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桂林项目旅游市场分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84542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桂林项目旅游市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编》桂林项目旅游市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编》桂林项目旅游市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编》桂林项目旅游市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编》桂林项目旅游市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桂林项目旅游市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桂林项目旅游市场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项目旅游市场分析2.1 旅游业国际性的朝阳产业2.1.1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旅游业随着整个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加而迅速发展起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交通更加便捷,使人类在旅游的时间和空间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及选择;此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快节奏,需要得到相应的情感补偿,久居城市里密集的生活空间,使人留恋和向往纯朴的自然环境,人类求新、求奇、求乐、求美的心态,从而促使世界旅游客源迅速增加,旅游业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2.1.2 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预测数据据最新资料统计,现代旅游业自1950年至1990年40年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

2、数从2530万上到4.15亿,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增至2300亿美元。1985年至1995年,国际旅游经历了10年的大发展期,10年增长75,年均增长7.5。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本世纪末,国际旅游人数最低可达5.92亿,最高可达6.9亿,国际旅游收入将超过5000亿美元。1995年中国远程出游人次达到125万,到2010年将会增长7倍,达到1000万人次,使中国将成为位列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加拿大之后的世界第六大远程出游客源国。2.2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与趋势2.2.1 我国旅游业近年的发展虽然我国旅游业和世界旅游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

3、建设为中心,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国务院在1986年正式将旅游业纳入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当中,明确了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点产业。如今绝大多数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高度重视本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将其作为重点产业予以大力支持,纷纷开拓旅游资源,使我国旅游产品结构更趋于合理,在空间上也更趋于广泛。截止到1997年底,我国总共拥有5200余座旅游涉外饭店,客房总数为71万余间,分别比1980年的203座涉外饭店、客房3万余间增长了24倍多和20倍多,其中包括了2700余座星级饭店。我国共有5496家旅行社,包括1163家国际旅行社,4333家国内旅行社,旅行社的总数比1988年增加了2倍

4、多。世界各地游客纷纷到我国来旅游观光。使我国一跃发展成为世界旅游的一个热点地区,成为世界第5大旅游接待国。1996年我国共接待海外游客5112万次,旅游外汇收入102亿美元;1997年,全年到中国旅游的游客多达5758.79万人次,为1978年的31.83倍,旅游业所创造的外汇收入达到120.74亿美元,居世界第8位,为1978年的46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国内旅游也成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一个热点,96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6.39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638亿元人民币。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506万人次;97年在国内旅游的游客数量多达6.44亿人次,国内旅游所

5、创造的收入高达人民币2112.70亿元,出境旅游的游客达到532.39万人次,远远超出了改革开放以前的水平。在短短十几年间,国内旅游和我国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世界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41位和第59位分别上升到1996年的第9位和1995年的第5位。1998年我国旅游创汇达126.02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七位,比1997年又提高一个位次。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我国一些地区在旅游旺季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我国入境旅游经历了90年代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但经多方努力,去年我国入境人数仍达到6347.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23% ,旅游创汇增长4.37% 。2.2.2 我国旅游业的简要特征19

6、96年,国内外旅游业总收入为2487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7%。一般来说,在国民经济中,产值超过5%的产业被称作支柱产业。因此,在总体上,我国的旅游业还称不上支柱产业。旅游业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发展旅游业在启动庞大的消费群体、形成新的市场,优化居民的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扩大出口创汇,加强中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引进海外投资,可扩大就业范围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与贫困地区有一定的重合度,因此发展旅游业与搞好扶贫工作存在着某种联系。但目前中国旅游业也存在较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如下四个

7、方面:一是管理不严,旅游市场混乱;二是有的旅游内容陈旧低劣,人造景观已有1000多个,过多过滥,创意雷同,粗制滥造;三是旅游实际内容与旅游广告大相径庭;四是服务质量差。我国旅游业要健康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关键在于切实加强规划和管理,发挥各自特色,提高服务质量,尽量满足旅游者“吃得放心、行得安心、游得开心、购物可心”的要求。从而争取增加旅游人数,延长旅游时间,加大旅游消费量。让旅游资源有更高的科学含量和更丰富的文化素质。最终提高旅游营业额,以便在总量上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2.2.3 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描述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旅游资源

8、和人力资源都十分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平均近10%的速度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为旅游业的兴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从1978年到1996年的18年间,我国旅游业年增长速度为20.4%;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年增长幅度为22.6%。这些增长发展数据均大大超过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体现了十分良好的态势,旅游业将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行业加以发展,党的14届5中全会,把旅游业定为第三产业中“积极发展”的新兴产业。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境目标纲要确定:“九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0

9、12%,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15%;200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9.510.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35003600亿元。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5%,这些增长速度都大大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由于我国旅游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布,提高落后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吸纳就业人口,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展望21世纪,我国的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2.3 桂林旅游市场发展趋势2.3.1 桂林的旅游资源引述 桂林,作为世界著名的山水风光旅游城市和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其独特自然

10、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到桂林观光旅游。桂林市气候温和湿润,平均气温19,古诗云:“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桂林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风光迤俪,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构成桂林山水的精华。 市区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景中建城,城中见景,城景交融,世所罕见。桂林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纳文物古迹、民族风情、村寨风光于一体,并与山水景观有机结合,相互交辉。整个桂林景区以市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呈圈层分布,方圆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资源之瑰宝。1982年,国务院确定

11、桂林为历史文化名城。在1985年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桂林山水仅次于古老的万里长城,名列第二。1992年在全国40佳旅游胜地评选中,漓江风景区仅次于长江三峡风景区,居第二位。1998年,桂林在全国46座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名列第一。2.3.2 旅游产品的开发优化经过多年的努力,桂林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组合已明显优化,以观光旅游为主,兼有多种游览方式的旅游名城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一是开发了以“三山两洞一条江”为龙头产品,山、水、洞、石有机配合的观光产品系列,漓江、芦笛岩等已成为享誉全球的名牌产品。二是新开发了草坪冠岩度假区、七星公园华夏之光、雄森林熊虎山庄、尧山缆车、惠华高尔夫球场、尧山

12、高尔夫球场等新产品,推出了历史文化游、漓江民俗风情游、资源与龙胜少数民族风情游等新线路,启动桂林民俗大观园和桂林桃花江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建设,逐步改善了桂林游览结构。三是开发和修整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初步形成有特色、有规模的历史文化产品系列。四是逐步开发了桂林周边旅游景点,一个以桂林为辐射点,包括龙胜、资源、兴安、灵川、恭城、荔浦等县城景区在内的“桂北旅游区”格局已初具雏型。五是旅游线路构设向多样化、层次化、网络化迈进,先后推出了漓江漂流、康复保健游、桂林夜生活游、猫儿山探险游、民俗节庆游等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会议旅游、修学旅游,初步改变了桂林单一观光型的游览格局。2.3.3 接待能力与基础设施

13、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27家,其中五星级二家,四星级三家,三星级十一家,共有客房6600多间,床位13000多张; 国际旅行社18家,国内旅行社62家; 旅游涉外定点车船企业25家,涉外车辆700余辆,涉外游船67艘。与旅游相配套的文化娱乐购物设施也日臻完善,基本上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在基础设施方面,两江国际机场已正式通航,有直达北京、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和香港地区的航线40余条:开通了桂林福冈的国际航线以及桂林澳门台北的国际航线。开通了环城旅游巴士,加快了旧城改造和城市道路建设,桂柳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桂林铁路始发站、桂(林)(北)海高速公路、漓江综合整治工程等正在紧张建设当中。桂林

14、是广西第一个进入全国长途电话自动网的城市,可直拨国内各大城市和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程控电话已达17万门。同时,在漓江旅船上装配了无线电话,开通了草坪冠岩景区的程控电话,旅游通讯极为便利。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2.3.4 桂林旅游业近年的市场概况1 境外游客19731997年,桂林市累计接待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647万多人次,其中八五期间接待的入境旅游者208.22万人次,在1992年接待入境旅游者达508638人次,创历史最高记录。桂林近年接待的境外旅游者人数变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桂林市8997年境外游客人数变化趋

15、势图从上图中可见,桂林市境外旅游者人数在1992年达到近年的最高点,随后的两年中有所下降,经过多方的努力,从96年开始回升,1997年已达到45万人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 国内游客从80年代末期始,桂林市每年的国内旅游者人数一直稳定在500万之上,在90年代尽管有一定的波动,从1996年亦开始恢复性增长,1997年桂林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95万人次。近年每年到桂林参观游览的国内旅游者人数变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桂林市近年境内游客数变动示意图3 经济效益“八五”期间,桂林全市国际旅游营业收入达42.12亿元。1997年国际旅游营业收入达11.8亿元。1996年,桂林旅游总收入达25.1亿元,1997年桂林旅游总收入达28亿元。占当年全市(未合并前)国内生产总值的26.7%,旅游业在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3.5 桂林旅游业存在问题与挑战1 存在问题尽管桂林旅游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处在一个较低的综合发展水平,与国际性的旅游城市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旅游市场还处在一种粗放式经营状态,旅游经济效益较差;旅游综合配套程度低,旅游娱乐业、旅游商品比较滞后,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大部分旅游者停留在观光旅游的方式,从观光旅游向度假等复合型旅游的转化迟迟未能完成,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较低;同时,在旅游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