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八课小狗包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283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八课小狗包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八课小狗包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八课小狗包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八课小狗包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八课小狗包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八课小狗包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八课小狗包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八课小狗包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小狗包弟【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标准字音助读重点2字形积累重点3文意理解重点4写人记事散文情感主题重点1:标准字音助读一、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由此可见,语音的考查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判断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一般占3分。二、近年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去掉了“常用”二字,该变化意味着考生的识字量将有所加大,虽然不会考繁、难、偏、怪字,但考查难度有可能会增加。但对现代汉语字音的考查,仍然会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次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现行

2、教材为依据。三、分省命题,许多地方的语音试题具有针对性。如2013年广东卷第一题所考的“峥”“狰”“慎”“缜”“诅”“趄”“狙” “沮 ” “诮”“梢”“峭”“辍”“拙”“绌”“啜” 等所有加点的字都是粤语方言区语音和普通话语音差异最大的字。其它地方卷也是这样,像浙江卷就针对了吴方言的特点,江西卷就针对了赣方言的特点。四 、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多为选择题,所考的都是常见常用字的音。也有的源自课本注解和课本后的附录。五、考题类型有:(1)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2)选择字音有错误的,(3)选择字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4)判断多音字有几种读音等。【考向】标准字音助读

3、【例题】标注下面的字音作揖( ) 租赁( ) 篱笆( ) 解剖( ) 堕入( ) 拍摄( ) 创伤( )纤巧( ) 忏悔( ) 琐事( )【答案】作揖(y) 租赁(ln ) 篱笆(lB) 解剖(pu) 堕入(du) 拍摄(sh) 创伤(chun)纤巧(xin) 忏悔(chn ) 琐事(su)【名师点睛】命题趋向一、试题一般为单项选择形式,大多数省区的试卷只就字音设题,题干设置不与字形、字义结合。比起以前的把字音、字形或字义相杂的考查方式,相对要简单一些。二、语音题所考汉字多见于现行初高中语文课本,其中包括课文中出现的较为生僻的汉字,如掎角之势的“掎”(j)就易误读成犄角的犄(j)。三、考查重点

4、仍是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特别是其中的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习惯误读字、难读字。四、从题型来看,近年来都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又可细分为两类:一是有拼音形式的题型,即采用给词语中加点字注音的形式;二是无拼音形式的题型,即将一些异形(或近形)同音(或近音)词语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辨别加点字读音的异同。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款(kun)待 揪(qi)回来 欠债(zhi)B呻(shn)唤 作揖(y) 浩劫(ji)C拍摄(sh) 吠(fi)叫 解剖(pu)D萧珊(shn) 叱(ch)骂 熬煎(jin)重点2:字形积累字形复习要明确考查范围、学会归类辨析,特别注意音

5、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然后再对比理解,加强记忆。复习时,注意下面几个方面:1明确范围,把握重点。高考字形题涉及的范围是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特别是语文教材后面的附录现代汉语词语表等内容。复习时重点积累形声字、多音字、形近字、音同形近、音同义近字等,同时关注难读难写字、生活中容易出错的字等。2注重积累,学会辨析。字形题的复习重在平时的积累,读书时要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对形近字要注意辨析,从词义上分析字形特点。3归类辨析,记同音字。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但形、义不同的汉字。特别是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要学会记录,对比复习。4对比理解,记形近字。有些汉字之间

6、形状相似,差别很小,而意义却有很大不同,这类字在字形辨析题中的权重很大。注意形近音异、形近音同等。【考向】字形积累【例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作揖 歉意 恶耗 款待 B厌倦 遐想 添了血迹 浩劫C租赁 虫蛀 干炼 包袱 D公寓 俱乐部 绿草如荫 消极坠落【答案】B【名师点睛】(一)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例如:(1)一愁莫展 【“筹”本义是指“竹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主要是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引申为“计策”“办法”,“一筹莫展”即一个办法

7、也想不出。】(2)不径而走 【“胫”是“小腿”,“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3)针贬时弊 【“砭”是指古代治病的石头针,“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4)誓不两立 【“势”是指情势。“势不两立”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存在。】(5)功亏一匮 【“篑”是盛土的筐。“功亏一篑”指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不能完成,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二)结构辨析法借助词语(特别是成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书写是否正确。例如(1)人情事故【“事”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2)惹事生非【“事”应改为“是”。因为“

8、惹”“生”对应,“是”“非”对应(没有“事”“非”对应的)】(3)嘻笑怒骂【“嘻”应改为“嬉”。我们可看出“笑”“怒”“骂”均为动词,从词语的结构对应的角度可判断前边不应该是可作叹词或象声词的“嘻”,而应该是可作动词的“嬉”。】(4)仗义直言【“直”应该为“执”。这个成语由两个动宾短语“仗义”和“执言”组成,而不是由一个动宾短语“仗义”、一个偏正短语“直言”组成。】正确识记汉字,有一定的方法可帮助记忆。但关键还在于平时的积累,落实在课本学习、课外阅读中,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勤查字典,建立错字摘记本,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作揖 歉意 B

9、厌倦 说谎 添了血迹C租赁 虫蛀 逆来顺受 D公寓 俱乐部 绿草如荫重点3:文意理解在浏览的过程中迅速判定文章体裁,进而根据文章体裁去把握文意。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去把握文意是众多路径中的捷径。记叙文可以根据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去把握文意;说明文可以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事物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去把握文意;议论文可以根据文章所表达的观点,采用的论据和使用的论证方法去把握文意;散文可以根据文章的“形散神聚”的特点去把握文意,小说可以根据人物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在生活环境下的性格成长去把握文意。【考向】文意理解【例题】概括段落内容。【答案】1一位艺术

10、家和狗的故事,借以带出小狗包弟故事。2小狗包弟的来历,不是主要内容,故而略述。3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突出它的伶俐可爱。惟其亲密、伶俐可爱,后惨遭厄运才显得太不合情理。此为蓄势,后面形势逆转,落差极大。4小狗包弟惨遭厄运,为后面的忏悔埋下伏笔。同时侧面描写“文革”开始后红卫兵们抄家、捉杀小狗的情形。5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这部分篇幅最长,显然作者事先想好在此充分地表达思想,前面都是为写这一部分作准备、铺垫的。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按故事进程来观照课文,可以看出课文的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包弟来历)、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文革”来临,家人恐慌)和结局(痛

11、别包弟),还有尾声(作者忏悔)。如果觉得应该强化第五部分的作用,则可以把它作为结局,那么原来的结局(痛别包弟)成为故事发展的一部分。【名师点睛】可以采取划分部分和层次的方法从结构上把握文意。比如说明文,首先搞清楚文章先说明了什么,又说明了什么,接着再说明了什么,把每一个部分的内容简要概括出来,文章的大意也就弄懂了。再如议论文,它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两大类:横式结构和纵式结构。横式结构中的总分总,总分,分总;纵式结构中的“层层深入式”、“起承转合式”等等,弄清楚议论文的结构方式,有助于快速理解文章的内容。这种从结构上把握文意的方法更适用于比较长的文章。一般来说,短文的文字量、信息量相对而言会少些,而

12、长文章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把握文意就要善于归纳,概括,整合,删繁留简,文意自见。这篇文章写我与包弟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4分)重点4:写人记事散文的情感主题写人记事的散文,亦称为记叙文。此类散文是记叙文中的两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写真景和真物的记叙文。写人记事的散文有写人和叙事之分,即一类侧重于写人,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并以此突现主题。另一类是侧重于记事,并从中发掘所叙之事的实质,这就是主题。写人记事的散文,应该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不是脱离生活,虚构的人和事。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掌握逐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即写作特点,又要将每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加以总结,进而归

13、结出其共性特征,这就是文体的共同规律。可以这样说,只有准确地把握写人记事散文的规律,方可居高临下地指导每篇此类文章的阅读。当然也可以反向地操作,即从每一个个别的篇章中,将其共同的特点加以归纳、总结,从中发现其规律。【考向】写人记事散文的情感主题【例题】概括文章作者的情感变化脉络。【答案】悲伤(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名师点睛】写人记事散文的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这指的是作者真实的情感及真实的感受。就写人记事散文而言,是对所写之人及所叙之事的真情实感。(1)真情情,指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它是针

14、对所写之人的感人的品格的抒情,此情因人而发。其中关键的是,从这个人物的行为中所显露出的品格、思想、精神都必须生动感人,令人心中为之一震。由于作者所写的人物的行为颇为动人,所以旁观者的情感会油然而生,如果对此无动于衷,反而不正常。试想,此刻作者的抒情会多么的真实。以上是写人散文中的情,记事散文中也会存在着作者情感的表达,这是在叙事过程中或者叙事之后,作者针对所叙之事的情感流露。这种情感的产生是因事而发,即所叙之事本来就能触发人们的情感,这时作者流露出的情感必然会很真实。无论是写人的散文中的抒情,还是记事散文中的抒情,它们都是对所写的人和事的感情升华,即通过抒情来强化人和事的实质,进而强化主题。抒

15、情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以其特有的方式使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即以情动人,以此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实感这是指作者从所写的人和事中得到的感受,从中领悟出某些真谛。这种感悟应该是真实、自然、可信的。真实的感受应该从人和事中引发而出,不是脱离所写的人和事而节外生枝的胡思乱想。实感,既是出之于人和事,又是对其人和事的评价,往往用议论来表达。但是这种议论必须简要,点到为止,不应该像议论文那样大段地分析议论,它是由人和事直接引发出来的,无需详尽的判断、推理,乃至分析、说理。感悟往往是以议论方式表达,其作用是用来点明主题。如果说写人记事散文中的抒情是对人和事的感情升华,那么实感,即议论则是对所写的人和事的理性升华。所谓理性,是通过简要的议论,也就是对人和事的评价来点明其实质,以此强化主题。这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