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五章之谢灵运.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850334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 第五章之谢灵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10 第五章之谢灵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10 第五章之谢灵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10 第五章之谢灵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10 第五章之谢灵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 第五章之谢灵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 第五章之谢灵运.ppt(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谢灵运 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第一节晋宋之间诗文风气的转变 第二节谢灵运与山水诗 第三节鲍照及其创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征及得失 2 鲍照在整个南朝文坛上的地位 及其创新意义 3 谢灵运山水诗 鲍照乐府诗代表作解析 南朝各体文学的发展 诗歌 元嘉 永明 宫体 骈文 对偶 用典 四六 藻饰 辞赋 咏物 抒情 宫体 小说 轶事和志怪 文学理论 文心雕龙 诗品 选本总集 文选 玉台新咏 第一节晋宋之间诗文风气的转变 一 玄言和山水二 题材的多样化三 艺术形式的发展 一 玄言和山水 宋初文咏 体有因革 庄 老 告退 而山水方滋 俪采百字之偶 争价一句之奇 情必极貌以写物 辞必穷力而

2、追新 此近世之所竞也 文心雕龙 明诗 认同者 观点1 中国文学在晋宋之际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变 这就是山水诗取代了玄言诗 观点2 元嘉时代是中国诗史的重要转型期 转型的标志就是山水诗取代了玄言诗 观点3 从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型发生在东晋末年 如何理解庄老告退 山水方滋 刘勰在 文心雕龙 明诗 中说 宋初文咏 体有因革 庄老告退 而山水方滋 据此 山水诗形成于晋宋之际基本成为后者之共识 庄老告退 所谓 庄老 既指以庄老为主的玄学思想 也指阐发玄学的玄言诗 而 告退 是与 方滋 相对应的 是一个渐进过程 是玄学的内化过程 是玄言诗的渐次消退过程 并且 告退 只是在诗歌领域表面上的淡化 而非在士人生活

3、或者整个社会思潮中的消亡 况且 庄老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已与儒 释等思想相融合 深入士人精神 不可能完全退出士人精神的载体 文学的圈子 自然山水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 山水诗的产生 与当时盛行的玄言诗和玄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时的玄学将儒家提倡的 名教 和老庄的 自然 结合在一起 引导这士大夫从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和趣味 因此在玄学的发展过程之中 山水审美的意识也在增强 山水方滋 2 玄言诗常常寓山水与玄理之中 或借山水抒情 可以说玄言诗本身也就孕育着山水诗 3 晋宋之际 随着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 山水绘画和理论也应运而生 4 早期文学作品中的山水描写以及五言诗的成熟 凡

4、此种种都为山水诗的产生做好了文学上的准备 山水方滋 沈德潜 说诗晬语 诗至于宋 性情渐隐 声色大开 诗运一转关也 南朝是中国诗歌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时期 南朝诗人更崇尚声色 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 二 题材的多样化 晋宋之际文风开始转变 到宋文帝元嘉时代 所谓 体有因革 最明显的现象是文学摆脱了形而上的思维而重新注目于日常生活 再度恢复了缘情言志的功能 文人对人生有着强烈的思想感情 追求功业 愤懑社会 书写爱情 亲情 友情 思乡等人生体验 元嘉三大家 元嘉 是南朝宋文帝的年号 此时文坛上鲍照 谢灵运 颜延之三人齐名 有 元嘉三大家 之称 就诗歌创作而言 他们的共同点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

5、但诗风差异明显 谢诗富艳精工 颜诗华美典雅 鲍诗雄恣奔放 在赋与文的创作中 谢灵运以 岭表赋 山居赋 等作品为代表 状物写景的巧似 选字修辞的清新 与其山水诗的成就互为呼应 颜延之的骈文以典丽缜密见长 用典繁博 修辞巧丽 代表作有 赭白马赋 等 鲍照以奇峭之风运妍丽之辞 代表作是 芜城赋 与 登大雷岸与妹书 三 艺术形式的发展 总的风格 密丽新巧 古拙生涩 具体来说 诗歌中的用事 排偶 声律 开始成为作家有意识追求的技巧 第三节谢灵运和山水诗 一 谢灵运的生平二 谢灵运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性格三 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其他作品 一 谢灵运的生平 385 433 谢灵运 385 433 祖籍陈郡阳夏 今河

6、南太康附近 人 名 客儿 又称 谢客 祖父谢玄 父辈谢琰 二十岁时 袭封康乐公 故世称谢康乐 三十六岁时 入宋降为康乐侯 贬为永嘉太守 今浙江温州 宋书 谢灵运传 祖玄 晋车骑将军 灵运少好学 博群书 文章之美 江左莫逮 性奢豪 车服鲜丽 衣裳器物 多改旧制 世共宗之 灵运因父祖之资 生业甚厚 奴僮既众 门生数百 凿山浚湖 功役无已 寻山陟岭 必造幽峻 岩嶂千重 莫不备尽 登蹑常著木履 上山则去前齿 下山去其后齿 宋书 谢灵运传 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 直至临海 从者数百人 临海太守王琇惊骇 谓为山贼 徐知是灵运乃安 在郡 临川 游牧 不异永嘉 为有司所纠 灵运执录望生 兴兵叛逸 遂有逆志 有司

7、又奏依法收治 太祖诏于广州行弃市刑 时元嘉十年 年四十九 谢灵运游山劈路图 谢灵运在归田之后 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 直至临海 从者数百人 临海太守王琇惊骇 疑为 山贼 徐知是灵运乃安 这是浙江台州陆路交通的首次开发 谢公屐 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 谢灵运游山时所穿 故称 事见 宋书 谢灵运传 尋山陟嶺 必造幽峻 巖嶂十重 莫不備盡 登躡常著木履 上山則去其前齒 下山去其後齒 此为浙江温州的瓯北镇 中国鞋博物馆 的相关展览 二 谢灵运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性格 渴望重振家族风流的现实政治追求乌衣之游与重振家风之希翼朱弦一拂遗音在 却是当年寂寞心走向山水 知音不遇 精神孤单谢灵运的思想之儒玄佛合流 三

8、谢灵运的山水诗 吾闻达士道 穷通顺冥数 通用朝廷来 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 与世不相遇 壮志郁不用 须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 逸韵谐奇趣 大必笼天海 细不遗草树 岂惟玩景物 亦欲摅心素 往往即事中 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 不独在章句 白居易 读谢灵运诗 登池上楼 423 潜虬媚幽姿 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 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 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 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 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 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 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 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 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 无闷征在今 公元422年 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时 在永嘉郡治永宁县 今浙江温州西

9、北 积谷山下开凿了一个水池 后人为纪念谢灵运而称其为谢公池 池畔楼曰池上楼 现存池上楼为清道光初所建 园内建筑有飞霞山馆 春草轩 十二梅花书屋 怀谢楼以及船式建筑鹤舫等 占地九亩 是晚清永嘉名胜之一 此诗作于景平元年 423 初春 首先道出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以及对谪迁海滨的不满情绪 次写久病登楼 见窗外春意盎然 再次触景生情 怀乡思亲 最后以保持节操 避世隐居来安慰自己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精心选择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象 再加上 生 变 两个动词 描绘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 对仗工整 声韵和谐 平仄相调 宋 吴可 学诗 学诗浑似学参禅 自古圆成有几联 池塘春草一句子 惊天动地至今传 元好问

10、池塘春草谢家春 万古千秋五字新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424 426 昏旦变气候 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 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 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 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 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 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 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 试用此道推 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 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 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 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 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 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 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 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 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 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 弦绝念弥敦 狖y u郄qi 谢灵运的山水诗的特色 谢灵运的山水诗特色主要表现在山水景物的成功刻画上 他

11、的山水诗 大多作于出任永嘉太守以后 这些诗 以富丽精工的语言 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 会稽 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 其主要特点有四 谢灵运的山水诗的特色 其一 极貌写物 穷力追新 其二 谢诗中景物描写是最为精采的部分 而这类描写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其三 谢灵运诗在结构上 多采用先叙出游 次写见闻 最后谈玄或发感喟 如同一篇篇旅行日记 而又拖着一条玄言佛理的尾巴 其四 谢诗语言追求选声练声 讲究丽典新声 实现了晋宋诗一大转关 其一 极貌写物 穷力追新 钟嵘评谢灵运诗 宋临川太守谢灵运 其源出于陈思 杂有景阳之体 故尚巧似 而逸荡过之 颇以繁富为累 嵘谓若人兴多才高 寓目辄书 内无玄思 外无遗物 其繁

12、富宜哉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 跻险筑幽居 披云卧石门 苔滑谁能步 葛弱岂可扪 嫋嫋秋风过 萋萋春草繁 美人游不还 佳期何由敦 芳尘凝瑶席 清醑满金罇 洞庭空波澜 桂枝徒攀翻 结念属霄汉 孤景莫与谖 俯濯石下潭 仰看条上猿 早闻夕飙急 晚见朝日暾 崖倾光难留 林深响易奔 感往虑有复 理来情无存 庶持乘日车 得以慰营魂 匪为众人说 冀与智者论 石门岩上宿 朝搴苑中兰 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 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 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致听 殊响俱清越 其二 清新自然 谢诗如芙蓉出水 诗品 颜延之条引汤语 延之尝问鲍照 己与谢灵运优劣 照曰 谢五言如初发芙蓉 自然可爱 君诗如铺锦列绣

13、亦雕缋满眼 延年终身病之 南史 颜延之传 谢客吐言天拔 出于自然 时有不拘 是其糟粕 梁书 卷四十九 萧纲 与湘东王书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朝旦发阳崖 景落憩阴峰 舍舟眺迥渚 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 环洲亦玲珑 俛视乔木杪 仰聆大壑灇 石横水分流 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 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 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 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 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 但恨莫与同 孤游非情叹 赏废理谁通 其三 玄言尾巴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 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 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 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 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 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 举目眺岖嵌 初景草绪风 新阳改故阴

14、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 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 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 无闷征在今 其四 丽典新声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 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 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 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 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 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 愉悦偃东扉 虑淡物自轻 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 试用此道推 综上 谢灵运的山水诗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 他以自然山水为独立的描写对象 力求形似逼真 为刘宋诗坛开启了清新自然的诗风 其次 从艺术表现上 谢诗善于抓住景物特征 进行精雕细刻 有些佳篇做到以景为主情景交融 更多的留下 名章迥句 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次 有些山水诗通常采取 记

15、出游 写景物 抒玄理 的三段式结构 单一而少变化 前后两部分往往枯燥乏味 中间的写景部分往往最为精采 是全诗最有价值的部分 最后 谢诗语言追求选声练声 讲究丽典新声 实现了晋宋诗一大转关 具有 俪采百字之偶 争价一句之奇 情必极貌以写物 辞必穷力而追新 的艺术特点 谢诗之不足 首先 玄言尾巴 这必然有损山水诗恬淡自然的意境 其次 用典过多 有时给读者以艰涩之感 失掉了诗歌所应有的谐畅之情味 第三 过分追求精致 有时难免露出斧凿之痕 往往有句无篇 第四 精英意识 内容单薄 远离现实 感情压抑而平缓 谢灵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谢灵运扭转了玄言诗风 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位诗人 他开辟了诗歌表现的新

16、领域 当时和后世的不少诗人如谢惠连 谢庄 汤惠休 谢朓 唐代的王维 孟浩然 李白等都曾受过他的深刻影响 四 山水诗外其他作品 山水诗以外 谢灵运还写过一些咏怀诗和赠答诗 其中有些不乏真情实感的流露 如 杨柳行 其一和 白云岩下经行田 都以沉痛 愤激的笔触写农民的痛苦生活 酬从弟惠连 五首表现他与谢惠连之间的真挚情谊 均有较强的情感力量 他还学习乐府民歌 写过像 东阳溪中赠答 二首那样的爱情小诗 也隽永可诵 并起了某种开风气的作用 第四节陶 谢比较与晋宋诗运转关 一 陶谢比较之可行性 一 时代相同 声誉相近 二 田园 山水同中有别 三 诗歌风格同中见异 四 陶谢并提已成传统 二 人生思想比较 世族社会与门第观念新生门户婉曲VS心华丽家族精英种陶渊明的用世之心与谢灵运的心灵重荷四十无闻不足畏VS芝兰玉树生阶庭陶渊明的人生转关与谢灵运的难脱执迷贫富交战终道胜VS侵官扰民触雷区陶渊明的诗意止泊与谢灵运的悲剧谢幕托身得所不违心VS狂妄致祸天才殒 三 陶 谢自然观比较 陶渊明 新自然观 一生心寓 形影神 田园生活任自然渊明 自然 有超越谢灵运 天才自然观 倡言顿悟谢客才天才自然有断裂 陶 谢自然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