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柔美幽怨的意境.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832924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柔美幽怨的意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柔美幽怨的意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柔美幽怨的意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柔美幽怨的意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柔美幽怨的意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柔美幽怨的意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柔美幽怨的意境.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再别康桥解读474166 河南省邓州市元庄二初中 王光海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它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写于1928年11月徐志摩再次游历欧洲的归途中。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徐志摩曾在此留学。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这首诗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主要原因有三点:一、强烈真挚的情感“诗歌是人们在沉静中回忆起来的感情”(华兹华斯);诗人如果对自己所要描写的对象缺乏真情实感,是决不可能

2、写出好作品来的。凡是感染人的好诗,都是一种心灵的歌,是诗人从内心宣泄出来的一种激情,以真情打动读者,征服读者。康桥,是徐志摩深深依恋的精神故乡,在徐志摩的诗文中是一个包含了丰富而独特意蕴的心理情结意象。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

3、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可以说,康桥是诗人在外求学时遇到的“难得的知己”,在诗人心中,康桥是一个有生命、有性灵的地方,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境界。再别康桥表达的感情是离别之情,离别之情是惆怅的,哀伤的,这是全诗的主旋律。诗歌通过对康桥旖旎风光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故地刻骨铭心的深情和对往事难以言说的追怀,那回忆时的眷恋与珍视,那寻梦的惆怅与落寞,那在

4、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的苦闷与忧郁,在诗歌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诗人的感情是澄清的,他的“幽叹音节,歌吟声息”都是出自肺腑。徐志摩曾经把诗人比作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的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浑成的一片。”(猛虎集*自序)再别康桥也正是诗人的生命与自我的真实表现,是他的痛苦与快乐浑成的一片!二、柔美幽怨的意境诗歌的最高美学层次是它的境界,即意境。正如王国维所说:“诗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一首诗如果没有意境创造,就会使人读之索然寡味,失去艺术生命力。诗的意境,是情与景,意和象的融合与统一,是以

5、意象为依托而产生的美学境界,因此意象是诗歌的重要构成因素。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全诗紧扣着一个“别”字来写,共七节。诗的第1节,起笔轻快自然,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三个“轻轻的,看似重复,然而正是在这种回环往复的韵律中,表露出难以割舍依恋不尽的细腻。这是某种近乎圣洁的心情,不是在告别地理上的康桥,而是在告别他理想中的那一方净土。“作别西天的云彩”中的“云彩”给人以轻灵飘逸的感觉,也给人以纯洁美丽的印象。来的时候,谁也没有惊动,走

6、的时候更不曾打扰了谁,表面上显得洒脱飘逸,实际上隐寓着内心的骚动和不安,给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诗的2、3节,“西天的云彩”、“ 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 软泥上的青荇”等异彩纷呈的景象,形态妩媚,光影和谐,无不给我们展现出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情感场。境因象生,象因境美,境象之间,柔情荡泳,直至漫溢出作者的视野,进入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极美地描摹了初到康桥时理想社会的境界:“河畔的金柳”美得像“夕阳中的新娘”,康河“波光的艳影”“荡漾”“心头”,“水底”“软泥上的青荇”在“油油的”“招摇”,面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圣地“康河的柔波”,诗人甘愿做一条“水草”,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

7、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诗的4、5、6节,写出了理想破灭成梦,再到寻梦、梦醒、幻灭的情感历程。睹物思旧,物是梦非,“榆荫下下的一潭” 已“不是清泉”而变成了“天上虹”,因为细细一看,“揉碎在浮藻间”的,只是“彩虹似的梦”的“沉淀”, 诗人似乎不甘心就这样成梦,他要“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去“寻梦”,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可能吗?“岂

8、有豪情胜旧时”,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以管乐来写寂静,无异于说这是只有诗人自己能够理解的无声之歌。这是类似于戴望舒寻梦的幻灭,寻幻梦而不得的更深刻的幻灭。“悄悄”与“沉默”成为诗人理想破灭的情感旋律,写出了梦醒后的觉悟。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 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如画的美景又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理想”的追忆和想象,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

9、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然而却不能放歌,因为彩虹似的梦幻已经揉碎,斑斓璀璨的星辉早已流逝。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无言,要胜过多少情语啊!第7节以三个“悄悄的”与第1节回环照应。 “悄悄的”走,是不想惊动自己心爱的康桥;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舍不得破坏康桥完美的形象:云彩离不开康桥,如同康桥离不开云彩一样,即使“西天的云彩”能够随心所欲地带走,诗人也是不愿意那么做的吧。离愁,不用说,是免不了的。但诗人的“眼泪也闪耀着欢喜的圆光“

10、,他并没有过分流露那种黯然销魂的伤感,相反,却以清新柔丽的语言结束了这一幽婉的诗篇。就这样诗人自觉不自觉地将传统的诗歌意象与西方浪漫派的影响结合起来,借生动的形象寄托丰富的情感,又使情感赋予意象以灵性,以此显示出自己委婉、隽永、含蓄的抒情个性,使诗歌在柔美清丽、流光溢彩的画面中透出一股淡淡的、淡淡的哀伤。 三、精湛圆熟的技巧徐志摩的诗形象生动、风格平易自然,这与他的精湛圆熟的技巧是分不开的。他在诗的艺术形式上曾经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十分重视章法的整饬、音节的和谐、形式的富于变化。闻一多说诗该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那是指对诗的音节、词藻和章句的要求而言。他非常推崇闻一多关于“三美”(音

11、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且特别重视音乐美。假若以这“三美”的标准来衡量,再别康桥也堪称佳作。 1、 柔美和谐的音乐美所谓音乐美,主要体现于音节和节奏的匀称整齐、旋律的自然流畅、韵脚的和谐动听等。徐志摩认为“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他的内涵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音节是诗的“血脉”,所以在创作中特别重视音节。徐志摩的诗表现手法多样,音乐旋律突出。他在创作中,善于根据诗歌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诗歌格式,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不同的然而又都是优美和谐的音乐旋律。再别康桥语言轻盈柔和,遣词用字恰到好处,在节奏、韵律、声调等方面都颇具音乐性。全诗七节,每行六至八字,大体上每行三顿,每节四

12、行,奇行顶头,偶行退格,首尾呼应,整饬而活泼。音节长短不一,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末节又回到首节的“ai”韵上,诗行整齐匀称,声调回环往复,随情变韵,平仄声交替使用,读起来抑扬顿挫,舒纡婉转,节奏鲜明和谐,形成流动感,极富音乐性。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足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再别康桥集中体现了复沓形式的运用,诗人善用叠字,“轻轻的”、“油油的”等叠字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摹状的修辞效果,把诗人告别时的情态、行为的力度以及客观景物的色彩描绘了出来,让人产生如

13、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审美效果。第一节四行诗有三行都用了叠字“轻轻的”,最后一节基本上与第一节相同,首尾呼应,只是把“轻轻的”换作了“悄悄的”,这一回环往复的特殊句式,给人一种轻盈柔和的旋律美,诗人对康桥无限的惜别之情、眷恋之情都婉转含蓄的表现出来了。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2、绚丽斑斓的绘画美所谓绘画美,闻一多把他界定为词藻,主要指象形文字在视觉方面给人造成的形体的美感。他认为好诗必须有“浓丽繁密而具体的意象。”他要求借助富有色彩的词藻来创造“浓丽”的意象,以此增添画面的生动。徐志摩的诗思富于想象力,同时他又有很强的语言驾驭

14、能力,所以他诗歌的文辞非常丰富,显示出色彩明丽、活泼清新的特色。再别康桥,夕阳中的金柳、水里的清荇、倒映的彩虹、斑斓的星辉织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水粉画,别具一种温柔妩媚的风情。在诗的绘画美上,诗人非常注重对诗歌的绘画追求,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想境界。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再别康桥中,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一幅迷人的图画,如诗的第二节就是一幅康河晚照图,诗的第五节就是一幅星底泛舟图,诗人敏锐地抓住“金柳”、“波光”、“星辉”等具体而生动的景象,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

15、“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合在一起,既写景又写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富有立体感,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3、错落有致的建筑美所谓建筑美,主要指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属视觉方面的美感,要求诗行、诗节的整饬。即美要建筑在音节、句子之间一定的比例上。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再别康桥全诗七节,每节两句四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一、三行稍短,二、四行稍长,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每行六至八字不等,诗行有规律的长短错落,又大致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徐志摩的诗大多狂放不羁,但这首诗却是温婉柔静的叙述,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诗人的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和谐融合,于是,他的笔下蕴注了康桥的生命,带了那一份灵性,与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情感完美的融为一体。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在性灵、意象、音律等方面。性灵,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意象来体现,意象,也需要通过音乐美这个重要的方面去完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徐志摩诗歌艺术的整体,使他的诗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而且给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