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6179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学习目标:1、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2、了解佛教传入的主要史实。3、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4、学习张骞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学习重点; 张骞出使西域学习难点: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通道,佛教的东传是外来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例证。学习方法: 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历史短剧演出法,小组竞争与合作法。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西汉时,把 成为西域。2、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3、 设立了西域都护。4、丝绸之路从 出发,

2、经过 ,越过今天的 境内,运到 ,再转运到 和 。5、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是 。6、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时期。 二、课中研讨(一)重点研讨 1、填写下列表格梳理知识: 重要人物 时间 主要事迹 结果 意义 张骞 班超 2、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在西汉时“西域”是指哪些地方?在地图上指出来吗?说说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吗?概括一下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或作用? (二)深化提高1、你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吗(最好能绘制简单图示)?那你能说说这条路为什么叫做“丝绸之路”吗?这条道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2、你知道佛教的起源吗?佛教何时传入到中国?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达标测试1、张骞出使西域的直

3、接目的是()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2、当时,西汉传入西域的技术是( )凿井技术 冶金技术 养蚕技术 丝绸A、 B、 C、 D、3、派班超出使西域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明帝 C、汉武帝 D、汉宣帝4、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 )A、秦 B、西汉 C、东汉 D、新朝5、班超出使西域和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C、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控制6、西汉和东汉时出击匈奴的分别是( )A、卫青霍去病 B、卫青、霍去病和窦固 C、张骞和班固D、霍去病和窦固7、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与之无关的是( )A、诗文辞赋 B、民间传说 C、雕塑壁画 D、丝绸之路 三、课后巩固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的交通线被称作什么? (2)它为什么叫这个名称? (3)简要说明它的出发点、所经过的地区以及终点。这条交通线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