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与规划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837368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与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精编》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与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精编》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与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精编》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与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精编》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与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与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与规划(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教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本章重点 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战略思想 本章难点 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匹配关系 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一 人力资源的涵义 人力资源最一般的含义是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 这是从原始潜在 最广义的意义上使用人力资源 国内外管理界对人力资源的定义说法很多 并无一致的看法 人力资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来分析 1 人力资源的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 2 人力资源的微观意义人力资源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 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2、二 人力资源的特点1 人力资源的生物性2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3 人力资源的动态性4 人力资源的智力性5 人力资源的再生性6 人力资源的社会性 三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其作用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指对人力这一资源进行有效开发 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 2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对保证企业获得最大化利益的作用 四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1 X理论 经济人 假设 员工的主要工作动机是寻求经济利益 工作本身对员工而言是一件苦差事 其工作态度消极 被动 不自觉管理方法 严密的制度 严格的监控 严厉的奖惩案例 什邡卷烟厂请农民监督烟厂工人 严密的奖惩与管理 制止工人拿烟回家 X理论代表人 泰勒的

3、科学管理 但遭到工会的反对 反映到国会 工会要求泰勒讲课 能否说服他们 泰勒讲了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 从培养运动员得到启发 每一个工作都有最佳人选 第二 任何一项工作 对人员都要进行系统培训 第三 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是规范化 程序化 标准化 第四 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是管理者与员工的合作 类似于教练与运动员关系 要提供指导 支持和帮助 经典论证 用一个经典案例支持以上四个原则 一个炼钢厂做实验 由两个工人用不同重量的铲子铲煤 对比生产量如下铲子重量生产量32磅 29磅 27磅 25磅 23磅 21磅 由此得出结论 使用25磅的铲子是最佳工具 使生产量最高 案例2 在每人换衣服的柜子里 与第二天早上

4、放进卡片 白色卡片表示完成较好 有60 的奖金 黄色卡片表示刚好完成任务 红色卡片表示没有完成工作量 但X理论受到了挑战 是心理学家马斯洛 一个根本不懂管理的一个人 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 是无限量的 即发展为Y理论 2 Y理论 自我实现人 假设 员工的主要工作动机是寻求自我实现 工作对员工是一件好事 员工的工作态度是积极 主动 自觉管理方法 为职工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和机会 以内在激励为主 外在激励为辅 内在激励概念 来自工作本身的刺激与鼓励 指工作内在 不是指精神内在外在激励概念 来自工作以外的刺激与鼓励 发奖金 奖状等都是外在激励 那么什么是内在激励呢 那就要引出赫兹伯

5、格的双因论 引入赫兹伯格的双因论赫兹伯格双因论用关键事件调查法 对一个企业的调查满意和不满意的因素 由以上讨论得出结论 1 只有右边8类因素能够使员工产生工作满意感 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称为激励因素 2 左边5类因素 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不能真正使员工产生满意感 但这5类因素也很重要 如果处理不好 会使员工产生不满意感 会对右边因素产生不利影响 这几个因素也称为保健因素 3 管理人员走入一个误区认为用保健因素调动员工积极性 效果不好 只要员工没有不满 就不要把精力和财力放在这个方面 而应该把激励因素下功夫做好 4 左边称为外在激励 右边称为内在激励 企业要多使用内在激励 最好的

6、管理是两者结合起来 不要走极端 练习 做一个创造力测试练习实际上是目标激励练习 陈老师只有一次失手 就是TCL销售人员测试目标激励结论 1 目标定的有挑战性 有较大的激励性 2 具体的目标有激励性 3 具有及时反馈的信息有激励性 4 目标由上级制定是最好 目标的制定程序是自上而下 下级自己制定目标有偏低性 可以用问卷调查 让群众对领导打分 如果人际导向得分4分 工作导向得分2分 那么领导是高人际低工作的人 反之是低人际 高工作的人 如果希望领导是双高领导 其实 这是错误的 权变管理理论认为四种都好 四种都不好 关键要看管理对象 案例练习 白秦铭的跳槽案例分析 小白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初期仅仅是找

7、一份工作 没有实践经验 对工资要求用固定收入 减少风险 随着经验的积累 销量的增加 自然要求采用佣金制 因此应了解员工的需求有多方面的 应采用权变管理 如果企业采用佣金制 当市场发生改变时 会造成公司人员流动更大 使企业的向心力减小 造成负面影响 缺少对企业的认同感 佣金制还会造成员工不团结 关系紧张等不利因素 案例1 重庆龙虎房产公司 认为全员销售 不实行佣金制案例2 成都置信房产实行佣金制 用股权留住员工案例3 昂立也不实行佣金制 采用固定工资加奖金案例4 人保用强大的企业文化留住人才 用业务纽带留住人才 强调竞争 也有归宿感 4 日本管理与原来指日本管理为J Japan 管理 美国管理为

8、A Amercian 管理 最后取名为区别于X Y理论的即日本企业管理 认为 大家庭人 假设 把员工当成家庭成员来对待 员工的积极性 凝聚力最高 管理特点 强调忠诚敬业 一生在企业工作 不跳槽 忠诚 日本企业员工自动加班 例 日本一银行职工 连续出差一个多月 领导要求其准时下班 结果其母亲还埋怨回家太早 中国与日本企业的区别 中国为什么搞不好国有企业 中国的铁饭碗是100 而日本企业是2 3是真正固定的 35 是固定的 这一部分人是帝国大学的学生 而名牌大学的学生来源于名牌中学 名牌中学来自名牌幼儿园 名牌幼儿园必须经过严格考核 65 是临时工 外国工 女工 这种文化差异是日本的幕府文化上千年

9、的历史延续下来的 造成了集体感 而中国的历史不具备 但在二十世纪末日本式管理走下坡路 是因为传统经济转为知识经济 日本的产业以传统为主 已不适应现有的经济模式 信任 团队 终身就职 全面发展 整体关系 作业一 案例分析 人民捷运航空公司 1 分析人民捷运公司三大战略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 2 公司在快速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是何原因 如何解决 第二节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 人力资源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P2 3二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三 人力资源质量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四 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P3 5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职能 一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1

10、 人力资源计划2 招聘与选择3 人力资源开发4 绩效评价5 激励6 报酬7 安全与健康8 员工流动与下岗再就业9 劳动关系二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P91 获取2 整合3 保持与激励4 控制与调整5 开发三 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演进历史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的区别 例 其实人才合理流动对个人有好处 对单位也有好处 可以输入新思想 新观念 如高校的师资来源 西方如哈佛大学不留本校学生 可形成开放的系统 又如东方气轮机厂 是一个三线单位 流动率1 2 人员几乎不流动 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最佳配置 只有流动才能使人才资源得到更好的匹配 但是流动太大了 就走入了极端 海南一个厂工作两年

11、都算老员工 一般流动率为10 15 是最佳的 要帮助该企业降低流动率 流动率因行业而异 宁波的台湾企业认为5 旅游 饭店为30 40 是合理的 置信实业把绩效考核作为控制人才流动率在10 15 流动不影响结构的改变 核心层的流动不大 倍特生产部门流动率15 而销售部门为25 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在提一个问题 就是企业的流动率都大 那么这个人才流失现象是不是问题 这样就不是问题 因为人才在流动 一个企业的人才走了 又会有新的人才进来 这样人才就流动起来 人才资源达到了最佳配置 案例 GE的机构改革 见书 强调自主管理 但在中国实行是不现实的 因为中国人的素质还达不到 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但只有5个管

12、理层 是否存在晋升机会 他们有很多人员都到其他公司做CEO 因为他们的人力资源规划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的框架中 是一个开放式的人力资源管理 传统的三个观念 螺丝钉精神 种子精神 齿轮精神 这三种精神强调奉献精神 但又强调盲目服从精神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员工的价值 强调自主实现精神与企业目标的统一 第四节人力资源战略 一 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性1 外部环境的变化 1 经济环境 2 组织发展 3 人力资源竞争 4 社会发展变化2 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 1 管理中的变化 2 管理模式变化 3 管理方式变化 二 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程序与方法1 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程序 1 内外环境分析 2 战略制定 3 战略

13、实施 4 战略评估2 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方法 1 目标分解法 2 目标汇总法 三 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1 企业战略的概念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在追求长远目标时 因其环境的挑战所采取的方式或反应 战略管理有四个主要任务 1 制定目标 2 规划达到目标的行动方案 3 推行战略 将方案付诸实行 4 收取回馈资讯去监察行动的进展 进行战略性控制 企业经营战略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总体战略 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2 企业经营战略类型企业经营战略主要有 1 企业基本竞争战略 l成本领先战略l产品差别化战略l市场焦点战略2 企业发展战略l成长战略l维持战略l收缩战略l重组战略 3 企业文化战略日本企业 民营企业 灵

14、活性家庭式企业文化 发展式企业文化内向性 外向性官僚式企业文化 市场式企业文化 稳定性 最典型的是国有企业最典型的是IT行业 3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人力资源战略属于职能战略 用以支持企业总体战略和事业战略 所以必须与企业经营战略配合 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1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 人力资源战略可分为三种 l诱引战略 主要是通主过丰厚的新酬去诱引和培养人才 从而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工资标准 最高是外企 其次国企 最低是民营l投资战略 主要是通过聘用数量较多的员工 形成一个备用人才库 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 并储备多种专业技能人才 注重对员工的培训 发展 注重对人力的开发 培养 发展l参与战

15、略 这种战略谋求员工有较大的决策参与机会和权利 使员工在工作中有自主权 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 管理人员更像教练一样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 员工作为股东参与管理 此战略多见于日本企业l情感战略 用感情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最成功的是刘备 2 史戴斯和顿菲的研究人力资源战略可能因企业变革的程度不同而采取以下四种战略 l发展式战略 当企业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经营环境时 为适应环境的变化 企业采取渐进变革式和发展式人力资源战略 其主要特点是 注重发展个人和团队 尽量从内部进行招聘 大规模的发展和培训计划 运用内在激励多于外在激励 优先考虑企业的总体发展 强调企业整体文化 重视绩效管理 任务式战略

16、这种企业面对的局部改革 战略的制定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指令方式 这种单位在战略推行上有较大的自主权 但要对本单位的效益负责 采取这种战略的企业依赖于有效的管理制度 其主要特点是 非常重视业绩和绩效管理 强调人力资源规划 工作再设计和工作常规检查 注重物质奖励 家长式战略 主要用于避免变革 寻求稳定的企业 其主要特点是 集中控制人事的管理 强调程序 先例和一致性 进行组织和方法研究 硬性的内部任免制度 强调操作和督导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奖惩和协议 转型式战略 当企业已完全不能再适应经营环境而陷入危机时 全面变革急不可待 企业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没有时间让员工较大范围地参与决策 彻底的变革有可能触及相当部分员工的利益而不可能得到员工的普及支持 企业只能采取强制高压式和指令式的管理 包括企业战略 组织机构和人事的重大改变 创立新的结构 领导和文化 与这种彻底变革相配合的是转型式人力资源战略 其主要特点是 进行影响到整个企业和事业结构的重大变革 调整员工队伍的结构 进行必要的裁员 缩减开支 从外部招聘管理骨干 对管理人员进行团队训练 建立新的 理念 和 文化 打破传统习惯 摒弃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