绍建设项目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水文、气象、

3、光能资源、工程地质、项目任务和规模、站址选择及平面布置、光电系统配置及设备选择、电气、消防、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投资等概况。2.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析列出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依据。根据设计文件资料,从站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应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类比工程、原有已建工程等积累的实际资料与公布的典型事故案例中,找出与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相对应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在人、物、环境、管理等方面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

4、确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存在部位、方式,以及发生作用的途径和变化规律;明确生产、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应全面、真实、具体、透彻。按照GB/T12801-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和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3183号)要求,评价报告还应对施工期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2.3.1 人的因素分别对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从业人员的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2.3.2 物的因素分别对光伏发电工程的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电源汇流箱柜、电源

5、并接装置,光热发电工程的反射镜、集热装置及跟踪系统、热交换器、汽轮机、发电机、冷却装置,防雷接地、计算机监控、继电保护、工业电视、主变压器、高压配电等设备及其系统缺陷,建(构)筑物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电磁辐射,信号缺陷,标志缺陷,爆炸品,易燃液体,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鼠、蛇等),致害植物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2.3.3 环境因素环境包括室内(中控室)、室外等作业(施工)环境。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可从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等进行

6、辨识与分析。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可从恶劣气候与环境(包括大风、极端的温度、雷电、高原缺氧、大雾、沙尘暴、冰雹、冰冻、盐雾、暴雨雪、洪水、泥石流、地震等),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不平,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等进行辨识与分析。2.3.4 管理因素分别对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培训制度不完善等)、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等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2.3.5 重大危险源辨识按GB182

7、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施工和生产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危险物料进行辨识分析,类比同类工程,明确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 辨识出来的重大危险源应按照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要求,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2.4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2.4.1 依据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结合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特点和建设工程的具体情况,说明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并确定评价单元。一般光伏发电工程安全评价单元宜划分为:站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单元、集电线路单元、升压站单元、

8、公用工程单元、并网安全单元、安全监测单元、作业环境单元、施工单元、安全管理单元(对改建、扩建工程)等;光热发电工程安全评价单元宜划分为:站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太阳能反射镜单元、集热装置及跟踪系统单元、热交换设备及其系统单元、汽轮机设备及其系统单元、发电机设备及其系统单元、热控设备及其系统单元、冷却水系统单元、升压站单元、公用工程单元、作业环境单元、施工单元、安全管理单元(对改建、扩建工程)等;也可按单项工程或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进行单元划分。2.4.2 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可根据新技术选择其他先进的评价方法;对于不同的评价单元,

9、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和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选定的评价方法应做简单介绍,并阐述选定此方法的原因。作业环境单元宜采用类比法进行评价。2.4.3 对各评价单元潜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名称、部位及采用的评价方法进行汇总说明。2.5 定性、定量评价2.5.1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结果和确定的评价单元,参照有关资料和数据,用选定的评价方法对各评价单元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真实、准确地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部位、频次、严重程度的等级及相关结果,并对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2.5.2 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光伏发电工程的站址及总平面布置,洪(潮)水,内涝,风灾,

10、沙尘暴,雪灾,冰灾,地震,雷电,盐雾,太阳能电池组件,集电线路,升压站,公用工程,安全监测系统,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对改建、扩建工程),施工作业等。光热发电工程的站址及总平面布置,洪(潮)水,内涝,风灾,沙尘暴,雪灾,冰灾,地震,雷电,盐雾,太阳能反射镜,集热装置及跟踪系统,热交换设备及其系统,汽轮机设备及其系统,发电机设备及其系统,热控设备及其系统,冷却水系统,升压站,公用工程,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对改建、扩建工程),施工作业等。2.5.3 评价报告应将“未受控”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列出,并加以分析;采用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确定事故类型,并对危险等级进行排序。

11、2.6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2.6.1 列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以及安全技术措施应遵循的等级顺序原则(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2.6.2 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危害的技术和管理对策措施建议。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应具体详实、具有可操作性;按照针对性和重要性的不同,措施建议可分为应采纳和宜采纳两种类型。安全对策措施应与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和评价相一致。2.6.3 为保障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建成后能安全运行,安全对策措施应包括:从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

12、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事故应急预案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从保证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安全运行的需要提出其他安全对策措施。2.7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及框架要求1)简要说明事故应急预案的体系构成及其主要内容。2)说明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和演练、修订等相关要求。3)列出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应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项目。2.8 安全专项投资估算1)简要说明安全专项投资概算编制的依据和价格水平年。2)说明安全专项投资主要包括的内容,并列出安全专项工程量清单。3)列出安全专项投资估算清

13、单。2.9 评价结论1)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评价结果;指出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2)明确工程中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3)明确工程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明确工程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控制及受控程度如何。4)给出建设工程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要求。明确工程的兴建在安全方面是否可行。2.10 附件和附图要求1)附件包括安全预评价委托书、项目开发授权文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等。2)附图包括能说明工程基本情况的主要设计图纸,图纸应签署完备。 3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格式及载体要求1)安全预评价报告

14、格式应按AQ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中附录D的要求执行。2)安全预评价报告正文部分应包括: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建设单位简介,建设项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及框架要求,安全专项投资估算,评价结论等。3)评价报告采用纸质载体的数量应满足审查、备案所需份数的要求,并同时提供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应满足以下要求:a、对评价报告形成的电子文件,应以PDF为通用格式。b、附图一般采用AutoCAD文件格式。对只有纸质的图纸,应将图纸进行扫描或用数码相机拍照为jpg文件格式。c、电子文件推荐使用CD-R光

15、盘或U盘为记录存储介质。4 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需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目录4.1 建设项目综合性资料4.1.1 建设单位概况4.1.2 建设项目概况4.1.3 建设工程总平面图4.1.4 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关系位置图4.1.5 地质、气象条件4.1.6 人员分布4.2 建设项目设计依据4.2.1 项目开发授权文件4.2.2 建设项目设计依据的地质、光能资源资料4.2.3 建设项目设计依据的其它有关安全资料4.3 建设项目设计文件4.3.1 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4.3.2 改建、扩建项目相关的其它设计文件4.4 安全设施、设备、装置资料4.4.1 生产工艺中的工艺过程描述与说明4.4.2 生产系统中主要安全设施、设备和装置描述与说明4.5 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4.6 其它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