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835341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4、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4、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含山店梦觉作晚唐韦庄含山店梦觉作是唐代韦庄创作的一首羁旅乡思的经典作品。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1词句注释含山:唐武德六年(623),分历阳县西部地区原龙亢县境域设含山县,县以境内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横山。清一统志说:“在含山县西三十里,崔巍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唐因以名县。”太平寰宇记又说;“以县境众山所含,故名含山县。”一说含山在今山西闻喜。袂:衣袖。觉:睡醒。1白话译文常常在外漂泊流离,已经习惯于远别家乡亲人。随意地挥一挥衣袖,就远走客居异乡。一觉醒来,归梦破碎,孤灯之下,依然身在江南。心情惆怅,起身出户,见一轮明月,已斜挂山顶。文学赏析这是

2、一首羁旅之作,是诗人夜宿含山店梦醒时所做。诗歌前两句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概述。“流离”,意为因灾荒战乱流转离散。韦庄生活于唐末,曾多次经历唐末兵乱,并因避乱长期寓居江南。“惯”是常常的意思,这个字高度概括了诗人当年因经历战乱经常别家流离的境况。“等闲”,乃平常之意,此词与上句“惯”相照应。正因为是惯常之事,对诗人来说,挥袖抛亲客居天涯的断肠之举就变得稀松平常。“惯”和“等闲”二词,落笔看似轻松,实则写尽了诗人内心的无比苦楚。“灯前一觉江南梦”是对题目的呼应,初看不难理解,细想大有疑问:诗人为何强调自己的“一觉”是在“灯前”?其“江南梦”当如何理解?是诗人在江南所做之梦,还是说梦见的是江南?先

3、说第一个问题。言“灯前”者,其灯必为点亮之灯。睡觉而亮灯,诗人的行为何以如此古怪?结合前两句看,他这“一觉”,睡前定非心静如水,而应是柔肠寸断辗转难眠,故而灯未吹熄。后来,他在愁苦间恍惚成眠,灯却未及熄灭,只能一直亮到梦觉。由此观之,诗人于“一觉”前加“灯前”一词,乃暗中表现自己其时的心境。再说第二个问题“江南梦”的含意。有人认为“江南梦”指的是乡梦,恐为不妥。何也?韦庄是杜陵(今中国陕西省长安市附近)人,并非江南之人。若言江南梦为乡梦,“江南”就非梦之内容,而为做梦之地。然,含山在今安徽省,位于长江北岸,当不属于唐代地理上之江南概念。因此,“江南”只能是诗人梦之内容;言“江南梦”者,乃言诗人

4、对江南之热爱与依恋。唐诗人贾岛有七绝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其长期客居并州,要离开了,便产生如离故乡的不舍,当与韦庄此时的心境有相通之处。这样说并非虚妄。韦庄有题盘豆驿水馆后轩一诗云:“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可见其对江南的感情。诗人常年离家,梦中却无家而有江南,莫非江南已取代家在诗人心中之重要位置耶?否。正因家竟被江南从梦中挤出,所以一觉醒来,诗人不免惆怅难耐。披衣起来,更见山月西斜,其内心当何等凄凉、孤独也!此诗写羁旅,不言乡思而写江

5、南之思,于不合常理中将常年羁旅奔波之痛展露无遗矣。在唐代诗人那里,“回家”与“仕进”是一对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对于锐意进取、自视甚高的唐人而言,若是功业无成,宁可“一醉任天涯”,决不轻易还家,必须坚忍地前行。这便有了韦庄将“流离”“别家”当作一种习惯,成为生活常态。与其他诗人相比,韦庄似乎表现得更为洒脱,更加决绝,“等闲挥袂客天涯”,唐人的胸襟、气度与抱负尽出,毫无悲悲切切之感。韦庄的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是唐末乱世典型的漂泊者,他的这句诗,最能表现唐代士子气度。但是乡思功名两不弃,又谁也克服不了谁,自然会让许多诗人不约而同地将这份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韦庄一

6、生又是饱历艰辛,读书时数米而炊,秤薪而爨,加之早尝寇乱,间关顿踬,其漂泊流浪之苦、去乡怀国之痛的体验不可不谓深刻,这些在他的诗作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孤灯所具有的悲剧意味,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疑,那是一种凄然的美,仿佛万籁俱寂之夜,只有一盏孤灯,作者企图在黑夜中寻找寄托,然而醒来时却是斜月相迎,此情此景让人愈加惆怅。羁旅漂泊本是人生常有的际遇,而在离乱的时代更不足为奇。他善于从内在的角度契入,以其深刻的感悟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这种人之常情显得格外动人。全诗的境界直白而不深隐,其间却处处涌腾着感情的潮流,那淡定,

7、那昂扬,那思念,那怆然,甚至那惆怅迷茫的叹息都发自内心深处,若隐若现,既不激烈,也不哀怨,厚重深挚,令人品味不尽,使人想见风度。夜深人静,好梦搅醒后的诗人,兴尽悲来,他心头袭上的哀感绝不止一己的生命飘泊无着之感,更是人类生命的苍然之悲感。韦庄这种清丽柔婉诗风,属于典型的晚唐格调,于此诗犹见一斑。1作者简介韦庄(约836910),五代前蜀诗人。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广明元年(880)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始离长安赴洛阳。中和三年(883)春,四十八岁作秦妇吟。不久

8、避战乱去到江南,五十八岁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之抱负。乾宁元年(894)五十九岁登进士第,授校书郎。乾宁四年(897),时年六十二岁,被“宣谕和协使”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回长安后,改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六十六岁,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天祐四年(907),朱温篡唐。唐亡,力劝王建称帝,王建为前蜀皇帝后,任命他为宰相,蜀之开国制度多出其手,后终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宿渔家宋 郭震宿渔家,是宋代诗人郭震在借宿渔家时写下的一首描绘渔家生活的苦乐与渔民豪爽乐观的性情的诗。在诗中作者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

9、意美。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词句注释生涯:生活。海涯:海边。白话译文世代在海边生活,几间小屋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花。白天在海上捕鱼虽然辛苦,但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开心惬意。文学赏析从体裁角度看,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写夜宿渔家所感到渔家生活的苦乐与渔民豪爽乐观的性情。首句“几代生涯傍海涯”中叠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形成音节朴实流畅,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两三间屋盖芦花”句中的“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灯前笑说归来夜”句中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

10、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白天的时候在海上捕鱼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非常的开心惬意。诗的最后两句写得极自然、优美、有意境,令读者和诗人一起欣然神往。该诗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是很不容易的。阅读训练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舍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

11、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次为D级。解答本诗,要从思想内容入手。本诗表达的是梦醒时分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惆怅之情,但诗的一二句并未写出惆怅,而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毫无悲切之感,以此来衬托自己的惆怅之情。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美、失神、

12、惆怅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次为D级。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诗歌文本,抓住关键词“惆怅”“笑说”分析。其次,要审标题。含山店梦觉作,显然是夜梦醒来之作,其感情是惆怅的;宿渔家,渔家(樵)是隐居(闲适)类意象,其感情应该是愉悦的。再次,要知人论世,要看注释,从对韦庄的注释中就能分析出其漂泊之意。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