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教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858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教案古诗鉴赏第一、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检测,查找学生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教学方法:检测法教学内容:测试仿真模拟题(四)(除作文外所有试题)总结:参加考试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存在问题: 第三、四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套题的训练,能够提升答题速度,熟悉高考题型,学习应用答题技巧答题,进而提高成绩。 2、及时发现学生不足,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学重难点:1、在讲解过程中,注意答题技巧的灌输,教会学生审题答题。 2、关注高考知识点的链接,让学生积累应试知识。教学方法:讲解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一、 成绩总结,试题分析。师生活

2、动:教师分析成绩及试题难易度。(2分钟)二、 讲解第一题艺术与模仿自然。(10分钟)1、主客体颠倒2、逻辑不当、强加因果。师生活动: 1、教师公布答案。 2、学生找到答案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句子,并找出错误所在。 3、师生共同总结本题考察点。三、讲解古诗鉴赏题柳梢青、1、回顾古诗鉴赏题的解题步骤。题目-作者-注释-正文-意象-意境-情感-手法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教师补充:问题:1、根据注释,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信息?2、疏通整首诗的诗意。师生活动:1、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以上问题。(6分钟) 3、教师提问,板书重点。(4分钟)3、解决8题。此次在写法上采用了那些手法?请至少答出

3、两种,请简要赏析。师生活动:1、师生共同疏通诗意(2分钟) 2、教师和学生共同回忆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手法。(4分钟) 3、教师指定学生答题,及时纠正问题。(4分钟) 4、教师归纳答题步骤。(2分钟)4、解决9题。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6分)师生活动:教师指定学生分析回答。(4分钟)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1、旧知回顾:实用类文本要读懂什么?(1分钟) 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影响?什么贡献?2、解题侯伯宇: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2分钟)师生活动:指定学生回答从题目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在读文章时要关注那些信息?3、解决试题。师生活动:1、教师引

4、导学生一起分析题干。(5分钟) 2、学生找到相关信息所在段落,共同分析提炼信息。(6分钟) 3、学生把试题重新作答在作业本上。(作业)四、文言文阅读1、依据第4题,归纳断句的技巧。(师生共同,4分钟)2、第5题,教师纠正D选项中的错误,学生积累在笔记本上。(5分钟)3、第6题,学生回到原文找对应的句子,并指出错误所在。(5分钟)4、翻译。 重点字词:因、怀、庶、厚、为所、离 师生活动:1、教师板书两个句子,学生分析推测知识点。(2分钟) 2、教师带领学生示例翻译第一个句子并板书。(5分钟) 3、教师强调翻译句子的技巧和步骤并板书。(3分钟) 4、学生在笔记本上翻译第二个句子,指定一名学生板书翻

5、译。(5分钟) 5、师生共同纠正板书的翻译,学生订正自己的答案。(5分钟)五:作业1、 把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句每个找出一例,分类写在笔记本上并翻译这个句子。2、 完成晨读晚练第四周的精读文言文第五、六课时古代诗歌鉴赏之评价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古典诗歌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 正确评价古典诗歌中文章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课前预习: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雨夜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问题:请写出本诗诗眼并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其作为诗眼的

6、理由。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泊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注】西江:古称从今天的南京至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渚就在其中。谢将军:即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孤贫的袁宏在运租船中吟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袁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1)在“谢尚闻袁宏咏史”的古事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美好理想?(2)尾联在描绘情景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读后回答问题。霜天晓角(赤壁)辛弃疾雪堂迁客注,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望中矶岸赤,

7、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注】雪堂迁客:即苏轼。作者认为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相同,你认为呢?试作简要分析。二、整合与点拨:(一)考点剖析考点1怎样评价诗歌主旨内容?分类整理,把握特点对诗歌分类复习,是备考“评价古诗主旨内容”类题目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尽管古诗数量庞大,诗歌的思想内容多种多样,但同一类型的诗歌还是具有一些“共性”,只要平时复习把握了这些“共性”,考试时从确定考查的诗歌所属类型入手,解题的针对性无疑会更强。不同类型诗歌的内容和感情态度对应表:内容分类感情态度咏史怀古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抒发感慨,曲折反映对现

8、实的关注送别悼亡思念之情、深厚的情谊、对友人的关注、劝勉友人的豁达乐观、别后寂寞伤感、表明自己的志向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乡思亲、客居异地的孤寂无奈、前途渺茫的失望、怀才不遇的感慨、忧国忧民的情愫咏物抒怀志向追求(报效国家、清白人格、高尚情操:不媚世俗,坚持个性)、命运坎坷(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生活凄苦)、生活哲理、人生感悟山水田园热爱自然、追求自由、喜爱田园、淡泊名利、揭示生活哲理边塞征戎对战争(战乱)的厌倦、对人们遭遇的同情、对朝廷的不满;将士思归;守边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驰骋疆场、为国捐躯的悲壮爱情怨妇对丈夫的思念期盼、独居闺中的孤独哀怨、月明难眠的凄凉、对爱情的忠贞执著考点2怎样评价思

9、想感情?四看一品,概括感情。评价思想感情,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要做到“四看一品”,即:看标题、看作者、看序注、看诗眼、品意象。(1).看标题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春夜喜雨表达欢愉喜爱之情。(喜)枫桥夜泊表达羁旅愁思。(愁)悯农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怜)(2).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3).看序注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如: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小序对词作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作了明确的概

10、括。(4).找诗眼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5).品意象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只有领悟“意象”中的寓意,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考点3怎样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点面照应,抓关键点作为设题较为规范的高考古诗鉴赏题,一般都会遵循文学鉴赏“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基本规律。因此,由“点”及“面”应是我们鉴赏古诗的可行方法。这里的“面”,指的是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点”,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的“关键点”: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

11、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句子,它体现了作者的观点。(二)常用来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喜爱、向往、追求、同情、厌弃、憎恶、不满、痛恨、指责、揭露等三、课内训练4.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泊公安县注陆游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注】陆游经公安入蜀已辗转八年,今回京“廷对”停泊公安。(1)颔联与颈联的景物层次分明,互为一体,简要分析写景角度的特点及作用。(2)有人说,尾联与诉衷情中的词句“胡未灭,鬓先秋,

12、泪空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明两者共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注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注】 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有人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中的“笑”是豁达的笑,也有人认为是愁苦的笑。你的看法怎样?请联系全词说明。四、课堂小结:五、课外巩固: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

13、病上高台。(1)此诗“构思独特”,请从首联赏析说明“构思独特”在哪里。(2)此诗尾联堪为“诗骨”,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心如砥石的精神。对这一主旨尾联是如何加以表现的?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春晚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 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注】王安国:王安石弟,后被罢归田里。 小怜:泛指歌女。(1)上阕中“满地残红宫锦污”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2)谭评词辨称这首词结尾两句“品格自高”,请谈谈你对这句评语的理解。【参考答案】1、答案诗眼是“安闲”或“安闲一老翁”。理由:全诗紧紧围绕“安闲”二字展开,“卧迟”“睡美未起”等诗句都表现出老翁的安闲,此句也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与心境。2、答案 (1)富贵与贫贱的悬隔,不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2)由实写转入虚写,想象明朝挂帆高去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因世无知音、怀才不遇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3、答案可以说大致相同,该词在怀古追忆抒发感慨的同时也有写景,如“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颇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气势,都体现了奔放雄阔深沉豪迈之意境;不过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