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维西县城乡商业网点总体规划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84730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4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维西县城乡商业网点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精编》维西县城乡商业网点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精编》维西县城乡商业网点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精编》维西县城乡商业网点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精编》维西县城乡商业网点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维西县城乡商业网点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维西县城乡商业网点总体规划(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西县城乡商业网点规划说 明 书(20082025)中国西部规划研究院2008年7月第一章 规划背景一、编制背景在加快城乡商业网点建设的新形势下,国家对商业网点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1. 加快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法规是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依据,各城乡要因地制宜,将条例起草与商业网点设置规划、建立项目听证审议制度通盘考虑,通过立法予以正式确认并公布于众。2. 充分发挥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实行听证制度,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广泛实行听证制度可有效地保证政府的决策科学可靠,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更有利地促进宏观调控措施到位,有利于减少听证审批程序和环节,提高效率。3. 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

2、高水平的商业规划资讯系统。要研究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和技术来加强商业规划管理,通过开发集数据获取、管理、分析处理、模拟和可视化表达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系统,定期公布商业网点信息,科学指导投资者布点,对商业网点实施动态管理,在为政府准确掌握商业状况和重大项目审批提高准确的科学依据的同时,使商业网点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4. 将城乡商业网点规划作为审核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重要依据。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严格遵循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对内资与外商开设的大型商业网点必须一视同仁。根据我国有关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有关规定,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必须符合所在地区的商业网点规划。二、规划编制的必要性(一)城乡商业网点

3、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和实施效果的好坏决定了城乡未来商业网点布局的优劣,同时影响着城乡总体建设和城乡商业发展的水平。当前是我国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的重要时期,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商业网点规划,作为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府对城乡商业的宏观调控,满足城乡现代化的总体发展要求。(二)商业网点规划是国家对商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目前城乡商业网点设施存在突出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在主城区、商业区的大中型商业设施出现阶段性饱和,业态雷同且过于集中;在乡镇上,商业设施缺乏,商品档次偏低,不能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商业网点规划来指导城乡商业的

4、布局建设,能避免商业网点开发建设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通过商业网点规划布局来进行有效的宏观控制也是现代商业管理的主要标志之一。(三)加强对城乡商业网点建设的宏观调控势在必行随着城乡建设力度的加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商业网点建设呈现出无序发展,重复建设的情况。虽然商业网点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有效供给,方便群众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缺乏总量调控和布局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因而进行有效调控和合理引导,制止重复建设,是当务之急。第二章 维西县城乡商业网点现状及问题分析一、维西县概况(一)历史沿革维西县境内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县境内即有人类生产生

5、活。汉代即已在国家版图之内。元至元十四年(1227年),于罗寰间置临西县,为县境设制的最早记载。清雍正六年(1728年),首任通判到维西,选定宝华山麓建筑土城一座,是为治所(今县城所在地保和镇),开始了县城建设的历史。1949年5月12日,维西县城起义解放,建立了维西县临时人民政权。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维西县人民政府亦于当日诞生,隶属于滇西北人民专员公署。1950年后,改设维西专区,维西隶属于维西专员公署领导。1957年9月13日,维西与中甸、德钦共同组成了迪庆藏族自治州。1985年6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维西县成立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于同年10月13日成立,仍隶属于迪

6、庆藏族自治州。(二)地理位置维西县位于东经98549934,北纬26532802,在云南省西北隅,迪庆州西南部,距省会昆明737公里,距州府香格里拉336公里。东与香格里拉县隔江相望,东南与玉龙县接壤,南与兰坪县相连,西与贡山、福贡两县为邻,北接德钦县境,是“三江”并流的黄金腹地。(三)自然条件1.地质维西位于三江区及扬子区的接壤地带,原为古特提斯深海的古地槽地质上的活动区。自三叠纪印支期,金沙江以东洋盆继续向西俯冲,澜沧江西洋盆向东俯冲,两者间引力运动使维西地质板块发展成活动岛弧带。燕山期卡尼克期末地壳运动后,雪龙山以东一直处于隆起状态。古新世以后,印巴板块和欧亚板块强烈碰撞,古特提斯深海最

7、终闭合,产生新世纪造山运动,维西地域群山和深谷发育为区内有若干深大断裂和逆冲断层的动力地质带。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褶皱断裂发育,地层变质较深,沉积分区明显。2.地形地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的云岭、碧罗雪山亚高山带,境内群山绵亘,林茂谷深,江河纵横,资源丰富,素有“药材之乡”、“杜鹃花园”的美誉,是一颗镶嵌在横断山中的绿宝石。全境地势变化较大,南部高北部低,处横断山脉中段。属滇西北高山经向类型,平行岭谷地貌。平均海拨2340米,其中最高海拔4880米,最低海拔1486米,境内重峦叠嶂、余脉支离、沟壑纵横、峡谷幽深。地貌类型复杂,有高山、河谷、山间小盆地和高山褶断。维西县域群山和

8、深谷为有若干深大断裂和逆冲断层的动力地质带,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加上岩浆侵入运动频繁,火山喷发比较强烈,地质变质较深,沉积分区明显。3.气候条件维西大气候区域属西藏华西类康滇区的亚热温带季风高原山地气候,立体气候突出。温度随海拨高度的增加按0.25/100米的逆减率降低,县城驻地平均气温11.4,最低气温-8.9,最高气温31.7 。年平均无霜期196天,霜期169天。平均年降水量951.5毫米,相对湿度76%。4.水文维西东濒金沙江,西有澜沧江纵贯全境,溪涧河流众多。境内澜沧江水系集水面积385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2.7%;金沙江水系集水面积80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3%。境内有

9、山溪、河流763条,分别注入两江。其中汇集成两条最大的分支干流为永春河、腊普河。腊普河干流发源于永春乡云岭山脉栗地坪腹地,往北流向,至柯那村与柯公河汇合,右转东流,全流程76公里,汇集山溪100余条,在塔城乡其宗小河口村东南角注入金沙江。还有其宗响水涌泉平均径流量1.5立方米/秒,喷露出陆面流程500米注入金沙江。永春河干流发源于云岭山脉栗地坪腹地,往南流至拖枝村西与庆福河汇合转向西北面,全流程57公里,沿途汇集山溪80余条,由白济汛河江桥汇入澜沧江。(四)维西县人口与经济2002年以前,全县共设九乡一镇,分别为保和镇、永春乡、攀天阁乡、白济汛乡、中路乡、维登乡、巴迪乡、叶枝乡、康普乡、塔城乡

10、。2002年10月撤销原叶枝乡、塔城乡,设立并更名为叶枝镇、塔城镇,即有七乡三镇。全县居住着傈僳、纳西、藏、汉、白等20多种民族,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5.45%。辖区人口:到2007年底,维西县下设有3个建制镇、7个乡、统辖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9个村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149717人,非农业人口12631人。县域总国土面积4661平方公里。2007年全县工业整体效益大幅度提高,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7059万元,比上增长43.1%。第三产业日趋活跃。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亿元,年均增长19%;以旅游为主的特色旅游加快发展,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年均增长5

11、3%;建成农村放心商店58个,第三产业业态正逐步提升。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蔬菜、珍稀食用菌和优质中草药种植等农产品优势明显。(五)区域经济联系维西县所在的迪庆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的青藏高原南延地段,从云南省城镇体系的地位来看,迪庆州属于中圈层中,依托大理、丽江向川西和藏东南等康藏地区辐射。迪庆历史上是西南“茶马古道”的要冲,是东部藏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转站,是云南省进出西藏的咽喉。在云南省提出的陆路“国际大通道”框架“三纵三横、九大通道”的高等级公路网中,迪庆处于重要地位,是云南省通向四川、西藏,乃至南亚的重要通道。在相关媒体

12、提出的“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文化圈”中,迪庆处于大香格里拉区中的核心位置。在大香格里拉区域中,滇、川、藏三省区互相融合,优势互补,在滇、川、藏三省处于核心位置的迪庆是三省区相互交融和影响的区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启动,迪庆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在整个迪庆州的经济区划中,维西县处于保和旅游综合服务区内。主要开展有色金属矿业采冶、发展农业、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畜牧业,建立一条民俗文化旅游线。同时开展兰花种植与销售,形成有特色的花卉市场。在整个迪庆州的城镇空间结构规划中,维西县处于维西县城至拖枝移民城镇经济带上,重点发展绿色产业,是迪庆州州域城镇

13、体系格局“一主三副八重点”的“三副”之一,定性为:维西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滇藏公路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是以发展旅游接待、农业、畜牧业、药材加工、矿产品加工和花卉植物栽培为主的,突出傈僳族特色的现代化城镇。二、维西县城乡商业网点现状(一) 零售网点现状1. 商业网点空间布局(1)保和镇商业街区状况保和镇是维西县政府所在地,是维西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业大多集中在兴维公路、顺城路和念萨街,是维西县商业最集中的区域,具有商业中心的雏形。其中顺城南路、街、念萨街、十字街最为集中,顺城南路全长约150米,以小百货、餐饮、服装、鞋类、电器经营为主;街以超市、服装、宾馆旅社、茶吧等业态为主;

14、念萨街是一条代表维西形象的综合性商业街,全长约150米,以品牌服装专卖店、超市、酒店、餐饮等业态为主,十字街一条维西县市民自发形成的商业步行街,形成十字形布局全长约100米,一楼商铺均以低档服装店、小百货店、地摊为主,零散分布着民族服装加工作坊、首饰店、钟表店。另外,兴维大道入城口基本形成了县城的建材市场,但各类基础设施简陋。城区餐饮分布零散各个街道均有分布,经营面积大多在20200平方米,档次较低。总体上,保和镇商业目前依旧以底层商铺以为主,缺乏集中式商业。城区内商业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够合理,特色不够明显,专卖店、名店较少,经营品种档次较低,不利于城区商业形象提升;具有特色的商业网点和设施不够

15、突出,难于创造商业区的品牌和吸引力,县城商业中心还没有形成;购物环境有待继续改善,影响城市品位及商业持续健康发展。(2)塔城镇商业街区状况维西东大门,滇金丝猴主要栖息地,是以发展旅游、农业、畜牧业为主,是藏族主要居住的维西县重点城镇。目前除塔城集镇外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中心,零售商业网点零散分布在集镇主要街道两侧,面积在2050平方米,周边分布着超市、服装、农机专卖店、餐饮、日用小百货等商业设施,目前规模、档次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提升。(3)攀天阁乡商业街区状况攀天阁乡是以发展矿冶业、旅游、农业、乡镇企业为主的农贸型集镇。除集镇外,目前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道路两侧,分布着日用

16、百货、服装、电器、餐饮等商业设施,面积在2050平方米,另外乡里在新乐、皆菊均有定期赶集的习惯。(4)永春乡商业街区状况永春乡政府驻地基本和县城连为一片,各类商业设施多集中在县城。中心村有赶集的习惯。(5)维登乡和白济讯镇商业街区状况这两个乡镇目前都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中心,零售商业网点零散分布在集镇各点,周围分布着日用小百货店、生产资料专卖店、服装、餐饮等商业设施,面积在2050平方米,目前规模、档次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中心集镇有赶集的习惯。(6)叶枝镇商业街区状况叶枝镇是维西县的北大门,是以发展旅游、农业为主,融傈僳文化和土司文化为一体的维西重点镇。镇域零售商业网点主要集中在叶枝集镇上,分布着日用小百货店、服装、餐饮、旅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