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国新路综合检测A卷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9040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国新路综合检测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国新路综合检测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国新路综合检测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国新路综合检测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国新路综合检测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国新路综合检测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国新路综合检测A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版)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国新路综合检测A卷板块三综合检测A卷(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欧美国家在该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结果是社会的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鉴于此,新中国在该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是()A选择并实施协商民主制度B先恢复经济,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C依法治国,巩固改革的成果D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解析:选A“一五”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开始,该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向与重点是选择并

2、实施协商民主制度,缓解社会各阶级和各党派的矛盾,故A项正确;B项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建设主要方向和重点;C、D两项是改革开放深化时期的政治建设主要方向和重点。2(2017长郡中学模拟)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国政府同意出租大连和旅顺,允许蒙古独立。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中国大量援助。这说明()A“一边倒”外交政策得以延续B二者均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后者是对前者方针的继承发展D“另起炉灶”的思想得到充分体现解析:选D材料体现中华民国政府、新中国与苏联的外交,新中国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与苏联建立新型的平等外交关系,体现“

3、另起炉灶”的外交思想,故D项正确。3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始实施,成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的颁布()A拉开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序幕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C提高了妇女的参政和生产积极性D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解析:选C1950年新中国民主政治已开始建立,婚姻法不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序幕,故A项错误;土地改革标志着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故B项错误;婚姻法保障妇女的权益,从而提高了妇女的参政和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婚姻法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无关,故D项错误。41952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

4、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 393种。同时,曾经学自美国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等制度均被取消。这一转变的政治背景是,中国()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新的意识形态权威建立C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形成D受美苏争霸形势的影响解析:选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1956年,故A项错误;教育部取消美国的教育制度,采用苏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反映了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说明新的意识形态权威的建立,故B项正确;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形成是1956年,故C项错误;美苏争霸出现在50年代中期,故D项错误。5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7月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共历时4年,其间大的

5、修改就有6次。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4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该现象主要表明()A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B“一五”计划完全仿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C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D“一五”计划的制定仅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得出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故A项正确。6“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工农业总产值计划由1952年的827.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1 249.9亿元,增长51.1%,平均每年增长

6、8.6%。工业总产值计划由1952年的270.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535.6亿元,增长98.3%,平均每年增长14.7%。这一规定()A解决了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B体现了经济发展急躁冒进的政策方针C与当时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D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解析:选D“一五”计划促进了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但是尚未解决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是正确的经济发展计划,而且材料中并未体现急躁冒进,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规定与当时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相符,故C项错误;1957年,“一五”计划是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执行,试图改变中国落后面貌,故D项正确。71963年,周恩来

7、同志把对台湾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台湾统一于中国。四目:1.统一后,除外交权统一中央外,台湾军政大权等悉委于蒋介石;2.中央拨款支援台湾建设;3.台湾社会改革可从缓,双方协商进行;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上述材料不能说明中央对台湾问题()A其政策有别于港澳问题的处理方式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决定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D灵活务实的原则解析:选C“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的提出和实行是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政策,故C项当选。8宋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

8、”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解析:选C据材料“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可以得出科学技术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9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B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缓和

9、远东冷战态势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解析:选C根据材料“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可知,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缓和远东冷战态势,故C项正确。10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生的两件不大不小的事件,使中国开启了新的纪元,这就是广东农民的逃港潮和安徽农民的包产到户。这两件事表明()A时代需要对外开放B改革开放的序幕被揭开C对内改革势在必行D国家以经济建设为重心解析:选C“广东农民的逃港潮和安徽农民的包产到户”均只涉及内部的体制问题,故A项错误;这两件事不是开放的事件,故B项错误;这两件事说明,政治经济

10、体制改革必须马上进行,故C项正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国家路线问题,与材料具体事件无关,故D项错误。11(2017商丘三模)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苏联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较清醒的认识B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冷战行为C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D没有厘清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特点解析:选D材料中的观点都是冷战思维,不是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清醒认识,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思想,但不是“冷战行为”,故B项错

11、误;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局势紧张的信息,故C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新时期处理睦邻关系的方式,遵循“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故D项正确。12(2018届高三江西九校联考)2016年9月4日夜晚,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在最自然的美景与全息高科技的辉映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完美交融里,这台“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风,更有杭州味道”的水上交响乐实景演出,美妙绝伦,摄人心魄。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里,中华文化始终处于领先地位B文艺演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最高水平C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相互融合D中国借助文化活动向世界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

12、析:选C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里,中华文化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这种说法有绝对化的倾向,故A项错误;文艺演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最高水平绝对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能说中国借助文化活动向世界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D项错误。C项符合对题干材料的理解,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卷1葑门荷宕载:苏州葑门外的荷花宕每当盛夏,“楼船画舫至鱼艃小艇,雇觅一空”,游船毕集,蔚为壮观。明人费元禄鼌采馆清课载:杭城士女花时游西湖,列舰排云,斜风而渡,不避觞客,颇具游胆。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

13、,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馐良酿,歌舞而行。明人王士性认为:“游观虽非朴俗,然西湖业已为游地,则细民藉以为利,日不止千金有司时禁之,固以易俗,但渔者、舟者、戏者、市者、酤者咸失其本业,反不便于此辈也。”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旅游发展迅速,国民人均出游从1984年的0.2次增长到2015年的3次,增长了14倍,国内游客数量从1984年约2亿人次扩大到2015年40亿人次,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0.2%。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际旅游仅限于单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较晚。入境旅游人数(含入境过夜游客,下同)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33亿

14、人次,增长72.5倍,年均增长12.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十分强劲,20012015年,出境旅游者人数从1 213万人次迅速上升到1.2亿人次,跨入了“亿时代”。2012年,中国游客在海外花费上突破千亿美元,以1 020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此后逐年增加,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位。摘编自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等(1)根据材料一,明代苏杭一带民众的旅游活动有何特点?(10分)民众的这一活动对社会有何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外出旅游成为国人重要休闲方式的背景。(7分)解析:第

15、(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从旅游地点、旅游工具、旅游季节、旅游与官府的关系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由“游观虽非朴俗,然西湖业已为游地,则细民藉以为利,日不止千金”及“渔者、舟者、戏者、市者、酤者”可知民众游览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谋生手段;由“有司时禁之,固以易俗”可知游览活动推动享乐消费观念的滋生蔓延,因而政府时有禁止以维护纯朴习俗。第(2)问第一小问,从旅游人数的变化、旅游区域的变化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联系改革开放相关史实可知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政府延长节假日休息时间为民众旅游提供时间保证;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答案:(1)特点:游览地点主要是苏杭附近的山水;时间主要是在春夏季节;交通工具主要是乘坐游船和轿子;参加者有男有女;郊游活动已经成为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官府禁止民众旅游活动。(答对其中五点,即给10分)影响: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谋生手段;推动享乐消费观念的滋生蔓延。(4分)(2)变化: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国际旅游从单一入境游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