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想语文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915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想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想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想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想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想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想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想语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想语文版爸爸的花儿落了创新设计张国生一以音乐和电影导入一上课,我让学生听一首乐曲送别(城南旧事插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听一会,我请大家跟着唱,而且我也唱。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大家处在一种欢乐、融洽的气氛中。毋庸讳言,现在多数老师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中没有兴趣、欢乐可言,也大大影响教学效率。而这样欢乐、融洽的课堂气氛是我特别注意营造的。然后屏幕上打出了电影城南旧事宣传画和剧照,我接着介绍:根据名小说改编,作者是林海音。10岁的

2、沈洁出演小英子,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接着,我简介小说城南旧事:林海音在北平(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发表于1960年的小说城南旧事,是她追忆北平生活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是林海音根据自身的经历与感触,以在北平的童年生活为素材创作的,带有自传色彩,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五个既独立又连贯的短篇组成。小说借一个童稚未消的小女孩的眼睛来观察和审视发生在她周围的事、生活在她周围的人,使人感到真实又充满情趣现在,我们就学习这个小说的节选爸爸的花儿落了。应该说,歌曲和电影比我们的语文课和语文课本更有吸引力,这样由唱歌到电影,再由小说原著到课文,就是为了调动同学们学习

3、这一课的兴趣。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这样做,就是为了“激发、唤醒和鼓舞”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二以培养“情商”主导阅读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商是第一重要的,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更有重大影响,它决定人一生的成就,当然也决定现在语文成绩的好坏和语文能力的高低。教育心理学家还认为,智商,基本上是先天的,后天很难改变;而情商,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培养情商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我发现,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培养情商的好教材,所以这一课就以培养“情商”为主导。这样

4、安排不但新颖,也对同学们有吸引力。具体安排如下:先在屏幕上打出一则“小知识”情商:大家都希望自己智商高一些,智商高,意味着聪明。但教育与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在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20,而情商占80%。情商,指的是理解别人感情的能力和调控自己感情的能力。然后告诉大家: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特别有利于培养情商下列题目的完成,就需要一定的情商,并且提高你的情商,如果你答对了,就说明你情商较高。答题的过程,也就是提高情商的过程。我设计的阅读题是:1.“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这是一种暗示,暗示爸爸病重,将不久于人世。而爸爸有一句话也暗示他将不久于人世,

5、甚至可以看作是爸爸的“遗嘱”,是哪句?答案: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没有爸爸双关。2.英子问爸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爸爸哑着嗓子,拉起英子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爸爸为什么“笑笑说” ?笑,一般是因为高兴、愉快,但这里是一种高兴的、愉快的笑吗?答案:绝不是高兴的、愉快的笑。爸爸担心,英子知道了自己病危的实情,会影响他毕业典礼时的表现,因此强忍着自己的病痛,故意装出笑模样。3.英子说,“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这是为什么?答对了,也说明

6、你情商高。答案:爸爸在临去世前,内心有强烈的感情激荡,情不自抑地要流泪。为了掩饰自己的感情,为了不影响女儿的情绪,他“把脸转向墙那边”此时老师评:英子去医院看爸爸时,其实是爸爸生命的最后一天,也是肉体和精神最痛苦的时候。“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这是英子能看到和听到的;其实还有他看不到和听不到的其他痛苦。但是,爸爸此时更关心的不是自己的病情和生命,而是英子第二天在学校参加毕业典礼代表同学们发言时的情绪和表现,是英子今后的前程,包括能不能“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所以他忍着肉体和精神的巨大痛苦,装出“轻松”的样子,装出笑的模样,嘱咐英子: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

7、了。明天要早起,可不能迟到!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又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情商!4.“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英子想逃学,爸爸打她,是不是说明爸爸脾气粗暴,不爱自己的女儿?答案:不。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不让她逃学,是想培养她一种精神,一种意志,实际上也是培养她调控自己感情和行为的能力情商(虽然那时候还没有“情商”这个词)。严在其外,爱在其中,道是无情却有情啊!5.英子情商很高理解了爸爸的用心,明白这是一种“严厉的爱”,并把理解变成了自己的行动,标志是答案: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

8、,我何曾再迟到过?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6.英子回家时见到什么情景?这些情景预示着什么?对此英子是怎样应对的?(答案略)7.“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英子意识到爸爸的辞世,没有号啕大哭,却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为什么?答案: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应当像“大人”一样,所以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极其难得的情商啊!此时老师再评论:十一二岁,别人可能正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此时失去爸爸,可能要用泪水尽情释放自己的悲痛。但英子在得知爸爸辞世时,不但没有号啕大哭,却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这说明她既善于理

9、解别人的感情,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具有难得的情商!也说明她确实已经“长大”,表现的像个“大人”,甚至比许多大人更有理智!林海音(英子)后来能有那么高的成就,靠的就是这难能可贵的情商。8.归纳:课文哪些事例表现了爸爸对英子的爱?英子是一个情商很高的姑娘,课文中哪些事例说明英子理解爸爸对她的爱并调控了自己的感情和行为?(答案略)9.像这样富有情商,充满美好亲情的事,在你的生活中发现过吗?请你说给大家听听。大家说了不少这样的例子,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女同学说,她的妈妈经常对她“撒谎”每当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的时候,妈妈总是叫我多吃,而她不吃。如果你劝她吃,她总说我不爱吃,或者吃不惯那个味起初不懂

10、事,以为妈妈真是如此,后来才意识到这是一种深深的母爱。于是我也故意“撒谎”:我可不能吃了,我怕长胖,一个女孩子家胖墩墩的多难看啊!或者说:哎呀,不行!海鲜吃多了脸上要长痘痘的,我们班的谁谁谁就是吃多了海鲜,结果脸上长了那么多痘痘其实咱们班没有谁因为吃海鲜长痘痘,是我编出来吓唬她的。三别开生面的“主人论坛”和“海扬帆”我们的“大语文教育”实验,特别重视下面三点: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因为这是创造的开端。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和主人意识。注意知识的开拓与视野的扩展。因此这一课阅读后,我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质疑和探究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问题,特别是无疑之疑?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见解,包括与老师

11、不同的“另类”见解?请在“主人论坛”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这往往是语文课最出彩的时候。请看我教学实录的片段:生:我觉得课文下面一段又具体又真切,还有老北京的风情:“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特别是“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师:是的,这属于细节描写,好的细节确实使文章真切生动。生:爸爸让我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钱到最里面的台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元整”,写上日本横滨的

12、地址,交给柜台里的小日本不说“交给柜台里的营业员”,而说“交给柜台里的小日本”,“小日本”是蔑称。他们侵占我们的国土,屠杀我们的人民,英子和他爸爸都恨他们,所以用蔑称。师:对,用词,要考虑词语的“感情色彩”。生:我感觉这一段写得很真实,很有老北京的味儿。例如要去正金银行,写钱数要用大写。生:英子的爸爸处处注意对英子的教育,他让英子去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寄钱,意图就是让她“闯练闯练”,尽快“长大”。这也是一种教育。生:课文写,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兰姨娘”和“那个四眼狗”是什么人?他们上马车是去干什么?还有“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怎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呢?师:这就不

13、能告诉你了,保密!要想知道,请去读城南旧事,其中有一节就叫“兰姨娘”。生:先告诉一点点呗!师:告诉你一点点:这是几个很有趣、很有那个时代风情的人物,其中蹲在草里的那个人是个小偷。生:英子为什么和小偷来往?师:再多告诉,不利于你形成探究精神。但我给你提供一个网络链接,你去“海扬帆”:林海音主页;人民教育出版社/林海音专集;城南旧事网上阅读。生:我发表点“另类”见解。课文写“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刚才老师说,长大之后,就再不能像小孩子那样无忧无虑了,要担当起大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英子怕长大。”但我觉得不可怕,我觉得当学生是最苦的。我们的家长下班后没作业,除了做做家务,晚

14、上可以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而我们回家后还要做作业、复习、预习,每天都要学习到十一二点我觉得大人倒是没有多少忧虑,而我们忧虑最多:忧虑考试分数低,排名靠后丢人;忧虑犯纪律,忧虑扣班级的分;忧虑升不了重点;又不挣钱,还忧虑没钱花所以我特别盼望长大,而且一点也不怕长大于是同学们分成了两派:许多同学深表赞同,认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但也有不少同学认为这是不理解父母,不了解父母。两派争论十分激烈看着同学们争论,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这标志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了,在争论中,他们的视野得以扩展,思维得以发展,口才文才得以提高,课文也理解得更加透彻。我还暗自得意:学生争论激烈,是因为老师“激发、唤醒和鼓舞”的成功。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