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三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904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三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三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三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三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三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三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三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三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2人物形象分析【重点详解】重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点解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直是中段学习的一个重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思维时常跳跃,总是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因此对课文的理解也总是一半一半,很是不完整,要是面对长篇大论的文章,那可真是难为死它们了,不要说是10来岁的小孩,就是成人也会感觉有些吃力。但是,每一种知识的获得必有其一定的 学习方法。对于写事文章我总结如下: 概括文章首先要知道主人公是谁,发

2、生了哪几件事情,结果怎样了?这一思路展开,同时语言也要围绕主人公进行表述,详写的事情一定要表达具体,略写的部分用一个短语或是简单的话简明概括就行了。大致知道了这样的概括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再稍加对此法进行补充巩固,不断的完善孩子们的这一学习能力,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信孩子们能较好的把这一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从而有效提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使自己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考向】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例题】概括文章各段的内容。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意义。而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重大发现,它的提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3、。这一切深刻地证明了马克思在思想领域的伟大贡献。其次,马克思还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作者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如办报、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等,热烈地赞颂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成果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而不同阶级对马克思截然相反的态度,恰恰证明了马克思是一个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而且,马克思还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一句,充分表现了他的气度,而“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一句则充分展现了他的胸怀。因此,对于他的逝世,世界各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者都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和尊敬。最后一句总结全文,简洁而有力。【名师点睛】(1)课题填充法:不少文章的题目

4、就是内容的高度概括。首先,读懂题目字面上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把题目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接着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修整,使表达更加全面,最后检查。(2)段意合并法:先清理文章脉络,再写出每段段意,接着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主有次,就取主要的,舍次要的。注意,合并时要对各段大意作修整删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最后检查。(3)重点突出法: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只要抓住重点部分的段意,再加上必要的补充、交代,就成了。(最后要检查)(4)语句摘录法:有些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内容上有中心句。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

5、,就成了。注意:摘录中心句后,还需要串联或精简,最后检查。(5)重点罗列法:以叙事的文章为多,我们概括主要内容时可以先分解再综合,抓住“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要注意把它们整理成表达通顺的话,最后检查。【对点练习】文章中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概括地说是指什么?文中“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一句中“做得相反”从文本出发来理解应是什么意思?(3分)重点2:人物形象分析【要点解读】人物形象分析是诗歌中常见的题目,一般为人物的类型,具有什么特征,回答时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考向】人物形象分析【例题】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是个怎

6、样的人物?结合文章简要概括。【名师点睛】根据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分析人物性格,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的能力。根据人物语言、行动、神态变化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这里说分析人物形象而不说分析人物性格的原因在于“形象”这个词的意义范围比“性格”这个词的意义范围广。“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素质能力、人生态度、人生观念、修养品质等。分析人物性格品质不应该分析局部语言,而应从整体上来分析,即结合全文来分析局部语言。如儒林外史严监生临死前因为燃着的两根灯草不能咽气的细节描写,如果单看局部我们可能认为他这个人过日子很仔细或很节俭,但结合全文才知道这个人极为吝啬,而且“吝啬”的后面还要加一“鬼”字。

7、【对点练习】对“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自己突然面对马克思逝世这一残酷事实而无法接受的悲痛心境。B.形象地表现了马克思的逝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可弥补的损失,高度评价和颂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C.形象地总结了马克思伟大的一生和战斗的一生,增强了演讲词的表现力。D.形象地预言了马克思的逝世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造成的损失,显示了作者对革命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趁热打铁】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6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

8、会使人感觉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走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观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切研究都

9、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_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觋。因

10、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一一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入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一一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一一一都驱逐他;资产者

11、一一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一一一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3分)A文中先提“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后提“对于历史科学”的原因是,欧洲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源地。B文章先写马克思在历史科学方面的发现,后写他对革命实践的贡献,原因是,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C“一生中能有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个这样

12、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两个发现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其成就和贡献是非常巨大的。D“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句中“这样”指上段中“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的研究。”_“这”指“他作为科学家”。(2)下列对选文中有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A选文第4段中,“感到衷心喜悦”与“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两种喜悦程度的差别说明,马克思主要从人类社会的进步,从革命的角度注视科学的发展。B这篇演说词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

13、多种表达方式。如,选文第1段用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无比悲痛的感情。C“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D选文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了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19分)属于年轻人的马克思韩毓海2008年,我在纽约大学教书,那一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如海啸般从华尔街向全世界蔓延,难忘我在百老汇大街一家书店排队买资本论的情景,书店门口的海报写着:“马克思所说的都应验了。”2010年,我在北大开设资本论精读课。记得第一堂课上,我提到大家可能用过飞利浦电须刀、洗衣机,却

14、不知道那就是马克思姨妈家的产品在短暂的静默之后,听众爆发出会心的大笑。我想让学生们记住:马克思不是因为“仇富”才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的,马克思的出发点不是钱也不是个人,而是“为大家而献身”正如他在17岁时所宣示的那样。马克思22岁获得博士学位。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他博大精深的博士论文,我想让大家知道:什么叫作批判地追求知识。因为没有哪种知识只包含纯粹的事实,在每一个所谓“事实”背后,都有陈述这项事实的人给予世界的判断。而那些判断总是说:“这个事实很重要,其他被忽略的东西不重要。”而马克思则说,那些被教科书所省略的事实恰恰非常重要,这其中就包括占人类大多数、却总是被忽视的普通劳动者以及他们在历

15、史中的作用。当我开始讲共产党宣言的时候,选课的人数已经由100名增加到了300名。伴随着电光石火般的文字,我和我的学生们跟随马克思一起目睹了“世界制度”的形成与动摇:新大陆的发现、运河的开拓,然后再伴随着隆隆的机车轮声,转回到欧洲大工业时代的工厂:轰鸣的机器、挥汗如雨的工人、剥削压迫以及“要为真理而斗争”去年10月份,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李学谦社长捎信说:世界的未来看中国,中国的未来要看当下的青少年,该想想给下一代人留点什么了。你给青少年写本书吧,就讲一讲我们这条道路为什么叫社会主义道路,说说我们究竟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故人的心思打动了我,我回答说:我就给孩子们讲讲马克思的故事吧,就讲讲马克思是谁,他做了什么,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于是,出版社立即行动起来,从全国的青少年读者中征集了一系列关于马克思的问题,并最终把问题汇总为19个,其中既包括“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完全一致的吗”这别具一格的问题,也包括“什么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对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究竟有什么用”等一针见血的提问。所有的问题都极富创意,充满挑战性,让我大吃一惊。正是这些来自青少年的问题使我感到: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代人他们生活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而这正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所预言和分析的时代。因此,也许只有他们才能深深地理解,社会主义是一场国际运动,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