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点.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824878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点.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点姜克实2012-12-27 16:40:37来源:抗日战争研究(京)2007年1期作者简介:姜克实,日本冈山大学教授。内容提要:如何看待日本近代历史,尤其是对外战争历史,在日本社会一直是一个有极大争议的问题。本文即从日本的基本政治立场、影响国民的无构造史观、战后的反省程度以及片面的被害意识等方面,分析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所在。关 键 词:历史观 战争遗留问题一 一个潜在的政治立场2005年,在教科书问题、小泉纯一郎首相的靖国神社参拜等问题上,日中间的对立日趋激化。2005年4月,长年来积郁的不满终于诱发了中国民众的反日游行示威和袭击日本领事馆,抵制日货等过激行动,

2、作为对抗,在日本右翼舆论掀起了反华攻势,部分国会议员组织了集团参拜靖国神社的活动,有的县议会还通过了支持政府靖国神社参拜的决议,使两国间呈现出一个互不让步的紧张局面。无须置疑,问题的核心在靖国神社。小泉首相就任之后,连年参拜这个军国主义的象征物,不仅使国内反对派和赞成派的对立激化,而且招致了来自国外的抗议,使之成为一个政治、外交问题的焦点。我们应该看到,靖国神社绝不是普通的神社,基于历史上的种种理由,它已政治化、国际化,成为一个受到全世界所注目的,反侵略战争的和平势力和企图将侵略战争正当化的右翼反动势力对立的最前线。所以在论及以“公”的身份还是以“私”的身份去参拜之前,政府阁僚踏入这个禁区,就

3、足以说明其对过去的侵略战争所持的立场。因为靖国神社本身具有一种检测其政治立场的试金石的作用。靖国神社问题的背后,暴露出一个日本政府的潜在的立场。既和所谓“自由主义史观”的右派论者一脉相通的那种,要取得和经济大国相称的政治地位,试图挽回因战败所丧失的民族自尊心的思想倾向,和试图为近代对外侵略战争和战犯正名翻案的政治意图。这种所谓的民族自尊心因建立在对战争责任的不完全反省的基础之上,所以刺激了爱国主义的畸形发展,形成了右翼政治势力产生和发展的温床。这种强调侵略战争正义性的政治立场在战后最初见于东京审判中日本辩护团副团长清濑一郎的开头陈述中,当时是为战犯争取到有利判决的一种策略性的法庭争辩,其“国家

4、无罪”的理论即使在日本辩护团内部也未能取得意见的统一,可是事后,这个发言的精神却暗地里被继承下来,成为日本政府的一个潜在的政治立场。独立后特别是在高度经济成长之后,作为政府为掩饰历史阴暗面,恢复国民自尊心的好材料,这种立场通过历届阁僚的“问题发言”,政府当局的教科书检订活动和一系列的政治操纵,渐渐流布于国民之间,形成了一种半公式化的历史认识。1960年代以作家林房雄为代表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教科书检订制度的强化,80年代中曾根政权的“战后政治的总决算”,90年代的所谓“自由主义史观”论者和“新历史教科书编辑会”的跳梁等,都产生于这一政治背景之下。日本和亚洲各国间不能友好相处的理由,表面上看

5、好像仅仅在于右派或政府中一小撮人的不加反省的态度,但实际上并不那么简单,它有着一个能受到多数人支持的巨大的社会背景。下面,让我们从历史观,战争责任认识和历史教育的三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个社会背景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焦点。二 无构造的历史观关于历史认识的问题,首先必须指出日本人对侵略战争的历史构造的理解十分薄弱。尤其是日本政府,有意不把明治维新后日本帝国主义所发动的战争看作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系列有前因后果的必然行动,而是试图美化其中的一部分(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或者强调各战争之间的非连续性、偶发性、外因性(如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偷袭珍珠湾)。对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进行美化的思想本来源于战前

6、的历史认识,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的皇国史观的教育中。战后这种皇国史观虽被否定,但实际上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的战争责任追究多集中于九一八事变之后,而对这两次历史上的战争未以触及,所以战后大多数日本国民虽对近代的帝国主义侵略有所反省,但多将甲午,日俄两次战争作为例外。而日本政府也有意以宣扬此两次战争的胜利来维持所谓的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荣誉感,年长日久在国民中渐渐形成了一个普遍的,根深蒂固的历史认识。即使是被称为和平运动家的进步人士之间,也大多数对发生在明治时代的这两次战争抱有一定的好感。下面让我们举几个实例来看一下这种思想的存在和影响。(一)所谓司马辽太郎史观司马辽太郎(1923-1996)是日本战

7、后最有影响的历史小说家,活跃于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的时代。他的小说题材跨越古今,著述畅销于国内外,对一般民众历史认识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从崇拜司马文学出发步入历史研究领域的青年也为之不鲜。作为一个流行作家,司马懂得怎样去适应国民的口味,在战后复兴和经济高度成长的社会背景下,他极力描写时代的光明,鼓舞国民上进,创作了许多激励国民奋斗精神的作品。同时他也经历过战争,痛恨发动侵略战争的军国主义。所以在创作中颂扬明治时代的伟业却从来不以黑暗的昭和时代为题材。司马的这种立场,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评论、座谈等得到广泛传播,渐渐地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明治时代”与“黑暗的昭和时代”的对比认识。所谓司马史观就是指这种认

8、识。 这个历史观的代表著作是以明治初到日俄战争之间的历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坂上的白云。 司马在这里歌颂明治时代青年人的上进精神,赞扬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日本取得的丰功伟绩,通过对几个青年主人公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大国日本的时代形象。而日俄战争的胜利则是这光明时代的顶点。司马认为在此后,日本开始走下坡路,逐渐走向黑暗的昭和时代。司马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也没有意图去制造一个什么史观,只在意于写一下迎和时代潮流和读者口味的历史小说去赚钱。可是他这种用与鼓舞国民上进心的创作手法,却被政治家或一部分别有用心的右翼分子所利用,经过政府的怂恿操纵和右翼组织,反动学者的恶意宣传运用,使之发展成

9、一种以伟人的活跃、国益的向上为价值基准的无构造的历史观。 由于这种“伟大的明治时代”与“黑暗的昭和时代”的史观并不明目张胆地赞颂昭和时代以后的侵略,所以比较容易被接受,加上司马的近乎于完美无缺的文笔才能,这种史观特别是对正在接受教育的年轻一代发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来在学校教科书中,关于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叙述中已经存在只介绍史实而不分析战争性质的弱点,并且有避开战争的阴暗面,偏重于阐述战争对近代日本的有益面,即个人主义思想的高涨,不平等条约的废除,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的倾向。在此基础上又受到社会上的“司马史观”影响,更使学生们产生出一种“以甲午,日俄战争的胜利为自豪”,以“三国干涉”返还辽东半

10、岛为国家屈辱的普遍的历史认识。(二)40年周期论司马史观还以各种形式,不知不觉地渗入各阶层人士的思想中。比如较有声望的文笔家半藤一利最近写了一本畅销的昭和史,推出了一个“40年史观”,说近代日本以大约40年的周期进行着光明,黑暗的循环。明治维新至日俄战争的40年是光辉的时代,之后至战败的约40年是黑暗的时代,战后的前40年是复兴成长的时代,泡沫经济之后又进入了停滞后退的时代。 持同样意见的还有政治学者内田健三 等人。其实这种40年周期说并不是半藤的独创,内田健三的政治周期论要早于其说10年,而最初提出这种看法的也是司马辽太郎本人。司马在晚年撰写的历史评论集这个国家的形状中已明确地提出了成熟的4

11、0年和异胎的40年的说法。 作为对国运的发展,政治、经济变动的结果观察,此说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要把它作为一种有普遍性的史观来解释历史的话,只能说是有其害而无其益了。半藤本人也痛恨军部,批判昭和的侵略战争,可是由于这种无构造历史观的影响,在此书中他不能指出战争的侵略性质问题,而是举出种种的实例来批判军部的横暴,国家组织的腐败,政治家的无能和战争指挥的不合理性。换句话说不是从历史构造的角度上寻找侵略战争的根源,批判战争的不义性,而是以自己的眼光来指出体制内部的不合理性,寻找日本之所以战败的内部原因。作个假说,如果昭和的战争日本能内部协同一致,指挥正确而取得胜利的话,在半藤的眼里,昭和就会和明治

12、一样成为一个国运旺盛的伟大的时代。和司马的小说相比,半藤称自己为“历史侦探”,这部以政界、军界的密话为内容的畅销书也以“昭和史”冠名,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自称历史的作品,比起被称作史观的司马文学更具有危险性。此外,在日本被称为最进步的反战反核,反美反帝的和平运动指导者中,也不同程度地具有这种称赞明治时代伟业的历史认识。比如和平运动的理论指导者,评论家加藤周一站在反战和平的立场上虽然否定一切战争,却和司马史观同样,评价明治的指导者和明治国家的成功,称明治国家的“强兵”是防御性质的政策,称赞明治政府忍辱接受三国干涉是“现实主义”,颂扬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打败大国俄罗斯的胜利,并且说“日俄战争是一个

13、分界线,日本是打赢了以后才走上膨胀主义道路的”。(11) 无疑,这种主张也是一种无构造史观的表现,不管本人主观愿望如何,其结果起到了一个美化帝国主义扩张路线,美化部分战争,钝化对侵略战争责任感的相反作用。(三)琉球吞并问题还应该指出,在日本即使是最进步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们,作为大和民族的一员,潜在于心底的狭隘的民族意识也促使其未必能完全摆脱这种无构造史观的窠臼。战后经过进步历史学家的努力,在学界和教育界对侵略战争的构造认识有了很大提高,比如强调九一八事变以后的侵略战争连续性的“15年战争”的提法,在1956年由哲学者鹤见俊辅首倡。(12) 后逐渐被学界、教育界公认,成为教科书中的用语。许多

14、学者还更进一步地指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侵略性格。甚至不少人能将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批判上溯到明治初年的台湾征伐和(朝鲜)江华岛事件。但在这似乎是完全彻底的帝国主义批判中,也未能完全避免自我中心的民族主义的缺点。譬如在中国也有很高声望的进步史学家、日本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总帅井上清(1913-2001),从帝国主义的构造论出发虽然尖锐批判明治后日本政府发动的历次战争,但却对明治政府的琉球吞并评价暧昧。他虽承认琉球是独立国,却强调其在人种学、地理学、经济面都和日本有密切关系,说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琉球早晚要被日本统一。因此他虽批判军国主义政府的“侵略式的统一”方法,却不承认吞并行为自身就是一种侵略

15、。(13) 如果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话,不管历史上地理上有什么理由,都应指出将一个当时和世界各国签有国际条约的独立国家琉球并吞为自国领土的举动,和台湾征伐、江华岛事件一样,都是近代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一部分。吞并琉球,征伐台湾,觊觎朝鲜领土的野心才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前奏曲。必须认识到,1879年以“处分”的名义纳入日本版图的琉球才是近代日本获得的第一个殖民地。对日本的琉球吞并进行辩解,绝不是一个小节问题,实质上和司马史观、40年周期论一样,都是同一种错误思想方法的产物。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日本的大多数人,包括多数进步的和平人士和历史学者,都在不种程度上受到这种无构造的史观的影响,真正能从琉球合并出发来解释近代侵略战争构造的人可称寥寥无几。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对近代的侵略战争不能作彻底反省的一个思想远景。三 不彻底的战争反省下面再让我们重点看一下日本人对九一八事变以后的战争所持有的认识中的问题点。关于战争的性质和名称,可以说通过战后的反省,日本人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在战前,日本政府称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侵略为“满洲事变”,日中(抗日)战争为“支那事变”,太平洋战争为“大东亚战争”或“大东亚圣战”。用“事变”的表现来取代“战争”的目的在于强调战争的偶发性、一时性,是为了欺骗蒙混世界舆论,掩盖侵略事实的一种手法。而“大东亚圣战”则是在强调其亚洲征服的正义性。(14) 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