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改善大气质量(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918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改善大气质量(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改善大气质量(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改善大气质量(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改善大气质量(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改善大气质量(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改善大气质量(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改善大气质量(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改善大气质量(含解析)探索生活材料1、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钠 B硫 C青铜 D氧化铜【答案】C 【解析】 2、现代以石油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 )合成氨 塑料 医药 合成橡胶 合成尿素 合成纤维 合成洗涤剂A B C D【答案】A【解析】这是考察学生对基本的合成材料的了解,不难得分。3、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B. 合金中可以含有非金属元素C. 硬铝比纯铝的硬度低 D. 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大量吸收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答案】C 【解析】 4、碳纳米管的内部嵌入活泼金属132Cs形成的“包合物”具

2、有很小的密度,有极高的韧性和极强的导电性,有望将来成为优良的导电材料和光电材料。有关这种“包合物”性质的推测合理的是( )A.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B.摩尔质量是144g/mol C.属于原子晶体 D.反应时每摩转移6.021023个电子【答案】A 【解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一钙、硅酸二钙、硅酸三钙B.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氮化硅,其化学式为Si4N3C.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均可以反复加热使其软化D.合成纤维的吸收性和透气性均不如天然纤维【答案】D 【解析】 6、从化学视角认识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可用勒夏特列

3、原理解释B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容易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D用铁制自来水管与铜制水龙头连接使用时,连接处的铁水管锈蚀更快【答案】C 【解析】 7、制造焊锡时,把铅加入锡的重要原因是( )A.增加强度 B.降低熔点 C.增加硬度 D.增强抗腐蚀能力【答案】B 【解析】 8、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

4、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答案】A【解析】。由电池反应式知铁做负极,正极是不如铁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电解质溶液为含Fe3+的溶液,故选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 2.5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无关B硅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C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故能消毒杀菌D塑化剂是一种化工塑料软化剂,可以大量添加到婴幼儿玩具中【答案】C 【解析】 10、氮化硅陶瓷是一种超硬耐磨物质,可用于制造高性能柴油机发动机部件,它属于()A金属材料B结构高分子材料C复合材料 D功能高分子材料【答案】B【解析】11、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

5、成得到的是() A.玻璃 纤维素 青霉素 B.尿素 食盐 聚乙烯C.涤纶 洗衣粉 阿司匹林 D.石英 橡胶 磷化铟【答案】C 【解析】纤维素、食盐、石英均为天然存在的物质而不是化学合成的,A、B、D均错。涤纶、洗衣粉、阿司匹林均为由化学合成的物质,C正确。12、材料科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各种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一定比对应的纯金属耐腐蚀B制备普通玻璃的原料有烧碱、石英和石灰石C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陶瓷和轴承D聚乙烯加热会软化,遇冷后又能变成固体的性质,说明它是热固性材料【答案】C【解析】生铁为合金比纯铁更易发生电化学腐蚀,A错;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

6、碱、石英和石灰石,B错;聚乙烯加热会软化,遇冷后又能变成固体的性质,称为热塑性,D错。13、下列对陶器和瓷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瓷器烧制时使用的温度比陶器烧制时使用的温度高B烧制陶器使用的黏土中含有的杂质比烧制瓷器使用的原料含有的杂质少C瓷器与陶器相比,具有坯体组织细腻、强度较高、结构致密、吸水率极低的优点D一般说来,瓷器比陶器的制造工序复杂【答案】B【解析】14、化学与材料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某些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冶炼铝常用焦炭还原氧化铝B硅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C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D通过有机物的合成,可以制造出比钢铁更强

7、韧的新型材料【答案】D【解析】工业制取金属铝用电解法;硅是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原料,生产光导纤维的原料是二氧化硅;有些有机合成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很好。15、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气,则原溶液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1)为() 【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分析,+OH-NH3+H2O,则n()=n(NH3)=c molBa2+BaSO4,则n()=n(Ba2+)=bmol则Al2(SO4)3中n()=b mol-c

8、mol=(b-) moln(Al3+)=n()=(b-)mol=molc(Al3+)=molL-116、实验室制备少量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取过量洁净的铁屑,加入20%30%的稀硫酸溶液,在5080水浴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将溶液趁热过滤,滤液移至试管中,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有浅绿色晶体析出,收集产品(1)写出该实验制备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 ;(2)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3)反应时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5)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 。【答案】(1)Fe+H2SO4=FeSO4+H2 (2)容易控制温度 (3)Fe+2Fe

9、3+3Fe2+(4)减小FeSO4的损失 (5)防止空气进入试管将Fe2+氧化为Fe3+【解析】(1)铁是活泼的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 + H2SO4FeSO4 +H2。(2)采用水浴加热能使溶液受热均匀,且温度容易控制。(3)硫酸亚铁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铁,所以反应时铁屑过量的目的是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Fe33Fe2。(4)因为一般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液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防止冷却后过滤析出晶体而造成FeSO4的损失。(5)由于硫酸亚铁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铁,所以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将FeSO4氧化。17、为比较Fe

10、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一、图二所示的实验(1)图一可通过观察 现象来定性比较得出结论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你认为还可以作何改进? (2)图二可用于定量比较反应的快慢,检查图二装置气密性的方 利用图二做实验时需测量的数据是 【答案】(1) 产生气泡的快慢;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将氯化铁改为硫酸铁;(2)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或一定时间内收集的气体体积【解析】解:(1)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定性比较比较Fe3+

11、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这样Fe3+和Cu2+中的阴离子种类相同,可以排除因阴离子的不同可能带来的影响,还可以把氯化铁改为硫酸铁,故答案为:产生气泡的快慢;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将氯化铁改为硫酸铁;(2)结合乙图装置,该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反应是通过反应速率分析的,根据v=,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或一定时间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故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收集

12、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或一定时间内收集的气体体积18、由锌和铜构成的合金共10 g,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试求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答案】35%【解析】试题分析:设合金中含Zn质量为x gZn + 2HCl = ZnCl2 + H2 65 g 22.4 Lx g 2.24 L解得x = 6.5 g则Cu的质量分数为(10 6.5)/10 = 35。考点:考查混合物中物质含量的测定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

13、题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的原理,然后结合方程式灵活运用即可。19、现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已知:甲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丙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氢气在丁元素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1)试推断并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写出上述元素两两化合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答案】(1)甲:氧元素O;乙:钙元素Ca;丙:钠元素Na;丁:氯元素Cl。(2)两两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Na2O2、CaO、NaCl、CaCl2。【解析】20、已知A、B、C、D都是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其中A、C分别是白酒和食醋中含有的成分,A、B、C、D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中官能团为 。(2)写出A与C在浓H2SO4存在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CHO(或、醛基)(2)CH3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