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通信企业薪酬结构设计与工作分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820105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通信企业薪酬结构设计与工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精编》通信企业薪酬结构设计与工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精编》通信企业薪酬结构设计与工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精编》通信企业薪酬结构设计与工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精编》通信企业薪酬结构设计与工作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通信企业薪酬结构设计与工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通信企业薪酬结构设计与工作分析(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薪酬管理 工具训练 课程时间 12小时 贾长松是谁 北京六君桥企业管理研究院培训师 咨询师多家高校E MBA班特约讲师全国MINI MBA教育专业讲师北京六君桥海淀培训中心 郑州六君桥 长沙六君桥总策划曾任著名家电零销商人力资源总监 中国世纪创为投资集团公司HR 北京金露副总经理13937100110 010 51911912 20018666 授课课程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高效团队建设从优秀到卓越企业教练技术领导力修练 法 术 道 战略 决策 文化的方针 团队 领导 激励的艺术 制度 机制 管理的科学 中国的企业家 道与术上具备优势但在法的运用上欠缺西方跨国公司之所以成功 与上百

2、年的发展关系外 最重要的是对制度与机制建设的精 细 深有重大关系 西方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竞争的根本性武器不是产品本身 而是管理机制的建设与执行上 企业家应具备的知识中 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决策能力风险承担能力合作力人格吸引力 岗位说明书新组织结构图 用人所长内部流动职业生涯人员选聘人资规划 量化后 绩效考核 KPI 记分卡 360 绩效薪酬晋升 绩效后的培训反馈与修改 目标组织机构工作情况 工作分析 岗位量值 薪酬定价 薪酬策略内部公平外部竞争力 岗位薪酬约定工资年功工资 技能薪酬 薪酬结果 薪酬体系 岗价评价 评价 因素 为什么要实行薪酬设计 实现目标尊重人性人的三性 贪婪性懒惰性好色性 课程基

3、本情况 薪酬的基本情况与企业需求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岗位价值评估员工评估与定位薪酬调查与定位薪酬结构设计薪酬系统的实施薪酬的管理制度 第一章 薪酬的基本情况 薪酬由经济性和非经济性报酬两部分组成 薪酬 非经济性薪酬 经济性薪酬 直接的 间接的 工作 其他 其它 企业 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期权股票奖品等 公共福利保险计划退休计划培训住房餐饮等 有兴趣的工作挑战性责任感成就感等 社会地位个人成长个人价值的实现等 友谊关怀工作环境便利的条件等 有薪假期休息日病事假等 薪酬是企业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工资一般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30 以上薪酬能带来预期收益能激励员工能吸引优秀人才 优秀的薪酬系统

4、对内的激励性对外的竞争性 目前企业薪酬误区 以为高工资就能吸引人工资涨上容易降着难工资保密制高经济指标与低福利指标岗位饱和度与工资饱和度不平衡竞争性岗位工资不合理注重物质报酬 不注重心理报酬富了员工 穷了公司薪酬级别不合理员工能力级别不合理 薪酬系统设计的六个核心 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 岗位价值评估 薪酬调查与定位 员工能力评估与定位 薪酬结构设计 薪酬系统实施 第二章 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 优秀的岗位说明书的基本的原则 目标明确原则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原则指导和帮助的原则分工和协作统一的原则 岗位说明书由五个部分组成 岗位说明书 岗位基本信息 岗位使命 岗位职责 能力素质要求 关键业绩指标 岗位

5、说明书解决的问题 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第三章 岗位价值评估 岗位评估的三种方法 海氏法21级分类法模型法 海氏法 海氏法是企业岗位评估相对成熟的方法 海氏方法是要素比较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海氏系统法又叫作 指导图 形状构成法 它是由美国薪酬设计专家艾德华 海于1951年研究开发出来的 经过后期无数实践总结而成 海氏评分法着眼与确定不同工作对实现组织目标的相对重要性 根据海氏方法 可以很客观和科学的给每一职务一个评价点数 海氏薪酬体系特别适用于管理人员的薪酬设定 智能水平 解决问题能力 承担的职务责任 海氏法认为所有职务所包含的最主要的付酬因素有三种 职 智 能水平 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务所承担

6、的责任 海氏法岗位评估模型 智能与解决问题能力 承担责任 上山型 平路型 下山型 岗位模型的不能职务的权重 上山型 平路型 下山型 智能水平 解决问题能力40 智能水平 解决问题能力70 智能水平 解决问题能力50 承担责任60 承担责任50 承担责任30 权重1 权重2 海氏岗位评估法是一种非常有效 实用的岗位测评方法 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 必须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 很多企业在实施海氏测评法时 因没有按正规的操作流程操作 导致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海氏法的操作流程 第一步 标杆岗位的选取 规模稍微大一点的企业 岗位往往比较多 如果全方位进行岗位评估 评估者往往会因为被评估的岗位过多而敷衍了事

7、 或者因岗位较多而难于对不同岗位进行区分 这样会使评估工作出现较多的偏差 标杆岗位选择有三个原则 够用 过多就起不到精简的作用 过少非标杆岗位就很难安插 有些岗位价值就不能得到厘定 好用 岗位可以进行横向比较 中用 标竿岗位一定要能够代表所有的岗位 注意同一个部门价值最高和价值最低的岗位一定都要选取 第二步 准备好标杆岗位的工作说明书 工作说明书是岗位测评的基础 完善的 科学的岗位说明书能大大提高测评的有效性 没有详细的工作说明书做基础 测评者就只能凭主观印象对岗位进行打分 尤其是当测评者不是对所有标杆岗位都很清晰的时候 测评者的主观性就会增大 而事实上 对所有标杆岗位都很熟悉的人在企业内不多

8、 第三步 成立专家评估小组 评估小组的人员由两部分组成 外部与内部 企业外部的专家顾问能站在中立 客观的角度进行测评 同时还能培训内部测评人员的测评方法和技巧 企业内部的测评人员一般要求在企业任职时间较长 对企业的业务和岗位非常了解 在不同的部门任过职 企业内部的测评人员一定要有良好的品德 能客观公正的评价事务 第四步 进行海氏评估法培训 这一步往往需要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 海氏法是一门比较复杂的测评技术 涉及到很多的测评技巧 在测评前 测评者一定要经过系统的培训 对海氏测评法的设计原理 逻辑关系 评分过程 评分方法非常了解才能从事测评工作 今天的培训就是外部专家培训 第五步 对标杆岗位进行海氏

9、评分 海氏的评分工作一定要慎重 科学的做法是海氏法的培训讲师选出两个标杆岗位进行对比打分 详细阐述打分的过程和原由 同时选择一名测评者做同样的演示 直到所有的测评者完全清楚后为止 测评者学会打分后 并不要立刻进行全面的海氏测评 可先选择部分标杆岗位进行测试 对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专家认为测试结果满意后再全面铺开测评工作如果一开始就全面展开测评工作 而测评结果因为测评者没有完全掌握测评技巧而不理想时 再进行第二轮测评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第六步 计算岗位的海氏得分并建立起岗位等级 计算岗位的海氏得分也很有技巧性 计算出各标杆岗位的平均分后 可算出每位评分者的评分与平均分的离差 对离差较大 超出事先设

10、定标准 的分数可做去除处理 因为有些测评者为了本部门的利益或对有些岗位不熟悉而导致评分有较大偏差 在计算最后得分时务必要通过一些技术处理手段将这种偏差降低到最低限度 各标杆岗位最后得分出来后 按分数从高到低将标杆岗位排序 并按一定的分数差距 级差可根据划分等级的需要而定 对标杆岗位分级分层 然后 再将非标杆岗位按其对应的标杆岗位安插到相应的层级中 减少内部人操作的弊端降低测评者的主观偏差1 精心挑选测评者2 职位说明书3 试测4 分析 差异大的除去与调整尽量结合到人的因素根据企业的发展对测评结果进行阶段性调整特殊岗位特殊对待 海氏测评法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层级法 层级法适合的企业 高科技

11、企业生产型企业职位不低30位的企业重视管理职能与营销职能并重的企业 层级法的优点 策划程序少 操作简单企业工资制度统一企业内容易做到公平以年工资为基础评估与绩效考核时便利 层级法企业一般层级设定 7级9级13级17级19级21级23级27级 层级法一般性表格 每小组分5级 模型法 成立评价小组 人力资源总监管理副总经理销售副总经理制造部经理财务总监员工代表 每个成员对公司全部职务进行评价 培训评价机制讲求评价态度与道德签订公平保证书进行详细评价 正式评估需要注意的问题 专门设立监督机制评估数据公开评估数据提交岗位价值委员会审核 岗位价值评估数据处理 数据的汇总数据的平均 差异化选择 平均值与实

12、际系数的差异系数差异系数 实际数据 平均数 平均数 15 差异系数 15 时 说明评估小组成员对岗位有非常大的差异 数据认为是差异数据处理 放弃差异数据重新成员的此数据评估 岗位价值曲线 模型法层级的确定 不同的企业根据组织的要求来设定不同的层级一般层级以组织结构为准5级为 总经理 总监级 部门经理级 主任 一般管理员 员工级 薪酬层也分为5级A B C D E每个层级内设订3 8个梯度高层级梯度少 低层级梯度多 层级区间 岗位价值分数区间 找出每一个层级的最高分与最低分也可设定层级的分数 员工的职业通路 员工的职业薪资区间最高不能高过层级 最低不能低过层级可以全部相同 也可以不同 第四章 员

13、工评估与定位 员工素质 胜任力欠资格上岗 三人小级法 员工本人员工的直接上级部门经理评价结束后 薪酬委员会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确认 若发现评价结果明显与事实不符 应安排相应人员重新评价 以确保结果客观 公正和公平 第五章 薪资的调查与定位 薪资调查 调查时注意的事项同一行业调查薪资低的岗位限于本地区薪资高的公司不如薪资低的公司重要了解别人公司政策对用作薪酬对比的岗位 在选择时应要求不同级别的岗位都要包含调查的岗位大部分企业都有岗位是相对稳定的有详细的描述与界定 员工薪酬的定位 层级最低的分数为1系数高级别 最低级别的数为该级别系数计算出各级别的系数 最低的岗位分数为标准 最低层系数为1 岗位价值

14、系数等同于薪酬层级系数 K值的选定 由于薪酬的分位值不一样 各级的K值可以不一样K值为层级基本单元值如何确定K值 根据市场薪资水平外部薪酬竞争性内部薪酬的激励性 薪酬总额预算和控制 简单预算法 累加预算法 经营业绩法 简单预算法 简单预算法就是根据过往薪酬总额及人数变化 薪酬增长进行简单预算的一种方法总额值 上年度实际总额 平均增幅 1 增加人数 员工年平均工资 累加预算法 总额 12月份员工总薪总额 1 企业利润的实际增长率一般企业所选择的增长幅度实际上比实际增长率小一些 经营业绩法 上年度薪酬总额 员工总人数本年度销售总额 员工总人数上年度销售总额 员工总人数本年度薪酬总额 员工总人数本年

15、度薪酬总额K 本年度预算销售总额 上年度实际销售总额 上年度薪酬总额 第六章 薪酬结构设计 薪酬结构 薪酬四方图 绩效薪酬 保险福利 加班薪酬 基本薪酬 高稳定性 低稳定性 高差异性 低差异性 薪酬定义 基本薪酬 层级 职务 资质 承担责任大小决定的有的差距在5 10倍绩效薪酬 变化幅度大加班薪酬 以时间为衡量标准保险福利 高稳定表现 并可能人人平等 三种典型的薪酬模型 福利津贴 固定工资 绩效工资 福利津贴 固定工资 绩效工资 福利津贴 固定工资 绩效工资 高保健低激励 高保健低激励 调和型 典型的薪酬结构 薪酬总额 岗位工资 绩效工资 福利津贴 养老工伤失业医疗 年度奖金季度奖金 保障工资变动工资 保险 其他福利特殊津贴年资总经理津贴夜班津贴职称津贴学历津贴费 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 压缩式递增法计算年资 年资 400元 350元 250元 0 5年 10年 15年以上 按50元 年30元 年按20元 年保持极限 不再增加 常见的福利类型 个人经济福利 公共福利 交通津贴 劳保 电话津贴 餐费 人寿保险 住房津贴 节日费 工间休息 内部医疗 培训 旅游 有薪假期 第七章薪酬系统的实施 贾长松1393710011020018666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