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常见管道护理 (2)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382218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外科常见管道护理 (2)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泌尿外科常见管道护理 (2)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泌尿外科常见管道护理 (2)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泌尿外科常见管道护理 (2)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泌尿外科常见管道护理 (2)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泌尿外科常见管道护理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外科常见管道护理 (2)(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泌尿外科常见管道护理 泌尿外科常见留置的管道 1 尿管2 膀胱造瘘管3 肾造瘘管4 腹腔引流管5 腹膜后引流管 6 肾周引流管7 盆腔引流管8 耻骨后引流管9 输尿管内支架管 双J管 10 尿道内支架管 11 输尿管皮肤造口12 肠管皮肤造口13 胃肠减压管14 肛管15 胸腔闭式引流 通用的护理对策 1 保持通畅2 标志分明3 准确留置4 固定牢靠5 保持清洁 注意要点 1 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防止逆行感染 2 严密检查各引流管衔接处 以免漏气及脱出 局部皮肤的变化 有无液体外溢 3 有效地防治各种留置导管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 并积极预防与处理 4 如需负压引流者 应调整好所需负

2、压压力 并注意持续负压状态 一 尿管的护理 尿管的作用 1 引流尿液2 压迫止血3 膀胱冲洗4 灌注药物 护理要点 1 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尿管 2 妥善固定3 定时观察4 保持引流通畅5 防止逆行感染6 根据病情拔管 护理要点应根据留置尿管的不同作用有所侧重 尿潴留留置尿管 重点是保持尿管固定 预防逆行感染 如合并有肾功能不全 应注意记录尿量 尽量保持密闭状态 一般不需要膀胱冲洗 指导患者多饮水 每日2000 3000ml 拔除尿管前可定期夹闭 锻炼膀胱功能 TURP术后留置尿管 1 妥善固定尿管 尿管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2 保持通畅 如有血块堵塞可通过尿管行膀胱冲洗 3 观察尿管冲洗液

3、的颜色 准确记录出入量 4 如患者出现膀胱痉挛 及时查找原因 可减慢冲洗速度 嘱其做深呼吸 转移注意力 必要时解痉止痛治疗 5 指导患者多饮水 每日2000 3000ml 6 一般术后7 10天拔除尿管 拔除尿管前可定期夹闭 锻炼膀胱收缩功能 7 拔管后患者可出现尿失禁 尿道不适感 血尿等现象 指导患者多饮水 行提肛锻炼 TURBT术后留置尿管 1 妥善固定尿管 防止受压 脱落 2 保持尿管引流通畅 如有膀胱冲洗应准确记录出入量 3 如有血块堵塞应及时给予冲洗 4 通过尿管给予膀胱灌注药物时 应指导患者正确卧位 准确计时 防止药物在膀胱内保留时间过长而损伤膀胱粘膜 5 拔除尿管后患者可出现尿道

4、不适感 嘱其多饮水 开放性膀胱手术后留置尿管 1 容易发生不稳定膀胱 应注意与尿管不通畅进行鉴别 2 一般不需要冲洗 但一定要保持通畅 3 必须的膀胱注洗应注意少量轻柔 4 术后1周左右拔除尿管 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术后留置尿管 1 观察尿管引流情况 2 URL术后6小时 PCNL术后第一天可拔除尿管 其他术后留置尿管 原则 尽早拔除尿管 二 膀胱造瘘管的护理 适应症 主要用于需要长期导尿的病人 膀胱造瘘管相对尿管有利于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 减少尿道括约肌损伤 并可以观察自主排尿情况 少部分病人起到尿液转流作用 如尿道下裂术后 护理 1 心理护理 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将手术的目的 必要性及术后可

5、能取得的效果 向病人解释清楚 术后心理指导 应鼓励病人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 保持造瘘口无异味 尿袋妥善放置不外露 2 耻骨上膀胱造瘘管接引流袋 妥善固定 保持引流管通畅 3 按医嘱定时用NS行膀胱冲洗 每次注入量为20 50ml 反复低压冲先 至冲出液澄清为止 4 观察尿液及尿量变化 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利冲洗尿路 5 观察瘘口处有无尿液渗漏 保持局部切口干燥 6 每日应用酒精消毒膀胱造瘘口处皮肤 7 拔除造瘘管后 如有漏尿 应留置导尿数日 待造瘘口愈合后 再行拔管 8 造瘘管不宜持续放尿 持续放尿可使膀胱逼尿肌废用性萎缩 最终引起膀胱痉挛 一般2 3h放尿1次 以维持膀胱的自律功能 9 每周更

6、换引流袋 定期更换造瘘管 三 肾造瘘管 分两种 泌尿外科放置的肾造瘘管和介入科放置的肾造瘘管 肾造瘘管的主要作用 PCNL术后 主要是压迫止血 还可以观察出血情况 经皮肾造瘘及介入科放置的肾造瘘管 多为引流尿液的作用 PCNL术后肾造瘘管的护理要点 1 术后应保持夹闭状态至少6小时 2 妥善固定肾造瘘管 尤其是术后早期及需要二期PCNL术的病人 一般放置深度为15cm左右 如引流量少 应注意观察造瘘管位置 3 观察肾造瘘管开放后引流液情况 4 一般不需行肾造瘘管的冲洗 术后早期肾造瘘管的通畅与否以及引流量不是观察重点 独肾除外 5 肾造瘘管放置位置合适 防止脱落 6 术后一周拔除肾造瘘管 拔管

7、后嘱其健侧卧位3小时 敷料湿透及时更换 介入科放置的肾造瘘管 主要作用是引流尿液 因此应注意几点1 妥善固定 防止受压 脱落 2 根据瘘口部位 取仰卧位或侧卧位 防止造瘘管在肾内移位 梗阻引起出血 3 造瘘管接引流袋衔接良好 并保持通畅 4 按医嘱定时冲洗 冲洗时压力宜低 冲洗液量一般每次不超过10ml 如有堵塞 应及时冲洗 5 分别记录肾造瘘管及膀胱排出之尿量 6 保持瘘口处敷料清洁干燥 观察有无尿液外漏 如有浸湿 应及时更换 以免刺激瘘口周围皮肤 7 术后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有无出血现象 8 拔管前先闭管1 2d 观察有无排尿困难 腰腹痛 发热等反应 拔管后1 2d内 应督促患者每2

8、4h排尿一次 以免膀胱过度充盈 9 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助冲洗尿路 四 腹腔引流管 抗负压管引流负压引流 抗负压管引流 适应于引流深部创面 如腹腔镜肾切除术 输尿管癌 肾盂癌根治术 膀胱全切术后等 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创面引流方式 管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 外接无菌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球 注意引流液量及性质 妥善固定引流管 防滑脱 拨管时间根据病情决定 短者2 3天 长者可达数月 负压引流 适应于引流量多 防止具备血肿形成 需长时间持续吸引的伤口 一般引流管末端接负压吸引 我科多应用于肾移植术后 管理 负压引流球需保证洁净 保持引流管通畅 应选择质地软 刺激性小的引流管 术中放置时应远离吻合口 不要

9、压迫肠管 否则易引起肠瘘 吸引力不应过大 否则易造成组织出血或被大网膜堵塞 五 腹膜后引流管 肾 输尿管 膀胱均为腹腔外器官我科手术可通过腹膜后途经进行术后常规放置腹膜后引流管 腹膜后引流管的护理 1 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 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压迫 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 还可避免或减少因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2 保持引流通畅 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 病人感到腹胀 伴发热 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 3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量 气味及有无残渣等 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形状的变化 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4 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 皮肤损伤等情况 5

10、 疼痛观察 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对周围皮肤的刺激 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或脓肿所致 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疼痛 局部固定点的疼痛一般是病变所在 6 每周更换1次引流袋 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引流袋 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六 肾周引流管 引流管引出术口外 引流肾周围的渗血渗液或尿液 保证创口愈合 术后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量 色红 量多 继发出血 色淡 量少 尿漏 拔管时间 术后2 5天 拔管后嘱患者健侧卧位 保持局部敷料干燥 七 盆腔引流管 1 观察引出液的颜色和量 一般为淡红色 逐渐转为淡黄或无色 2 注意防止脱落 改变体位 比如坐起 时要注

11、意勿牵拉引流管 3 保持通畅 注意引流管勿扭曲和受压 4 膀胱切除小肠代膀胱 回肠膀胱术 可以通过引出物的量和性质 推断出吻合口的愈合情况 如果3天后 盆腔引流量未见减少 且引出物混浊则有吻合口瘘的可能 八 耻骨后引流管 1 术后患者耻骨后置负压引流管 目的是引流出耻骨后间隙的残留渗血 渗液 以减少术后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 2 注意引流保持通畅 观察引流物的色和量 引流液多为鲜红色和淡红色 48h后逐渐减少 3 引流管连接无菌引流袋 固定于床旁 不能高于腹部 保持伤口干燥 如有渗湿及时更换 防止感染 4 一般术后72h拔除负压引流管 九 输尿管内支架管 双J管 主要用于肾 输尿管结石术后 输尿管

12、狭窄引起肾积水的患者 管道的选择 国产 进口 F5 F6 双J管为输尿管支架管 一般留置1 月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感染 膀胱刺激征 血尿 腰腹酸痛 双J管回缩 双J管自行排出 4 拔管前复查KUB 拔管后指导患者多饮水 健康指导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会阴部清洁 2 排尿时勿加压用力 及时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3 多吃蔬菜 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多饮水 达到自身冲洗目的 调节饮食平衡 防止再次结石形成堵塞输尿管 4 适当休息避免过多活动或重体力劳动 防止血尿或双J管上下移动或脱落 十 尿道内支架管 适于尿道下裂手术 尿道内支架管外口由于暴露在外 容易被衣服 被子折压 摩擦并发感染 术后使用

13、桥式支架遮盖 防止其脱落 保持支架管通畅 促使尿道内渗出物排出和预防感染 术后2 3天 生理盐水或庆大霉素冲洗 术后8 12天 可拆除固定线 自行排尿 十一 输尿管皮肤造口 输尿管皮肤造口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需将输尿管末端自腹壁拖出 引流尿液 我科多用在全膀胱切除术后 输尿管皮肤造口的护理 1 术后因引流管道较多 标明各管道的名称 并向病人及家属宣教各管道的放置位置 目的 放置时间及护理注意事项 以取得配合与理解 2 妥善固定好各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扭曲 受压 经常挤捏引流管 3 左右输尿管支架管是直接将尿液自输尿管引流于体外的通道 因此 患者翻身时 先托起支架引流管 避免拽 拉等 以防移

14、位 脱出而致引流不畅 4 保持负压引流 详细记录引流量 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 量 性质等 如引流量明显改变 及时通知医生 5 双侧输尿管支架管一般不做冲洗 在分泌物多 不通畅的情况下 可用5ml 10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5ml 10ml做适当冲洗 切口敷料及时更换 十二 肠管皮肤造口 肠管皮肤造口术于我科多见于全膀胱切除术后 肠管代膀胱 多用回肠代膀胱 护理基本同输尿管皮肤造口 多一个代膀胱内引流管 因肠液分泌较多 易堵塞 需反复冲洗 造瘘口护理 观察造瘘口是否排气及收集溢出物每天定时扩充结肠造口 同时教会病人收缩腹肌 以锻炼造口肌肉 预防造口狭窄造瘘口有排气后教会病人使用人工尿袋及如何保护造

15、口皮肤指导病人自我处理尿液及清洁造口皮肤和引流袋观察造瘘口是否排气及收集溢出物造口周围用氧化锌软膏袋内有尿液应及时清洗 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十三 胃肠减压管 胃肠减压管的适应症 肠梗阻 幽门梗阻 急性胃扩张 回肠代膀胱手术术前 腹部手术后 急性胰腺炎 上消化道出血1 4为我科多见 胃肠减压管的管理 保持胃管通畅 若有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使之通畅 胃管可给病人带来严重不适 应向病人解释 争取配合 每日清洗插胃管之鼻孔处分泌物 并妥善固定胃管 注意胃管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必要的口服药物须经研碎后调水注入 注入后夹管半小时 鼓励病人深呼吸 咳痰 预防肺部并发症 根据病情适时拨管 一般的腹部手术

16、 术后2 3天可拨管 肠道手术待患者排气后 十四 肛管 目的 排除肠腔内积气 减轻腹胀 护理 1 保持肛管通畅 2 防止肛管脱落 嘱其翻身或更换床罩时勿将其脱落 3 长时间留置肛管 会减少肛门括约肌的反应 甚至导致括约肌永久性松弛 必要时可隔几小时后再重复插管排气 十五 胸腔闭式引流 目的 引流胸腔内渗液 血液及气体 重建胸膜腔内负压 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促进肺的膨出 适应症 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 血胸 脓胸及心胸手术后的引流等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安置部位与方法 胸膜腔闭式引流的置入位置可依据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确定 积液处于低位 一般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 8肋间插管引流 积气多向上聚集 以在前胸膜腔上部引流为宜 常选锁骨中线第2肋间 脓胸常选在脓液聚集的最低位 用于排液的胸膜腔引流管宜选用质地较硬 管径1 5 2cm的橡皮管 不易折叠堵塞而利于通畅引流 用于排气的胸膜腔引流管则选择质地较软 管径1cm的塑胶管 既能达到引流的目的 又可减少局部刺激 减轻疼痛 胸膜腔引流管的护理 1 保持管道的密闭 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 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 4cm 并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