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63060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2)一、基础知识目标: 1、记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2、理解:我国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难点: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方针所涉及到的国内外复杂形势。三、自主预习:1、新中国建立后,奉行 外交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就同苏联等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2、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 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

2、谈判时, 在接见其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 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在中国、印度、缅甸三国的积极倡导下,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万隆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周恩来提出的什么主张改变了万隆会议的航向?五、目标检测: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新中国建立时C.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D.万隆会议上2、万隆会议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是( )反对帝国主义 国际和平 亚非国家的发展 反对霸权主义A. B. C. D.3、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互相尊重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A. B. C. D. 4、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 )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和合作5、读图回答问题:图中会议的演讲者是谁?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演讲者为了改变这次会议的航向提出了什么方针?这次会议留给世界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什么?六、知识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