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北山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 岳麓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6017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隆回县北山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湖南省隆回县北山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湖南省隆回县北山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湖南省隆回县北山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湖南省隆回县北山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隆回县北山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隆回县北山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 岳麓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提纲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原始社会)1、大约300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是已知人类最早的祖先。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生产的发展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过渡的根本原因。3、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划分依据:外貌特征(或体质特征);形成原因:不同自然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4、母系氏族的特点: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该亚的故事)5、父系氏族的特点: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私有财产出现;“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厄瑞斯忒的故事) 第2

2、课亚非文明古国 (奴隶社会阶段)(地域:以大河流域为中心;经济:农业文明; 政治:奴隶制专制政治)古埃及概况: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君主专制政治)都城在孟斐斯。(有人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它是法老的陵墓。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识图P8)古巴比伦王国首都是巴比伦1 概况: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地位)。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读图“汉谟拉比

3、法典石柱”P9)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概况:古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城邦。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2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四大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官吏和武士)、吠舍(农、牧业者、商人等平民)、首陀罗(奴隶)。前两个等级是统治阶级,后两个等级 是被统治阶级。内容:不同等级的人不得平起平坐,不得通婚,下一等级的人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人的职业。种姓制度的实质是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最早进入奴隶社会。1、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古代印度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巴比伦两河流域,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

4、(在P11上世界文明古国图中由东向西找出其位置来。) 2、说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都出现在大河流域; 产生国家时间较早; 都产生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对世界文化贡献大; 都以农业经济为主。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 (奴隶社会阶段) (地域:以海洋为中心;经济:工商业发达;政治:奴隶制民主政治)爱琴文明欧洲文明起源于古代希腊,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兴起)历时约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2 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1、 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2、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地位:雅典民主政治是“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之源。”3

5、、改革措施(内容):见书共3点。罗马共和国的兴衰1、兴起: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2、扩张: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的扩张与西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发生冲突,两国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结果罗马取胜。公元前2世纪中叶, 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3、罗马共和国的衰落原因: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小农的破产、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4、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各项大权,他还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中国处于汉朝,称罗马为“大秦”。)5、罗马帝国的分裂:395年,罗马帝国

6、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 (封建社会时期)日本大化改新 (东方亚洲)1、背景:内因:7世纪,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外因:受到中国隋唐先进制度的影响。(学习对象中国)2、时间:646年 3、人物:孝德天皇(年号为“大化”)4、内容: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政府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向他们收取赋税;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5、性质:是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6、意义: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是日本文

7、明形成的标志。7、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强盛的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外国长处,促进本国发展。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改革1、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尔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2、查理马特改革:时 间:8世纪前半期;核心内容:建立采邑制西欧等级制形成的基础。(土地分封是有条件的) 影响(结果):西欧逐渐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的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度。出现了“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局面。3、751年,“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西欧城市的兴起1、时间:11世纪前后 2、

8、背景: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工商业的发展。3、重要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4、1112世纪,西欧到处发生城市反对封建主,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琅城人民起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5、影响:市民阶级的产生,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向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发起猛攻,君士坦丁堡陷落,东罗马帝国灭亡。奥斯曼土耳其迁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2、16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帝国。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一、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暴力冲突: 暴力冲突一方面充满

9、了暴力,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希波战争 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出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取胜之后的雅典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这是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大规模冲突。著名战役有马拉松战役。奥运会中的马拉松比赛由此而来。1896年在雅典举行了第一届奥运会。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 影响: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开启了文化交融的希腊化时代;罗马的扩张 布匿战争后,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2世纪,罗马帝

10、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一种是和平交往: 如中印文化的西传、马可波罗来华、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古代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和一般通用的计数法,阿拉伯数字由古代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加以改进后传到欧洲的,所以欧洲人称其为阿拉伯数字。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阿拉伯人被誉为“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使者)。”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朝时(13世纪晚期)来到中国,回国后口述有马可波罗游记。该书的影响: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除介绍中国外,还讲到亚洲国家富有黄金;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丰富了人们对东方世界的想像,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二、文明交往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其作

11、用有: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加深了各地区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增大了人们活动的空间,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人们开放的心态,促进了各地区间经济的发展。三、对外交往应持的态度:主张和平交往,反对暴力冲突(战争)。四、对征服战争和反侵略战争的认识:历史上的征服战争,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反侵略战争则维护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是正义的。名不符实的概念(名词):阿拉伯数字;印第安人;文艺复兴。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简表教 派起源地创立时间创始人经 典教 义佛 教古印度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

12、金刚经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进入“极乐世界”基督教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1世纪左右耶 稣圣经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要信奉救世主耶稣,教人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7世纪初穆罕默德古兰经号召人们信仰“真主”安拉,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教民皆兄弟)佛教佛教的产生背景: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佛教的传播:公元前3世纪,印度摩揭陀国的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此后,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成为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的宗教。(佛教圣地嵩山少林寺、南岳大庙。)基督教1

13、、发展:4世纪末,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2、分裂: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3、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持。 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4、与基督教相关的节日: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另外,红十字会标志与基督教有关。伊斯兰教1、伊斯兰教的作用:这种关于一神教的宣传,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622年,穆罕默德到达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中国盛唐时期)对宗教的认识:它一定程度上能给人们一种精神寄托或鼓舞,但它所宣扬的“忍受顺从”的思想,往往也麻痹人们的

14、思想,为统治者利用。正确对待宗教和宗教活动:要尊重人们的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宗教活动必须在宗教场所开展。不得以宗教活动为名从事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活动。第7课古代科技和文化文字: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人公元前3000年左右创造的,后世通用的字母文字的源头之一。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对西亚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国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产生晚于前两种文字)。科技: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发展了机械学。文学:希腊文学成就:史诗:盲诗人荷马的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被誉为“英雄史诗”。寓言:伊索寓言汇集了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一些寓言故事。戏剧:A、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B、索福克利斯(“三大悲剧家”之一)代表作俄狄浦斯王。阿拉伯文学成就: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译一千零一夜)。建筑:麦加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的代表,是穆斯林心目中的第一圣地,是全世界伊斯兰教徒朝圣的地方。著名的麦加克尔白神庙和大马士革的奥玛雅大寺集中表现了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