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ISO14001:2004基本知识与环境管理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84910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ISO14001:2004基本知识与环境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编》ISO14001:2004基本知识与环境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编》ISO14001:2004基本知识与环境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编》ISO14001:2004基本知识与环境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编》ISO14001:2004基本知识与环境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ISO14001:2004基本知识与环境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ISO14001:2004基本知识与环境管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SO14001 2004基本知識 什么是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 ISO是國際標準化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 的簡稱 是由各國標準化團體 ISO成員團體 組成的世界性聯合會 負責制定國際標準 目前有成員國已超過110多個 中國也是成員國之一 ISO14000是ISO TC207負責制定和推出的管理性系列標準 環境管理系列標準 該系列標準共有100個標準號 目前己有6個標準於1996年9月 10月和1997年6月正式頒佈 即 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 規範及使用指南 ISO14004環境管理體系 原理 體系和支援技術通用

2、指南 ISO14010環境審核指南 通用原則 ISO14011環境管理審核 審核程式 環境管理體系審核 ISO14012環境管理審核指南 環境管理審核員的資格要求 ISO14040生命周期評估 原則和框架2 在ISO14000系列標準中 ISO14001是企業建立環境管理體系以及審核認證的最根本的準則 是ISO14001系列標準的基礎 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由環境方針 規劃 實施與運行 檢查和糾正 管理評審等5個部分的17個要素構成 通過這些要素有機結合和有效運行 使組織的環境行爲得到持續的改進 目前 國際 國內所進行的ISO14000認證是指對企業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 企業取得的是ISO

3、14001認證證書 3 18世紀的工業革命 促進了城市的發展 科學技術的進步 人類的生活水平的飛速提高 這些給人類帶來無限希望和欣喜 當人類還陶醉在工業革命的偉大勝利時 生態破壞和污染問題也在不斷深入和急劇蔓延 終於形式了大面積乃至全球性公害 在這一背景下 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瞭解情況ISO14001 2004族標準 4 ISO14001 2004 環境管理體系 規範及使用指南 是ISO14000系列標準中的主體標準 也是我們公司推行ISO14001的主體依據 它規定了組織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要求 明確了環境管理體系的諸要素 根據組織確定的環境方針目標 活動性質和運行條件把本標準的所有要求納入組織

4、的環境管理體系中 當前世界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氣候變化 溫室效應 全球變暖與海平面上升 臭氣層破壞能源和資源危機酸雨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損失海洋污染和水污染有害廢物擴散城市環境問題 21世紀人類生存面臨的八大挑戰 森林面積銳減土地嚴重沙化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淡水資源日益枯竭 溫室效應 造成全球氣候的嚴重失常防紫外線輻射的臭氣層遭到破壞酸雨頻繁危害化學廢物排放劇增 企業爲什麽要實施ISO14001標準 外部動機來自政府的壓力社區居民的壓力市場的壓力 也是主要動力內部效益增強環境意識 促進企業減少污染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掌握環境狀況 節能降耗 降低成本有利於企業良性和長期發展提高企業信譽 增加市場競爭力

5、 企業推廣ISO14000的優勢 破除環保貿易堡壘 拓展國際市場改革工藝設備 實現節能降耗善盡環保文務 提升企業形象與執法單位建立良好的關係資源回收再利用 提高獲利空間改進産品性能 製造 綠色産品 減少環境風險 實現企業永續經營 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基本模式 4 4實施與運行4 41組織架構及職責4 4 2培訓 意識及能力4 4 3資訊交流4 4 4文件4 4 5文件控制4 4 6運行控制4 4 7應急準備及回應 範圍引用標準定義環境管理體系要求4 1總要求4 2環境方針4 3規劃4 31環境因素4 3 2法規及其它要求4 3 3目標及指標 環境管理方案 ISO14001通過螺旋迴圈

6、上升 遵循PDCA管理迴圈 來保持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提高 主要條文如下 4 5檢查及糾正措施4 5 1監測及測量4 5 2守法性評價4 5 3不符合 糾正和預防措施4 5 4記錄控制4 5 5內部審核4 6管理評審 ISO14001標準主要具有如下特點 以市場驅動爲前提 是自願性標準 強調對有關法律 法規的持續符合性 沒有絕對環境行爲的要求 強調污染預防和持續改進 標準強調的是管理體系 特別注重體系的完整性 廣泛適用性 第一章環境方針 環境方針的含義 由最高管理者就環境績效正式表述的總體意圖和方向 制定環境方針所應遵循的原則 a 適合於組織活動 産品和服務的性質 規模和環境影響 b 包括對持續改

7、進和污染預防的承諾 c 包括對遵守與其環境因素有關的適用法律法規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諾 d 提供建立和評審環境目標和指標的框架 e 形成文件 付諸實施 並予以保持 f 傳達到所有爲組織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員 g 可爲公衆所獲取 為了響應全球環境保護運動 本公司將在所有的管理活動中引入環境保護 綠色製造的概念 在環境管理方面努力符合顧客 市場 政府等相關方要求和法律法規要求 為達到環境保護 綠色製造和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本公司將持續地 1 不斷改進工藝流程 致力於污染預防 廢棄物回收及危險化學品等的有效控制 將本公司對環境的影響減至最小 2 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合作 確保及時瞭解 更新和符合環境法律法

8、規要求 3 節約能源和資源 促進清潔生產 4 積極推廣環保理念 提高員工及相關方的環境意識 5 科學策劃 定期評審環境目標 指標和管理方案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促進環境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本公司將徹底執行上述原則 並教育員工 使其瞭解並採取有效行動 積極投入到環境保護的工作之中 本公司亦將通過適當的媒體和方式向公眾公佈上述原則 第一章環境方針 偉志環境方針 第二章環境因素 詳見 環境因素識別控制程式 要求各崗位人員必須熟悉本崗位會産生的一般環境因素及重要環境因素及如何控制 第三章環境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我司適用的法律法規 具體內容參考 環境法律法規清單 要求 瞭解基本的適用環境法律法規及相關要求就

9、可以 第四章目標 指標及方案 環境目標 條文4 3 3 組織依據環境方針規定自已所要實現的總體環境目的 如可行應予以量化 管理目標是依據環境方針制定的 是組織期望實現的總體環境目的 例如 公司用電 用水 用紙 不良率量逐年下降 環境指標 條文4 3 3 直接來自管理目標 或爲實現環境目標所需規定並滿足的具體的環境表現 行爲 要求 它們可適用於組織或其局部 如可行應予量化 例如 公司2003年比2002年用電量降低0 3 用水量降低0 4 用紙量降低0 4 廢品率降低0 5 組織不僅應依據管理目標確定管理指標 對整個組織的環境績效作出具體規定和時限要求 以確保在規定時間內環境目標的實現 還應將指

10、標分解落實到相關層次直至相關崗位或人員 管理方案 條文4 3 4 組織應制定並保持一個或多個旨在實現環境目標和指標的環境管理方案 其中應包括 規定組織的每一有關職能和層次實現環境目標和指標的職責 實現目標和指標的職責方法和時間表 例如 公司用紙量管理方案 紙張應雙面複印 批量大的應申請到外印刷不應用A4紙複印 因A4紙張費用較高 根據2002年用紙量的統計 現制訂2003年比2002年用紙量降低0 4 由行政部負責管理 要求 全廠人員必須瞭解環境方針及個人的行爲如何能支援到公司的環境方針和環境目標 指標 全體幹部人員必須熟悉公司的環境方針 環境目標 指標 管理方案的具體內容 有關消防的基礎知識

11、 發生火災等自然災害時 爲盡可能避免人員傷亡 減少損失 使處於災情之中的人員儘快撤離現場 阻止災情漫延 制定消防方案如下 火警信號聽到信號後 不要驚慌 廠區 宿舍區 所有人員立即疏散 報警方法公司任何人員發現有火災發生或有火災發生的可能時 要急告知保安人員或組長 情況允許時 當時間緊迫 火災已發生 處於緊急關頭時 要及時按動火警按鈕 擊碎報警器玻璃 發出報警信號 疏散有火災發生時 聽到信號後不要驚慌 廠區內的人員疏散可在各部門經理 車間組長的統一指揮下進行 由安全門出入 撤離到安全地 並集合點名 宿舍區人員疏散在有關人員統一指揮下進行 每層樓的人員在宿舍長的帶領下 由左右樓梯撤離 疏散時每人帶

12、上用水浸濕的毛巾或衣服 遇火災發生時在場的所有人員都有權力和義務去打開安全門 發生火警時 絕對不能用電梯逃生 呼救當火勢較猛 已堵塞各安全通道 人員無法撤離時 應該統一集中至逆風 火勢較弱的偏僻角落 進行呼救待消防人員來援救 情況處置當已有火災發生時 要將情況迅速報告公司領導 並立即報公安消防機關處理 火警報警電話爲 119 同時由公司領導負責組織指揮 保安員擔任消防員 進行滅火 解救現場人員 注 具體的消防基礎知識 消防設施的使用如 滅火器 消防沙 消防栓 逃生圖 安全出口等 由各部門的主管請保安課的相關人員給予培訓 要求 全體人員必須知道如何使用基本的消防器材 如 滅火器 消防沙 消防栓

13、的使用方法 逃生路線及相關標示 要求全體人員瞭解出現火情時的正確應對方式 廢棄物的分類和處理 在我們的生産生活中每天都會産生大量的廢棄物 如果處理不當 將會造成大氣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也影響市容衛生 傳播疾病 危害人體健康 甚至導致死亡 近年來 我國固體廢物污染日趨嚴重 1997年 工業固體廢物産生量度10 6億噸 其中危險廢物爲1077萬噸 因此 對環境的治理 對廢棄物的合理處理刻不容緩 廢棄物的概念及分類1 廢棄物 指公司生産 辦公或進行其他活動所産生的污染環境的物質 根據廢棄物的性質和實際狀況 將廢棄物分爲危險廢棄物 可回收廢棄物 不可回收廢棄物三大類 2 危險廢棄物 指對周邊環境或

14、人體安全健康有害的劇毒 易爆 輻射 放射 感染性的廢棄物質 如電池 硫酸 裝硫酸的廢桶等 3 可回收廢棄物 因公司生産活動而産生的非危險的廢棄物 且可重復利用或可有利用價值的物質 如包裝紙箱 紙盒等 4 不可回收廢棄物 它不屬於危險廢棄物 指因公司日常活動 辦公 生活等 所産生的沒有再利用價值的廢棄物 如 廢文具等 處理措施1 管理部負責公司廢棄物處理的全體監督和對外部各方的協調 其他各部門明確自己的職責 2 暫時放置場所標識在簡單易行的前提下 部門自行認定廢棄物暫放置場所 並按照分類明確標識 使人一目了然 以下爲一般原則供參考 1 同一場所廢棄物箱設置數量應以不影響工作的方便性爲宜 2 大量

15、同類廢棄物産生場所應設專門廢棄物放置箱 3 種類數量少的廢棄物産生場所 暫將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廢棄物分開 在公司統一設置的廢棄物暫置場所投放時再按分類進行投放 3 投放各部門可將廢棄物暫時投放在公司統一設置的廢棄物統一暫置場所 廢棄物投放時 應按照分類進行準確投放 防止混放 飛揚和異味産生 廢棄物統一暫置場所的廢棄物由管理部清潔人員每日運送至公司指定垃圾場或廢化學品倉 4 廢棄物放置場所應經常整理 整頓 清潔 清掃 防止異味 蒼蠅 蚊子産生 5 危險廢物交由行政處理時應登記其數量以控制 危險廢棄物的轉移 要求 全體人員必須知道三類垃圾的分類概念和分類投放方式及處理程式 並要瞭解存放要求 以避免

16、産生二次污染 緊急應變及回應 颱風應急措施 衆所周知 人類的主要氣象災害有颱風 洪澇 暴雨和寒潮 而颱風是排頭第一位 其危害當然是首當其衝 颱風的概念颱風 西北太平洋上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或以上 颶風 東北太平洋和大西洋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或以上 颱風的危害颱風是最具破壞力的天氣現象之一 據統計 全球每年發生這種強熱帶氣旋80 100個 中國是世界上受颱風襲擊次數最多的 也是世界上颱風災害最爲深重的國家之一 颱風災害是由颱風帶來的狂風 暴潮和特大暴雨引起的 有的颱風還攜帶了颶線和龍卷 海上巨輪 不論噸位大小 猶如玩具一樣被狂風和滔天海浪抛來抛去 甚至攔腰打斷 其中夾雜著特大暴雨 引起泥石流和山洪爆發 山體滑坡 甚至整個村寨活埋 更爲嚴重的是河堤決口 水庫崩潰 洪水一瀉 下面看一份材料 1990年第十二號颱風 從8月20日至22日 前後三次登陸福建 使福建全省連降暴雨 沿海一帶泛濫成災 全省大小河流都超過警戒水位和危險水位 大中型水庫全部溢洪 造成全省13萬公頃農田被淹 9000多處水利工程被洪水沖毀 5000多間民房在暴雨中倒塌 44人在風災水災中死亡 受災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