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6837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导生导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首北朝敕勒族的民歌,原是鲜卑语,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它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豪放雄浑的风格。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其中包括北魏的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等内容,同学们自己去领略一番吧!一、【学习主题】 (1分钟)1、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2、知道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的关系。二、【齐读课本】导生带领全班同学阅读本节课本正文部分。(5分钟)三、【定向导学互动表现】

2、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表现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自 学 指 导( 内容学法时间 24分钟)互 动 策 略 (内容形式时间) 表 现 课 题(内容方式时间 45分钟 )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导学1】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是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曾建立了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一度十分强大。4世纪后期,建立了北魏,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民族融合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研读:课本p114-115页正文部分,并结合图片、小字部分。勾划:1、北方统一的时间、背景。2、民族融合的概况。 温馨提示:北方的统一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条件。 探究:民族融合的含义、高潮、意

3、义。 (学有余力者思考,不作要求)两人小对子:相互检查自研成果,并用红笔给对子评定等级,互问:我要问的问题是: (2分钟)五人互助组:小组长统计小组内在第一次互动后仍存在的疑难问题,组织组员讨论: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3分钟)十人共同体:导生主持,组长抽签,明确展示方案,进行任务分配A.板书人员1-2人规划板书设计,完成板书内容B.预演人员3-4人,主要针对表现方案进行情景模拟C.板书讲解人员3人左右,理清板书思路,明确自己讲解内容D.主持人1人,全员把握,明确展示顺序,准备精彩展示!(10分钟)表现单元一1.历史专家讲台:以“专家”的身份向大家说说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的有关史实。

4、(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2. 本方案仅供参考,可以用你认为更好的方式。自研自探成果呈现:二、自研自探成果呈现:三、自研自探成果呈现: 、 等级评定 表现单元二1.情景剧:北魏孝文帝召开大臣会议,讨论议题:要不要迁都。 2.提示:参考课本中的正文及小字部分,对你会有大大的帮助。【导学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建立以后,定都平城。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品读:课本P115页正文部分,并结合小字内容。标注: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影响。 知识链接:古代史上曾以洛阳为都城的政权主要有:东周、东汉、曹魏和西晋等。思考:北魏以洛阳为都城的原因是什么?

5、表现单元三皇榜昭示:北魏孝文帝发布诏令,下令改革。改革措施彰显。(展示方案不限,选择你认为有意思的方式。)【导学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这些改革措施有何影响呢?阅读:P115-116页正文,小字部分,并结合图片、表格。圈点: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影响。2、北朝政权的更替。巧学速记:迁都以后孝文帝,改革政治和经济。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学汉礼。卑汉联姻受鼓励,采用汉制学律令。崇礼尊老孝治国,民族融合大统一。评价: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表现单元四 1. 精彩讲解:组内分配好任务,向大家表现你们的

6、劳动成果。 2.要求:结合板书,针对问题,深度解析;声音洪亮,姿态自然。组长分配好任务,进行精彩预演。【导学4】体验之旅 经过三个导学的学习历程,相信大家对文本内容已了如指掌。那么就请大家完成背面的知识闯关题,亲身体验一下成功的快感吧!要求:一定要合上课本,独立自主完成;知识的把握与能力的彰显在于课堂,相信自己,努力吧!拓展性运用(知识生成、拓展提高、规律总结、知识框架)拓展阅读(尖子生开阔视野):北魏灭亡和北朝的更替 孝文帝的改革虽然为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改革招致了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的敌意,加深了北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集团的腐化日益严重;迁都洛阳的鲜卑人

7、与留在北方边境的鲜卑人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加大,也导致了矛盾的激化,结果发生了北方六镇的变乱,北魏政权走向衰落。在镇压六镇变乱中势力发展起来的鲜卑贵族尔朱荣废立皇帝,控制了朝中大权。被尔朱荣所立的北魏孝庄帝不甘心当傀儡,傻掉了尔朱荣。尔朱荣的侄儿尔朱兆起兵复仇,杀了孝庄帝,另立节闵帝。尔朱荣的部将高欢打败了尔朱兆,杀节闵帝,立孝武帝。孝武帝不愿被高欢所控制,逃往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又立孝静帝,从此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高欢的儿子高洋于551年废孝静帝而自称皇帝,国号齐,史称北齐,亦称高齐。556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自称天王,国号周,史称北周,亦称宇文周。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有作为的皇

8、帝,他整顿吏治,释放奴婢,发展农业生产。他大规模的打击佛教和道教,强制三百多万僧尼还俗,没收了大量的寺院地产。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北周的国力。577年,北周灭北齐。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赟骄横荒淫,在位仅两年即死去,大权落入皇后之父杨坚(隋朝开国之君隋文帝)手中。基础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肴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爵黜官,各宜深诫。” 北史请回答:(1)两则材料都可能出自哪位皇帝之口? (2)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魏主”后来把都城从哪里迁到哪里? (3)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4)除上述材料提到的措施外,“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5)这次改革有何作用? (6)“魏主”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目的何在? 【培辅课】 等级评定: 1、今晚你需要培辅吗?(需要/不需要)生:我是第 大组的第 小组的 (姓名),我在 问题上存在困惑,需要培辅!师:请你于 日 时段来老师办公室,我将提供帮助!或 请你于 日 时段找组长寻找求帮助! 2、效果描述: 【反思课】 今日心得: 今日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