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结与提升语文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905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结与提升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结与提升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结与提升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结与提升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结与提升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结与提升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结与提升语文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结与提升语文版单元总结与提升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第六单元1易错字音尧(yo)矜(jn)圃(p)睨(n) 矢(sh) 颔(hn)忿(fn)然 酌(zhu) 沥(l)阙(qu) 曦(x) 沿溯(s)御(y)风 飞漱(sh) 朔(shu)气金柝(tu) 策勋(xn) 机杼(zh)禅(chn) 万籁(li) 钟磬(qn)竦(sn)峙(zh) 决眦(z)碣(ji)石 岱(di)宗2通假字著我旧时裳(著:通“着”,穿)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出门看火伴(火:通“伙”,火伴,即伙伴,意为同一队伍的战友)万里赴戎机:战争。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记功。双兔傍

2、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靠近,贴近。公亦以此自矜:自夸。尔安敢轻吾射:轻视。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放。徐以勺酌油沥之:注入。略无阙处:断缺。林寒涧肃:萎缩。自市见射尔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仅仅;今义:常用作表示转折的连词,但是)赏赐百千强(古义:多,余;今义:常用于指力量大)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至于夏水襄陵(古义:到了;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录)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点头)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

3、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指奔驰的快马)有关祖国名山的佳句:1嵩山:嵩山高万尺,洛水流千秋。唐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2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宋寇准咏华山3衡山: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唐刘禹锡望衡山4恒山: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唐贾岛北岳庙1古诗五首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风格豪迈潇洒,达到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古诗五首之登飞来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介绍见第五单元作家作品。古诗五首之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河岳英灵集注,

4、作者常建,唐代诗人。以写山水田园诗为主,语言精妙,境界超远。古诗五首之望岳,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巩县人,世称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享有“诗圣”的美誉,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古诗五首之观沧海,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2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选,编者郭茂倩,字德粲,北宋郓州须城人。3.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江水,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他参阅多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终于完成了水经注。4卖油翁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

5、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他是古文运动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单元检测卷第六单元 达标检测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A自矜(jn)军帖(ti)家圃(p) 遣之(qin)B阙处(qu) 沿溯(s)素湍(tun) 绝 (xin)C鞍鞯(jin) 云鬓(bn)策勋(xn) 辔头(pi)D机杼(zh) 金柝(tu)朔气(shu) 竦峙(ch)2下列句中加点“之”与例句中的“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以我酌油知之A忽啼求之B传一乡秀才观之C康肃笑而遣之 D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3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6、是()(2分)A沿(顺流而下)溯阻绝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早晨)月B虽(虽然)乘奔御风,不以疾(快)也但手熟尔(罢了)C哀转久绝(断绝,消失)晴初霜旦(早晨)至于夏水襄陵(大的土山)D但(但是)微颔之公亦以(凭借)此自矜(夸耀)4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徐/以勺酌油/沥之。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木兰/不用/尚书郎。D不闻/爷娘唤/女声。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B晴初霜旦: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C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有十二卷D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6选出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A三峡结尾

7、引用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既渲染了三峡秋季凄凉的氛围,又是对秋景的总结。B木兰诗中,同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原因是:木兰像男子一样吃苦耐劳,英勇善战。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的是诗人当时目之所见的大海的宏伟景象,目的是表现大海的美丽、壮观。D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描绘出古寺清晨幽邃寂静的环境,也表现了自己怡然自得的心情。7填空。(10分)(1)远方的朋友遇到挫折,可用“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切之情。(2)我们要有勇于攀登高峰的雄心壮志,正如杜甫望岳中所表达的那样:_,_。(3)望岳一诗中以距离之广远烘托泰山之高峻的句子是:_

8、?_。(4)观沧海一诗中采用虚写的手法含蓄地表现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的句子是:_;_。(5)从古至今,人们对大海充满了向往和热爱之情,请写出一句描写大海美景的诗句:_,_。二、阅读理解(38分)(一)课外古诗阅读。(4分)偶题朱熹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注释】幅巾:古代文人束发用的丝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崔嵬(w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底处:何处。8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字用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2分)9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

9、高雅的生活情趣。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述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二)比较阅读。(10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10、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节)【注释】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翳:遮盖,这里指云。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1)沿溯阻绝_(2)或王命急宣_(3)不以疾也_(4)然十二峰者不

11、可悉见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12【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2分)13【甲】【乙】两文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程氏爱鸟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

12、、鸢之忧。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选自苏轼东坡杂记,有改动)【注释】武阳君:苏轼的母亲。 (ku):初生的小鸟。忮(zh):凶狠。1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信于异类也(使信任)B去人太远(距离)C由是观之(此)D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因为)15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16联系上下文,说说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2分)17文章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2分)(四)(改编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6分)红书包秦文君20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那天,我被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