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ISO14001质量认证导入培训课程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849129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ISO14001质量认证导入培训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精编》ISO14001质量认证导入培训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精编》ISO14001质量认证导入培训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精编》ISO14001质量认证导入培训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精编》ISO14001质量认证导入培训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ISO14001质量认证导入培训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ISO14001质量认证导入培训课程(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课 题题 纲纲 要要 一 ISO 组织机构 二 ISO14000 产生的历史 三 困扰人类的八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四 ISO14000 系列标准 五 企业导入 ISO14001 的意义 六 ISO14000 咨询工作流程及内容 七 初始环境评审 八 法律法规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中的作用 九 ISO14000 认证流程 第一章第一章 ISOISO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 1 1 ISOISO 是什么是什么 ISO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名称的英文缩写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 由多国联合组成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机构

2、到目前为止 ISO 有正式成员国 120 多个 我国是其中之一 每一个成员国 均有一个国际标准化机构与 ISO 相对应 国际标准化组织 1946 年成立于瑞士日内瓦 负责制定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国 际标准 以推进国际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加强国际间经济 合作 ISO 的技术工作是通过技术委员会 简称 TC 来进行的 根据工作需要 每个技术委员会可以设若干分委员会 SC TC 和 SC 下面还可设立若干工作组 WG ISO 技术工作的成 果是正式出版的国际标准 即 ISO 标准 ISO 制定的标准推荐给世界各国采用 而非强制性标准 但是由于 ISO 颁布的标准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指导性 和通

3、用性 对世界标准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各国 都非常重视 ISO 标准 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 有影响的工业部 门及有关方面都十分重视在 ISO 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参加技 术委员会 分委员会及工作小组的活动积极参与 ISO 标准制定 工作 目前 ISO 的 200 多个技术委员会正在不断地制定新的产 品 工艺及管理方面的标准 2 2 ISO TC207ISO TC207 是个什么组织 是个什么组织 ISO TC207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 1993 年 6 月成立的一个技 术委员会 专门负责制定环境管理方面的国际标准 即 ISO14000 系列标准 其编号为 TC207 即 ISO TC20

4、7 环境管理 技术委员会 它包括 6 个分技术委员会 SC 和一个特别工作 组 WG1 SC1 环境管理系统标准 英国为分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国 SC2 环境审核 荷兰为分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国 SC3 环境标志 澳大利亚为分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国 SC4 环境行为评价 美国为分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国 SC5 生命周期评估 法国为分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国 SC6 术语和定义 挪威为分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国 WG1 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 德国为特别工作组所在国 WG2 可持续的森林 TC207TC207 至至 20102010 年止的三个工作阶段年止的三个工作阶段 基础 术语 定义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审核 环境标志 环

5、境行为评价 生命周期分析 近期工作任务主要是制 定 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 环境风险评估 紧急计划和准备 现场补救 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行为报告 中期工作计划 环境设计 产品中的环境指标 废物管理 资源管理 远期工作方向 保护管理 但是它不包括下列类型标准的制定 污染物测试方法 污染物排放限值 环境和质量标准 ISO TC207 的成立一方面表现了世界性关注环境保护的倾 向 另一方面也预示着环境管理逐步走向标准化 规范化和国 际化 第二章第二章 ISOISO 产生的历史产生的历史 由于公害事件不断发生 全球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越来 越多的人感觉到自己是处在一种不安全 不健康的环境中 自 20 世纪

6、 60 年代以来 在全球逐渐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 的群众性反污染反公害的 环境运动 历史上规模最大 影响最广的一次环境保护方面的群众性 运动是 1970 年 4 月 22 日在美国举行的 地球日 游行活动 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 斯德哥尔摩会议斯德哥尔摩会议 1972 年 6 月 5 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在瑞典首都斯 德哥尔摩召开 共有 113 个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的 1300 多名 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也派出庞大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出席 会议的代表 广泛研讨并总结了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理论和现 实问题 制定了对策的措施 提出了 只有一个地球 的口号 并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

7、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造福全体人民 造福了孙后代而共同努力 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 环境的会议 也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 议 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 一个里程碑 这次会议对推动全世界各国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 当年联合国大 会作出决议 把 6 月 5 日定为 世界环境日 在本次会议上 所产生的杰出成果是大会通过的 人类环 境宣言 考虑到需要取得共同的看法和制定共同的原则以鼓舞和 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 这次会议通过了著 名的 人类环境宣言 人类环境宣言 强调指出 保护和 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

8、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 要问题 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人类环境宣言 警告说 在现代 人类改造其环境的能力 如果明智地加以使用的话 就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开发的利益 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 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地使用 这种能 力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人类环境宣 言 还向世界呼吁 为了在自然界里取得自由 人类必须利 用知识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 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 为了这一 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 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紧迫 的目标 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 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 人类环境宣言 规 定在保护和改善人

9、类环境保护方面所应采用的共同观点和共同 原则 成为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总宣言 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法的重要根据和国际环境保护的重要指 导原则 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 里约热内卢会议里约热内卢会议 自从 1972 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以来 人类为保护 唯一的地球 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 是 事实却告诉我们 人类还没有完全懂得 只有一个地球 的真正涵义 其行动过于缓慢 乃至赶不上环境不断恶化的速 度 全球性的环境恶化仍然有增无减 这一轮环境问题不仅是 小范围 如城市 河流 农田等 的环境污染问题 而且是大 范围的乃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不

10、仅对某个国家 某个地区造 成危害 而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环境造成危害 无论 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环境恶化都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 峻挑战 为此 1989 年 12 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决定 1992 年 6 月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卢举行一次环境问题的首脑会议 以 纪念 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 20 周年 并 为发展中 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在相互需要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奠定全球 伙伴关系的基础 以确定地球的未来 1992 年 6 月 3 14 日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 热卢举行 183 个国家的代表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

11、 70 个 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102 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 我国也派出了由总 理率团的代表团出席 这次会议是 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 议之后举行的讨论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最高级别的一次会议 这次会议不仅筹备时间最长 而且规模也最大 堪称是人类环 境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盛会 会议期间 许多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政府代表团 国际 组织代表 民间机构人士和新闻记者广泛探讨了诸如 大气污 染加剧 酸雨范围扩大 淡水资源短缺 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扩 展 森林资源遭到破坏 野生动植物物种锐减 臭氧层耗损 危险废物扩散和全球变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对人类 生存与发展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12、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处于贫穷和 环境恶化的双重困境 会议上 高消费 高污染 的传统发 展模式受到普遍批判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 走持续发 展的路 在为与会各国的共识和会议基调 正如大会秘书长斯 特朗所指出的 环境和发展相协调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带 给人类的 最好希望 这次会议的召开 标志着人类对环境 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是环境保护思想的又一次 革命 该次大会通过了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和 21 世纪议程 两个纳纲领性文件以及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签署了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和 生物多样性公约 这些文件充分 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 反映了关于环境与 发展领域合作的

13、全球共识和最级别的政治承诺 环境保护的第三个里程碑环境保护的第三个里程碑 ISO14000 族标准的诞生族标准的诞生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许多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一直试 图制定一些国际通用的标准 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功 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筹备过程中 这一想法被不断提及 并逐渐酝酿成熟 在 1992 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与 会代表强调了商业界和企业界在环境管理方面需要帮助的意愿 希望能够制定出可以测量环境行为促进环境绩效的方法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 运而生的 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以后 国际标准化组织 即 ISO 为 满足这一需求

14、开始涉足环境管理领域 从 1992 年的 联合国 环境与发展大会 结束起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于 1993 年 6 月成立了 ISO TC207 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 正式开展环境 管理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 以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 的活动 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 支持全球的环境保护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经过四年的努力 终于在 1996 年 9 月和 10 月 正式发布了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中最早成熟的 5 个标准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是国际环境保护大趋势下 的产物 是环境保护发展至今政府环境要求与市场环境需要相 结合的结果 体现了最新的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保护发展的新 动态

15、 是国家宏观环境保护向企业微调管理的渗入 是企业发 展 走向国际市场 适应国际绿色消费浪潮所必须 虽然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在形式上只是一个自愿执行 的标准 但它以其广泛的内涵和普遍的适用性在国际上引起了 极大的反应 将给世界贸易和国际环境保护运动带来深远的影 响 第三章第三章 困扰人类的八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困扰人类的八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1 全球性的气候变暖 全球性的气候变暖 一些科学观测表明 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在增加 1975 年之前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基本维持在 280 10 6 工 业革命后 随着人类活动 特别是消耗的化石燃料 煤炭 石 油等 的不断增长和森林植被

16、的大量破坏 人为排放的二氧化 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长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上升 每 年约上升 1 8 10 6 0 4 到目前已上升到近 360 10 6 从 测量结果来看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部分约等于人为排放量 的一半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 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 0 3 0 6 全球海平面上升了 10 25 厘米 许多学者的预测 表明 到 21 世纪中叶 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若不发生根本变 化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达到 560 10 6 全球平均温度 可能上升 1 5 4 近年来 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 厄 尔尼诺现象也频繁发生 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展 中国家抗灾能力弱 受害最为严重 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于难 1995 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 500 多人死亡 1993 年美国一场飓 风就造成 400 亿美元的损失 2 2 臭氧层的耗竭与破坏 臭氧层的耗竭与破坏 大气中臭氧含量仅一亿分之一 但在离地面 20 30 公里的 平流层中 存在着臭氧层 其中臭氧的含量占这一高度空气总 量的十万分之一 臭氧层的臭氧含量虽然极其微少 却具有非 常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