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五课滕王阁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299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五课滕王阁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五课滕王阁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五课滕王阁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五课滕王阁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五课滕王阁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五课滕王阁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五课滕王阁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五课滕王阁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滕王阁序【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积累重点实词和虚词重点2概括内容要点重点3探究作者的情感重点4景物描写的特色【重点详解】重点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要点解读】“重点实词”,从词义上看,指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凡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都应当算作考查内容的常见实词;当然,也还应当包括一些中学生尚未直接接触到的而传世名篇中却经常出现的实词。常见文言虚词指的是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考向】积累重点实词和虚词【例题】解

2、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 潦水尽而寒潭清 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 胜: 胜友如云 躬逢胜饯 胜地不常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穷: 响穷彭蠢之滨 穷睇眄于中天 穷且益坚 岂效穷途之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穷岛屿之萦回日暮途穷不忍穷竟其事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余悲之,且曰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胜: 胜友如云 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躬逢胜饯 形容词,盛大

3、的。 胜地不常 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动词,能承受、能胜任。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 动词,超过。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形容词,尽、完。穷: 响穷彭蠢之滨 副词,尽。 穷睇眄于中天 副词,尽。 穷且益坚 名词,因厄、处境艰难。 岂效穷途之哭 形容词,走到头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形容词,穷困。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和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作用的题目,文言实词的意思注意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分,如“行”本身是“道

4、路”的意思,后引申出其他的如“行走”“离开”等意思,记忆时重点以及文中的例句,答题时找相近的例句,还可结合前后文以及常用的成语进行区分,如“行”可以用成语“行将就木”确定他“将要”的意象,虚词注意记忆意义和用法,“且”要注意区分副词还是连词,副词主要是“将要”“尚且”“还”等意思,连词要注意前后的关系。【对点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分野B宇文新州之懿范 美好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刚、顿时;迅速D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宰相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雄州雾列B宾主尽东南之美C他日趋庭,叨陪鲤对D俊采星驰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5、的一项是()A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精益求精B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属予作文以记之C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既克,公问其故D宾主尽东南之美 吾妻之美我者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川泽纡其骇瞩 纡:纡回曲折。B云销雨霁 霁:雨过天晴。C俨骖 于上路 俨:整齐的样子。D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临:靠近。5对下面句中括号内的词的解说错误的是( )A(睢园)绿竹 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B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C邺水(朱华) 朱华:曹丕诗中有“朱华昌绿池”的句子D光照(临川之笔) 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6选出“尽”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A宾主

6、尽东南之美。 尽是他乡之客。B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则智者尽其谋。C潦水尽而寒潭清。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D聊乘化以归尽。 食之不能尽其才。重点2:概括内容要点【要点解读】“概括内容要点”是把文章各部分的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一般的记叙文中,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的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考向】概括内容要点【例题】滕王阁序又名秋日登洪府

7、滕王阁饯别序,请疏通文意,并根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这个题目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答案】段落内容概要第1段扣“洪府”,述宾主之美。第2-3段扣“秋日登阁”,绘山川之美。第4-5段扣“饯”,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第6-7段扣“别”,自叙遭际,叹知己难遇。【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探究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题目,首先要锁定答题范围,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本题要注意提示中的“秋日”“滕王阁”“登”“饯别”分别对应的段落,然后概括文意。【对点练习】1下列对语段的理解不正确

8、的一项是 ( )A“无路请缨”与“有怀投笔”句,表达了只能羡慕他人的遗憾和空有报国之志的感慨。B“他日趋庭”与“今兹捧袂”句,写省父和拜见阎公都是值得高兴的事。C“杨意不逢”句,借司马相如的典故感叹自己怀才不遇;“钟期既遇”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说明自己今日得遇知音,今后得志有望。D本段述说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和期望得遇知音的心情。2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 )A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悬。B关山难越,谁悲夫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能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

9、是客居异乡的人。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誓召见又是何年?D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屈原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3对下列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写自己闯入聚会,委婉含蓄、谦逊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处。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是虚写,表面上是“看”“望”,实际上是在想,此处用的是双关手法,十分巧妙。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两句含蓄地写出了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意绵绵。D“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微讥孟尝,非

10、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典故随手拈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才华横溢,能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B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一所楼阁,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畔。李元婴后封为滕王,所以此楼命名“滕王阁”。唐高宗时阎某任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王勃在赴交趾探父途中,正遇当地在此大宴宾客,于是被邀参加宴会,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C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每句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D文中用典贴切,

11、声色并陈,许多佳句都成了千百年来流传的成语。重点3:探究作者的情感【要点解读】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考向】探究作者的情感【例题】第45段书写人生感慨的句子很多,请分析下列句子各抒发的是什么情感?(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2)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北海虽赊

12、,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5)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答案】(1)怀才不遇,自我悲伤。(2)报国无门,济世无路。(3)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4)不甘沉沦。(5)坚定意志。【名师点睛】本题考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抓显情语。指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对点练习】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后面题目。滕王

13、阁诗王 勃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注释】江:赣江。帝子:指滕王。槛: 栏杆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结合诗歌首联的下句和尾联对此做简要分析。(5分)重点4:探究文章中景物描写的特色【要点解读】此文重点珠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历史沿革后。便由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写起。“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就坐落在这片吞吐万象的江南大地上。接着,作者的笔由远及近,由外景转而描绘内景。

1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舟,下临无地”、“桂殿兰宫”、“绣问”、“雏登”。“遥岑甫畅,逸兴遗飞”,王勃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一个“路出名区”的“童子”,“幸承恩于伟饯”,他为自己有机会参加宴会深感荣幸。情由景生,写景是为着抒情、景、情相互渗透,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恰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自然流畅。【考向】探究文章中景物描写的特色【例题】文章的第二、三段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试进行鉴赏。(2)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