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第7练太阳高度及其方位判断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919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第7练太阳高度及其方位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第7练太阳高度及其方位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第7练太阳高度及其方位判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第7练太阳高度及其方位判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第7练太阳高度及其方位判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第7练太阳高度及其方位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第7练太阳高度及其方位判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专版)2017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第7练太阳高度及其方位判断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第7练 太阳高度及其方位判断一、单项选择题 太阳高度及其方位判断下图为某地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的情况,图中147。据此回答12题。1该地出现太阳直射的月份可能是()A5月 B6月 C8月 D12月2若黄赤交角增大,则a光线与b光线之间的夹角3会()A增大 B变小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变小某地理小组要观测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一年中旗杆正午影子顶端在AB之间来回移动,每天的测量时间为北京时间11:00,旗杆高4米,OP为4米,P点为AB中点。据此回答34题。3该地最可能位于(

2、)A里海沿岸 B日本海沿岸C五大湖沿岸 D澳大利亚4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旗杆正午影子顶端位于PB之间的时间大约有()A3个月 B6个月C9个月 D12个月5广州塔(23N,113E)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是广州最高建筑,与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春分日这天,“小蛮腰”()A塔影正午朝向正南B北京时间12点塔影最短C正午塔影与塔身等长D塔影移动时长约12小时6某地在一年中T1、T2两个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为70,且昼长T1日大于T2日,则()A该地可能位于赤道B该地可能位于6SCT1可能是夏至日DT2可能是秋分日下图是“某地夏至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78题。7该地的地理坐标

3、是()A(7817N,120E) B(6634N,120E)C(7817N,116E) D(2326N,120E)8当天该地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位分别是()A正北升起,正南落下B东北升起,西北落下C正北升起,正北落下D正东升起,正西落下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曾利用正午影长率(正午时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精确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和时刻。下图为我国某地正午影长率的年内变化,据此回答910题。9该地纬度可能为()A4N B22.5N C30N D45N10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当地正值一年中()A夜长最短的一天B日出最晚的一天C气温最高的月份D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地

4、球的公转,除了会导致一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外,还会导致四季的变化。据此回答1112题。11从天文含义看,夏季就是(双选)()A一年中平均气温最高的季节B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C一年中地球与太阳距离最近的季节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12下列各种现象,不可能发生在北半球冬季的是(双选)()A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以及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在逐渐增大B北半球寒带某点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南半球寒带某点C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越短D南北半球纬度相等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二、综合题13读“北半球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图”,若图中m、n数值相差20,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的纬度为_。(2)P

5、的值为_。(3)A日期,该纬度各地日出、正午和日落时,物影的朝向依次为_、_和_。14下图所示半球为东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角为12。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2)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3)此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北京、广州、开普敦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4)若此后一段时间逐渐减小,简述北京日出时间的变化状况。(5)若此后一段时间逐渐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双选)()A南非地中海气候区进入旱季B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C南极中山站(6922S)出现极昼现象D地球

6、公转速度不断减慢答案解析1B2.A第1题,b线表示正午太阳位于该地南方天空,且与地面的夹角为47;a线表示正午太阳位于该地北方正上空,且接近直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判断出a为夏至日光照情况,b为冬至日光照情况,且该地位于北半球的热带地区,其纬度接近北回归线。故该地出现直射现象的时间为6月份。第2题,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度数。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扩大,该地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差将增大,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减小;该地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范围也将扩大,故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将减小。图中1减小,2也减小,则3增大。3B4.B第3题,根据材料,一年中旗杆正午影子顶端在A

7、B之间来回移动,所以A对应日期是夏至,B对应日期是冬至。测量时间为北京时间11:00,此时当地是正午,该地经度是135E。里海位于60E,A错。日本海沿岸符合,B对。五大湖沿岸是西经度,C错。图中杆影朝北,应在北半球,D错。第4题,结合题干分析,P点为AB中点,所以P点对应日期是二分日。旗杆正午影子顶端位于PB之间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时间约6个月,B对。5D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广州塔影正午朝向正北,A错。北京时间12点时,广州地方时约11:32,塔影不是最短,B错。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是67,正午塔影与塔身不等长,C错。该日昼长12小时,塔影移动时长约12小时,D对。6C已知

8、在一年中T1、T2两个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为70,说明该地正午有阳光从南北两个方向照射,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A错;已知昼长T1日大于T2日,即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的昼长大于夜长,若直射北半球,则T1是夏至日,C正确;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可推算出该地纬度差是20,而太阳直射点最远到南北回归线23.5,纬度差仅3.5,不可能是6S,B错;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不可能出现T1、T2两个日期有不同的昼长,D错。C项正确。7A8.C第7题,0时或24时该地太阳高度为1143,求得该地纬度为7817N;同时该地北京时间12时时太阳高度最大,则该

9、地经度为120E。第8题,通过题文“某地夏至日全天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图”分析:该地夏至一天太阳不落,即出现极昼现象。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这一天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因此C项正确。9B10.A第9题,从图中影子的变化来看,一年中大多数时候影子朝北,而且影子较短,有一小段时间影子朝南,那只能是在北回归线到赤道之间了,并且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影子为零,所以C、D选项不符合,A选项也不合适,只有B选项最符合题意。第10题,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当地正值夏至日节气,我国全国各地达到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我国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夏至季节气温还达不到最大值,故C

10、选项错误;夏季没有寒潮,故D选项错误。11BD12.BD第11题,从天文含义看,夏季就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第12题,B项说法符合北半球为夏季的情况,D项中南北半球纬度相等的地点,只有太阳直射赤道时,它们的正午太阳高度才会相等。13(1)10N(2)76.5(3)西南正南东南解析第(1)题,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一年能两次达到90度,表明该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n值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m值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正午太阳高度公式H90纬度差可知,m、n分别是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与当地纬度的差值。m23.5当地纬度,n23.5当地纬度,nm(23.5当地纬度)(23.5当地纬

11、度)20,求出当地纬度为10N。第(2)题,P的值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该地纬度可以计算得出。第(3)题,A日期,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地太阳日出东北,正午时刻太阳位于正北,日落西北,故物体的影子朝向依次是西南、正南、东南。14(1)9:20(12N,160E) (2)画图略。正午太阳高度12N地区为90,由12N向南北两侧递减;极夜现象出现在78S及以南地区。(3)昼长:北京、广州、开普敦;正午太阳高度:广州、北京、开普敦。(4)北京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5)BD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知C、D所在经线分别为20W和160E,此时160E为12时,结合地方时的计算方

12、法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120E)为9:20。由太阳直射光线与赤道的夹角为12知直射点纬度为12N,据此可以确定直射点的坐标为(12N,160E)。第(2)题,画图时应根据直射点位置确定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进而确定昼半球和夜半球范围。根据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由12N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极夜出现在南极圈以内,其外围纬线圈度数与直射点纬度互余。第(3)题,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位置越靠北,白昼越长,反之越短,据此判断三城市的白昼长短排列顺序,并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判读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排列顺序。第(4)题,逐渐减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京昼渐短,夜渐长,北京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晚。第(5)题,逐渐增大,说明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将进入夏季,地球不断向远日点接近,据此判断正确选项。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