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服装美构成与质量管理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850345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服装美构成与质量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精编》服装美构成与质量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精编》服装美构成与质量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精编》服装美构成与质量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精编》服装美构成与质量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服装美构成与质量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服装美构成与质量管理(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装概述 服装美构成 服装质量 服装 学习要点 学习要点 1 服装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识 衣裳 衣服 服饰和时装等 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 可以将服装分成不同的种类 2 服装的材料标准 号型标准 技术标准 使用说明标准和质量标志等 3 服装整体美的构成包括服装的造型设计 服装的色彩搭配等效果的综合体现 4 评价服装的质量必须综合考虑适应性 审美性 舒适性 卫生安全性 耐久性 经济性等因素 返回 6 1服装概述 6 1 1服装的分类 服装的基本概念 1 衣裳 指上体和下体衣装的总和 2 衣服 一般与衣裳意思相同 但在古代还包括头上戴的帽子 3 成衣 指近代出现的按一定规格 号型成批量生产的成品服装 4

2、 服装 一方面可以等同于衣服 成衣 也包括人着装后的一种状态 5 服饰 包括衣服以及衣服上的装饰 如服饰品 服饰图案等 6 时装 在服饰理论界 时装至少包含以下三个不同的概念 即mode fashion style 服装的分类 按服装的功能分类 1 礼服 指用于出访 迎宾或婚丧喜庆 参加宴会 晚会 出席庆典等各种正式礼仪活动所穿的服装 2 生活服装 指日常生活中穿用的服装 分家居服 外出服 3 工作服装 包括防护服 标志服 办公服三类 4 运动服装 运动服分竞技服装和运动便装 按品种分类 1 衣类 按着装层次可分为内衣 衬衫 外衣和大衣等 2 裤类 裤子穿着广泛的是西裤和牛仔裤 3 裙类 按穿

3、着的年龄性别分类 1 成人服 有男服 女服 中老年人服之分 2 儿童服 分婴儿服 幼童服 中童服 大童服 青少年服等 按穿着季节分类 即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穿的各种服装 按季节分为春装 秋装 冬装 夏装 按服装材料分类 1 纤维类衣服 2 皮革服装 6 1 2服装标准 材料标准 材料标准是确定服装所用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的标准 号型标准 号型标准是为适应服装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和消费者需求 而制订的服装尺寸规格标准 1 号型的定义 总体高 身高 为 号 以厘米为单位 人体的净胸围或腰围命名为 型 以厘米为单位表示 2 号型标志 例如170 88A 3 号型系列 服装的号型系列以各体中间标准体为中心 向

4、两边递增或递减组成 4 号型的应用 消费者对服装号型的选择应向接近自己总体高 净体胸围和腰围的服装号型靠档 服装的技术标准 号型规格系列 辅料规定 技术要求 等级划分 检验规定 包装标志 服装的使用说明标准 1 商标和制造单位 2 服装号型 规格 采用原料的成份 必要时还应标明特殊辅料的成份 产品的特殊使用性能 如阻燃性 防蛀 防水 防缩等 洗涤条件 包括说明能否水洗 水洗的方法 手洗或机洗 和水温 洗涤剂 碱性 中性 酸性 的选择及脱水的方法 甩干或拧干 说明能否氯漂 熨烫 说明能否熨烫 熨烫方法和温度 干洗 说明是否要干洗和干洗剂的选择 水洗后的干燥方法 洗涤和熨烫时的注意事项 穿用或使用

5、时的注意事项 贮藏条件及注意事项以及其它与使用有关的事项 服装的质量标志 1 商标 2 使用标志 3 质量记号 4 纯羊毛标志 5 条形码 6 吊牌 返回 6 2服装美构成 6 2 1服装造型 服装造型要素 1 点 如服装上的扣子 衣领 胸花 腰带卡等 2 线 线不仅能使服装适合人体 而且能进行款式变化 并能借助错视原理 修饰美化人体 3 面 面在服装中主要指由分割线划分的局部块面和由轮廓线勾划包围的整体领域 4 体 面的组合构成体 服装构成的形式法则 1 比例 指服装各部分尺寸之间的对比例系 2 平衡 平衡是指服装形态中对立的双方在感觉上质和量的相等或相抵 3 节奏 当构成要素反复 交替出现

6、 视觉上产生了动的连续的相互关系 由此获得节奏感 4 视错 人对形态的辨别基于视觉感受和经验 服装的外形结构 A型 窄肩较斜 下摆较宽 H型 腰部不缝省 T型 宽肩型 肩线较平 整体呈T字形 O型 肩部和下摆都窄小 而腰部膨松呈宽松式 整体呈椭圆型 Y型 肩型膨松耸起 袖型多为泡袖 腰部收紧贴身 下摆也较窄小 整体呈Y字型 X型 肩型膨松耸起 腰部收紧贴身 下摆宽松膨起 整体呈X型 6 2 2服装造型 色立体 所谓色立体是根据色彩三属性之间的排列组合 用旋转直角坐标的方法 组成的一个能表示所有色彩的立体模型 色彩的心理效应 1 色彩的冷暖心理效应 2 色彩的兴奋与沉静心理效应 3 色彩的轻与重

7、的心理效应 4 色彩的华丽与朴实的心理效应 6 2 3服装材料的肌理 同一材料的肌理构成 常用的肌理创造手法有打褶 缕空 拼缀 缉绣等 不同材料的搭配 如呢绒与皮革 丝绸与珠片 灯芯绒与针织罗纹布 裘皮与皮革等搭配 返回 6 3服装质量 6 3 1适应性 适应生产环境 服装适应生产环境表现为服装设计可操作性强 裁剪方法科学省料 缝纫适应机械化流水线生产 减少手工操作 工艺流程便于计算机管理 适应流通环境 服装适应流通环境表现为服装的包装方法适合现代运输贮存和陈列展销需要 适应消费环境 1 规格合体性 2 适合目的性 3 方便保养性 适应生态环境 服装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首先表现在对气候的适应性

8、服装在严寒酷暑 风霜雨雪等恶劣气候中应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适应社会环境 服装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指服装对于社会公德 人的道德规范 行为准则应具有积极意义的贡献 6 3 2审美性 服装的审美性是一种整体美 主要包括内在美 外在美和流行美 内在美 服装的内在美是指服装蕴含的文化内涵 外在美 服装的外在美是指服装的客观化美感 它主要通过造型 色彩 肌理 装饰和工艺等手段来表现 流行美 流行美也是服装审美性的重要方面 流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是指在一定时间 一定空间 为一定人群所接受认同 并互相追随模仿的新兴事物 6 3 3舒适性 触觉舒适性 服装的触觉舒适性主要反映在服装与皮肤接触时的粗糙感 瘙痒

9、感 温暖感或阴凉感等触觉感受上 6 3 3舒适性 温湿度舒适性 人类为了能在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下舒适地生活 必须要保持人体的热平衡 人体与环境之间热平衡的公式为 M 土S土R土C十B 式中 M 产热量 S 体内蓄积热量的变化 R 辐射散热量 C 对流散热量 B 蒸发散热量 运动舒适性 从服装的运动舒适性看 由于人体运动的多方向 多角度和大弯曲性 要求服装有一定的延伸性 能自由地依顺人体活动 6 3 4卫生安全性 卫生无害性 服装面料本身 无论是天然纤维 还是化学纤维 都没有发现对人体皮肤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阻燃性 阻燃性高低广泛采用氧指数度量 氧指数指当衣料点燃后在氧 氮大气中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

10、低含氧的体积百分数 各种纤维衣料的氧指数 带电性 减少服装的带电性可采用防静电处理 如对纤维表面进行亲水性单体接枝聚合 或用耐久性亲水树脂进行处理 吸水性和防污性 提高外衣的拒污性 除了正确选择面料种类外 可采用化学物质进行防污处理 使纤维表面具有拒油性 拒水性 也可进行防静电处理 防止静电吸尘 6 3 5耐久性 结构耐久性 结构耐久性包括尺寸稳定性和形态稳定性 尺寸稳定性指服装的长度 围度 厚度方面的尺寸稳定 还包括面料与里料 衬料及其他辅料尺寸的长期匹配 尺寸收缩是由于面料经向的预伸长引起的回缩 天然纤维遇水后直径的膨胀 羊毛纤维的缩线性以及面 里 衬料的收缩率差异等所导致的 尺寸伸长经常

11、发生在针织服装中 主要是由于针圈密度设计不当造成的 应在服装制作之前对服装材料进行预先整理 并对材料搭配 织物结构进行精心设计 不能把 合格尺寸 的假象转移给消费者 材质耐久性 服装面料的结实耐久性关系着服装的穿用寿命 在外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 服装面料会发生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导致面料质地变脆 褪色 起毛起球 破损 断裂等 使服装的形态 功能受到直接的影响 服装面料的耐久性取决于原料选择 纺纱 织造及后整理等工艺是否合理 服装面料的结实耐久性指标有耐磨性 耐疲劳性 撕裂强度 顶破强度 色牢度 耐洗涤性 耐光气候性等 6 3 6经济性 服装的经济性是指合理的产品寿命周期费用 产品寿命周期费用包括开发研制过程 生产制造过程 流通使用过程以及用后处置所需费用的总和 产品寿命周期费用是设计者 生产者 销售者 消费者费用的总和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