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309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四课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单元说明】本单元包括代表中国古典诗词高峰的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时间跨度大,风格多元。本单元话题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从“知识与能力”的纬度来说:第一,要掌握意象、意境两个概念,分清两者的关系。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境是一种情和景融合营造出的艺术境界、一种氛围。比如品析春江花月夜时,就应该抓住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意象),进而借助联想、想像,体会一种春江月夜的画意诗情。第二,学生

2、要掌握课下注释、课后链接、专题研究中涉及到的重要作家的主要作品、风格、创作手法以及历史的地位等文学常识目的为课内外的广泛涉猎和征引积贮资料从“过程与方法”的纬度来说,要掌握体会意境的方法: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在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中,置身诗境,体会诗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感受浪漫主义华丽情调第二,体会意境的方法之二在于联想、想像。学生要能有意识地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通过联想、想像,把简单、孤立的意象,进行画面的组合,体会意境,理解蕴涵的情感1、篇幅不长、意象常见、基调一致、意境浑

3、成的作品,可以引导学生将诗词中的意象联缀,通过吟诵、联想,在一个相对简约、明净的画面中去品味诗情画意。比如欣赏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时,可结合“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将诗中的落日、黄昏、明月、钟鸣之声、松径、朦胧的山树等意象进行组合,就可读出诗中的隐逸的情趣和意境。2、意象之间跳跃性大、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的作品,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诗词中的“一鳞半爪”,用想像来补充、联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再来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意象缤纷多彩,内容曲折、多变,既有天姥山的奇绝,又有仙境里云、烟、雨、山花、熊咆龙吟的奇异,更有金台、银台与日月交辉、群仙盛会的辉

4、煌流丽,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想像,才能领会全诗的浪漫主义诗境,才能理解最能抚慰诗人心灵的正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能准确的把握文章虽然流露了“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消极思想,但格调是昂扬振奋,潇洒出尘的。3、有些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一联、一句、一字之美,对这类作品,在鉴赏时我们要对这些写景的佳句多加品析,进行“炼字”“炼句”,感悟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瞬间之美、新奇之美。杜甫登岳阳楼诗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描画的意境是开阔宏丽,但五六句叙述自己的身世,显得凄凉落寞,诗境由广阔变得狭窄,作者的情绪忽然来了个极大的变化,联系作者的生平抱负,方可顿悟

5、这两句之妙还在于把“戎马关山北”的胸襟同“吴楚东南坼”两句写景之伟丽上下衬托起来,全诗的情、境就浑然一体了。4、有些以景语作结的作品,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句子的揣摩、感悟来品味意境和诗味,如夜归鹿门歌中“岩扉松径长寂寥”中的那一份孤独寂寞。第三,本单元涉及的作家、作品较多,风格各异,在学习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同是田园诗派的王维和孟浩然进行比较,把李白杜甫进行比较,把豪放派的苏轼和婉约派的姜夔进行比较,甚至还可以根据课后链接中所提供的相同题材的诗歌、相似意境的诗歌进行比较,重点比较意境的异同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的目标来说:感受诗歌的意境,还要关注作者在诗歌中流露的情感的世界,

6、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欣赏对权贵的蔑视,对壮丽山水的热爱;夜归鹿门歌感受诗境的自然恬淡,脱尽尘世烟火;登岳阳楼欣赏洞庭的壮阔景象,领会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鉴赏诗歌的意象重点2分析诗歌的抒情手法重点3鉴赏诗歌的意境重点4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重点详解】重点1:鉴赏诗歌的意象【要点解读】“意象”是指诗歌中渗透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这些物象因注入了诗人的情感而作为“意象”出现在诗作中,诗歌中对草木花果、虫鱼鸟兽以及月露风云的形象描写,往往表达出诗人的审美情怀,具有象征意义。因而鉴赏这些意象就不能停留在表层,而应更多地关注其

7、内涵。只有了解形象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才能准确地欣赏作品中具体形象的特定含意。【考向】鉴赏夜归鹿门歌中的意象【例题】夜归鹿门歌中描绘了哪些意象?创设了什么样的氛围?【答案】诗歌描绘了山寺钟鸣、渔梁渡头、江村、乘舟、鹿门、月、烟树、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幽人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抒写了归隐的情怀志趣。【解析】这是一道鉴赏诗歌意象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先仔细阅读诗歌,找出所用意象,然后总结意境,最后点明情感。【名师点睛】对意象的鉴赏是诗词鉴赏中常考的内容,在复习中,要注意积累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及其代表含义。比如,月亮代表思乡,菊花代表孤傲高洁,梅花代表坚贞不屈,松柏象征孤高正直坚强等。【对点练习】

8、(2016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11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注】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重点2:分析诗歌的抒情手法【要点解读】抒情手法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助景抒情,如触景生情、以景结情等;借助物抒情,如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助事(人)抒情,包括借古事抒情(如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今事抒情(如即事感怀、融情于事等)。【

9、考向】分析夜归鹿门歌的抒情手法【例题】夜归鹿门歌是如何表达情感的?【答案】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情感,特别是此诗后四句景色宁静、清幽,作者的心境、情思也宁静、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即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思想境界。【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抒情手法,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本题首先要考虑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借景抒情还是借事抒情抒情。【对点练习】(2016届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上第一

10、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梅花落:乐曲名。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重点3:鉴赏诗歌的意境【要点解读】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高考试题中要求鉴赏意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描述。要注意的是,诗中的景物作为“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某种意境。因而,对诗中意境的赏析,不能只停留在

11、景物的形态等外部特征上,还应揭示出其中包蕴的思想情感,此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考向】鉴赏诗歌积雨辋川庄作的意境【例题】积雨辋川庄作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答案】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空阔清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澹泊自然的心境。【解析】这是一道探究诗歌意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先概括意象,然后总结意境,最后点明情感。【名师点睛】古典诗歌常见意境有:(1)雄壮阳刚类意境,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高昂激烈,或奔放骋怀,或深沉坚毅,或悲慨刚劲;(2)内敛阴柔类意境,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瑰丽香艳,或清净静

12、谧,或清新素雅,或凄婉忧伤。【对点练习】(2016届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9题。采桑子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词的上阙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重点4: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要点解读】诗词艺术手法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

13、、结尾、过渡、照应等)。【考向】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例题】1探究夜归鹿门歌中对比的手法和效果。2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是如何进行景物描写的?【答案】1前四句中,“山寺”句以钟鸣衬托隐居地环境的清幽,而这又与争渡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三四句人“向江村”,而我却“归鹿门”,更是表现了诗人与世人的相异之处。后四句中,静态的环境描写与动态的人物描摹形成对比,比出了诗人与前贤的相通之处,表现了诗人对于先贤的仰慕之情,从而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2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白鹭飞翔,黄鹂啼鸣,一取其动态,一取其声音。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

14、“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自近而远,富有立体感;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高低和谐,极具层次感;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可谓“诗中有画”,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名师点睛】诗词写景手法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等。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虚实结合、白描等的。描写角度: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等。【对点练习】(2016届江西省高安中学、玉山县第一中学、临川区第一中学等九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

15、成下列问题。送梓州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注】梓州:李使君的赴任之地,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文翁: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曾举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境大化。首联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景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蒸藜 黄鹂露葵 海鸥B危樯 絮帽 西崦 春耕C解鞍 荠麦 窥江 俊赏D豆蔻 榆关 聒碎 凄惋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樯独夜舟(形容词,高)奉命于危难之间(形容词,危险)B犹厌言兵(动词,厌恶)夫晋,何厌之有(形容词,丑恶)C纵豆蔻词工(连词,即使)白日放歌须纵酒(动词,放纵)D山中习静观朝槿(动词,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名词,景象)3下列诗句或词句停顿不当的一项是()A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B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