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玉门油田二中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5981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玉门油田二中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甘肃省玉门油田二中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甘肃省玉门油田二中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玉门油田二中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玉门油田二中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玉门油田二中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同学们,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相信在教师的耐心教导和你的努力下,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下面给出的题目,你可以尝试着去完成,只要你看清题目要求,仔细作答,就会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的实力,沉着地动笔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中。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 )元谋人 北京人 蓝田人 山项洞人A、B、C、 D、2、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2、( )A、爆发平民大起义 B、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C、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 D少数民族攻破都城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4、右图这种文字对于研究哪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 )A、夏朝 B、商朝C、战国 D、秦朝5、掀起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 ( ) 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刘秀 D、曹操6、4世纪后期,少数名族( )族建立了前秦政权。A、匈奴 B、鲜卑 C、氐 D、羯7、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

3、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8、下列导致西晋成为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不包括: ( )A、统治集团的腐朽 B、西晋皇族连年混战C、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D、内迁各族起兵反晋座次号9、历史复习课上,教师请同学们判断具有以下特点的古代书法家应该是: ( )东晋人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A、颜真卿 B、欧阳询 C、钟繇 D、王羲之10、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C、春秋、秦、东汉、西晋、

4、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1题10分、12题10分、13题14分,14题6分,共40分)11、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10分)请回答:(1)图一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4分)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上述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结合上面两幅图片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分)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5、问题:(10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2分)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4)这两位帝王在军事上采取的共同措施是什么?(1分) (5)用一句话概括“秦皇”“汉武”的作为(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巩固边疆采

6、取了什么措施?(2分) 材料二: 材料三: 西汉疆域图 (2)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开通的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被称作“_”。它是以图中_为起点的。_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这条重要通道作出了重要贡献。处为我国汉朝时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_。(4分)(3)材料三图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1分)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1分) (4)从上述三则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3分)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1分) (5)以史为鉴,今天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材料1: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耕鱼,或火耕而水缛,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固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宋书请回答:(1)材料1反映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区的经济情况?(2分) (2)材料2反映的情况和材料1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这一变化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