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河大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8319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河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河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河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河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河大版论语十二章 第一课时 课型:文言阅读学法指导:诵读法 探究法学习重点:了解孔子与论语的相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提炼学习方法,熟练背诵课文。一、目标导学: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文学地位,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2、培养自己利用注释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3、联系自身实际,关注学习方法。二、独立自学:(基础知识)1、走进作者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zu y )(现在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是编

2、纂的意思,论语是记录 的书,以 和 为主。共 篇。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3、儒家经典著作合称“四书”“五经”,“五经”为诗书礼易春秋。4、零失误默写本文:第1则:第4则:第5则:第9则:5、找到并掌握注释中以下词语:时习: 时: 不亦说乎: 说:愠: 君子: 温故而知新:罔:殆:焉:善者:三、小组合学:1、结合课下注释,你们能不能准确翻译以上论语四则?请将小组的智慧记录在下面:第1则:第4则:第5则:第9则:2、你从以上几则论语中学到了哪些学习方法?列出来,写在下面。四、质疑探学:以上几则论语,含有哪些现在常用的成语?你会使用它们吗?五、以练促学:(当堂检测50分)1、给下列字注音(10分)说 愠 罔 殆 论2、重点词语解释(10分)时习: 愠: 罔: 殆: 焉: 3、翻译句子(12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解释句中古今异义词:(10分)不亦君子乎可以为师矣有朋自远方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按要求默写:(8分)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用来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语句是: 教师二次备课栏或学生学习笔记栏教师二次备课栏或学生学习笔记栏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