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1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857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1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1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1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1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1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1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1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1新人教版世说新语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教学难点:针对文中内容,谈谈自己的见解。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

2、时咏雪一、导入: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导人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二、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南北朝时宋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的弟弟长沙景王道怜的第二子,因义庆叔父临川王道规无子,故定义庆为嗣子,袭封临川王。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学,在他的门下招集了许多文土,如袁淑、陆展、鲍照等都是。他著书甚多,世说新语最为流行。这本书可能是他和他手下的文人集体编写的。本课所选的

3、两个小故事写的都是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它。三、通读全文,了解大概内容,解决生字生词。1、字:谢太傅(f) 柳絮(x) 雪骤(zhu) 无奕女(y)2、多音字:似s 差 chsh chcchi3、形似字:傅 奕辅 弈缚4、重点词语的翻译:内集:内,这里指家庭内部。集,指聚会。骤:急纷纷: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差:差不多。拟:相比。四、课文内容学习。1、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一层(从开头到讲论文义):点明人物和事件发生的环境。第二层(从俄而”到公大笑乐):通过一次应答,体现了少年谢道韫的聪颖。第三层(从即公”到结尾):点明谢道韫的身份。2、课文研读:咏雪故事发生在太傅谢安的一次家庭聚

4、会上。正当太傅与孩子探讨如何写诗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雪了。于是谢太傅就很高兴地即兴命题:白雪纷纷何所似?实际上是命一个诗题咏雪,而且还要用上比喻的修辞方法。胡儿把雪比作盐,只取雪的特征之一,那就是色相似而已,而忽略了雪的质的特点是轻飘柔软。于是,等到兄女吟时就聪明地弥补了胡儿的弱点,而把雪的飘飞的场面及色彩、动态的特点神形兼备地表现出来了,她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漫天飞舞),真是既形象又贴切,受到了太傅的赞许。3、咏雪一文体现了怎样的家庭氛围,文中的哪些词语能够体现出来,这样的氛围对于人的成长有何帮助?家庭氛围融洽、欢快和轻松;从内集、欣然和大笑等词语可以表现出来。这样的氛围能够让人心情愉快,这

5、样的活动能够启发人的思维,更好地促进人的成长。4、请同学们试着写出几个能够形容“雪”的比喻,并把它们与文中的两个比喻作一下比较。五、知识点概括、;(一)、词语积累内集家庭聚会。内,指家人。集,聚集。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似相似,像。差(ch)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不如,比不上。因由于。(二)、文学常识1. 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36门。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2.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n)疏中的“言语”一门。(三)、

6、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四)、阅读探究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2.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3. 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4.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

7、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五)、迁移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一、通读全文,了解大概内容,解决生字生词。1、字:尊君在不(fu) 非人哉(zi)2、多音字:舍 shsh3、重点词语翻译:期:约定。去:离开。委:丢下,舍弃。引:拉顾:回头看。4、古今异义的字:(1)陈太丘与友期行:古

8、义为约定,动词今义日期,名词(2)太丘舍去:古义为离去今义为前往(3)下车引之:古义为拉今义为引用等(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为回头今义为照顾或顾客二、课文内容学习。1、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一层:(从开头到去后乃至。):写陈太丘的朋友失约。第二层:(剩余部分):元方以礼责客,体现了少年元方的机智。2、课文研读:这篇小故事讲的是人应该言必行,行心果,诚实守信。先交代对话的背景,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既至而不见太丘,这是客人发怒的原因;陈纪其时正门外戏,故与客相遇,这是对话的由来,也交代了对话的地点。接下来是客人与陈元方的对话。此对话可分两层:前一层

9、属于信息交流性质,作铺垫用。当客人问孩子你爸爸在吗?元方只要回答在或不在就行了,可是七岁的孩子很聪明机警,反唇相讥地答道待君久不至,已去。七岁的孩子居然用了个君字,真是天大的讽刺,既尊敬你,又有礼貌,而且字里行间也有不满。一个待字写出了父亲久等的神态,而并没有直接地回答客人的问话,真是巧妙极了。接下来的对话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这一方面暴露了友人的性格弱点,同时另一方面却侧面反衬出小元方的睿智之处,所以陈元方针锋相对地指出了对方的无信、无礼,义正辞言,逼得对方无言可答。3、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地称

10、呼对方,就像现在的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一个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简单陈述一下你的理由。(答案略,请结合文章的内容来理解)5、世说新语属于古代小说,那么古代小说有什么特点呢?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古代小说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这与现代小说的情节构思是截然不同的。三、知识点概括:(一)、词语积累1、常规词语期行约定同行。期,约定。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期,约定的时间。日中,正午时分。舍(sh)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乃才。时年当时的年龄。戏嬉戏,玩耍。客客人,指朋友。尊

11、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委丢下、舍弃。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无信不讲信用。引拉。顾回头看。2、通假字不同“否”。(二)、文学常识出自世说新语笺疏中“方正”一门。(三)、内容点击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的懂得为人的道理。(四)、阅读探究1. 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不讲信用,粗野无礼。2.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12、3.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4. 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有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5. 友人为什

13、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五)、迁移拓展1. 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意见一抓住对方失礼之处,针锋相对,维护个人名誉不受侵害。意见二针对对方失礼之处,摆事实,讲道理,使对方明白自己的过错,既维护个人名誉,又不伤害对方。自己不能向对方一样失礼。2.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相待;如果不明对方身份,要机智地探询对方情况,提高安全意识。3. 你还知道哪些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如“王戎识李”。4有

14、不少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请写出几个。望梅止渴、难兄难弟、鹤立鸡群、标新立异、一往情深5. 古代像谢道韫、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王冕四岁作画; 曹植七岁作诗; 甘罗十二岁做宰相; 司马光砸缸。四、写作训练。同学们一定会经历一些能够让自己记忆犹新的事情,事情不在大小,重要的是它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育。请同学们选取一件有意义的小事来写,并谈一谈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字数不少于400字)第三课时世说新语训练1、世说新语是由1刘义庆组织编写的。(2分)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6分)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太丘舍去(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尊君在不(不:通“否”)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3、咏雪中两个比喻哪个更好?(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