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820014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精编》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精编》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精编》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精编》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会计2 本 量 利分析 第一节本 量 利分析的概念 1 解释 是成本 业务量 利润分析的简称 本量利分析通过对成本 业务量 利润三者关系进行分析 揭示三者之间存在的内在的规律 从而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一种方法 2 分析的依据 变动成本法 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3 分析的内容 揭示企业生产成本 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规划目标利润 4 分析的基本假设 1 在相关范围内 2 所有成本可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3 固定成本总额及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动 4 销售单价不变 5 利润为税前利润 5 本量利分析的关系式 利润 收入 成本 收入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销售量 单位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

2、本 二 边际贡献的计算 1 解释 又名贡献毛益 创利额 收入超过变动成本的部分即为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用以补偿固定成本 其所余部分即为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 每增加一个产品的销售可提供的毛利 产品边际贡献 销售某种产品可提供的毛利 边际贡献总额 企业全部产品的销售毛利 2 计算公式 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产品边际贡献 产品销售收入 销售产品变动成本 销售量 单位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 各种产品边际贡献之和 3 计算方法 1 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单位边际贡献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产品边际贡献 收入 产品变动成本 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例一 某企业生产销售A产品2000件 每件

3、售价50元 单位变动成本40元 单位边际贡献 50 40 10产品边际贡献 2000 50 2000 40 2000 10 20000 2 企业生产多种产品 单位边际贡献及产品边际贡献与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计算相同边际贡献总额 各产品边际贡献之和 各产品销售收入合计 各产品变动成本合计例二 某企业生产销售产品资料如下 甲产品单位边际贡献 100 60 40乙产品单位边际贡献 200 150 50甲产品边际贡献 40 6000 240000乙产品边际贡献 50 8000 400000边际贡献总额 甲产品边际贡献 乙产品边际贡献 240000 400000 640000或者边际贡献总额 产品收入之和

4、销售产品变动成本之和 100 6000 8000 200 6000 60 8000 150 640000 三 边际贡献率 1 解释 边际贡献占销售收入的比率 或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占收入的比率 2 边际贡献率的计算 1 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边际贡献率 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售价边际贡献率 产品边际贡献 产品销售收入 以例一资料 则边际贡献率 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售价 10 50 20 或者 产品边际贡献 产品销售收入 20000 2000 50 20 2 企业生产多种产品 方法一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各种产品边际贡献之和 各种产品销售收入之和方法二 首先计算每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及每种产

5、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销售额的比重 然后将每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与各自的销售比重相乘 将相乘的结果合计即得到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以例二资料 则方法一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各产品边际贡献之和 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 640000 6000 100 8000 200 29 09 方法二 计算各产品的销售比重甲产品销售比重 6000 100 6000 100 8000 200 27 27 乙产品销售比重 8000 200 6000 100 8000 200 72 73 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甲产品边际贡献率 100 60 100 40 乙产品边际贡献率 200 150 200 25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甲产品销

6、售比重 甲产品边际贡献率 乙产品销售比重 乙产品边际贡献率 40 27 27 25 72 73 29 09 四 变动成本率 1 解释 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率2 变动成本率的计算 1 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 销售收入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售价 2 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变动成本率 各产品变动成本之和 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 以例一资料 变动成本率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售价 40 50 80 或者 销售产品变动成本 产品销售收入 40 2000 50 2000 80 以例二资料 加权平均变动成本率 各产品变动成本之和 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 6000 60 8000 150 6000 100 80

7、00 200 70 91 或者先计算各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及销售比重甲产品变动成本率 60 100 60 乙产品变动成本率 150 200 75 加权平均变动成本率 60 27 27 75 72 73 70 91 3 与边际贡献率的关系变动成本率 边际贡献率 1以例一资料变动成本率80 边际贡献率20 1以例二资料加权平均变动成本率70 91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29 09 1 五 保本点销售量和销售额 1 解释 又名盈亏临界点 损益平衡点 企业的经营处于不盈不亏状态时 所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2 计算公式利润 收入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利润 0则收入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销售量 单位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8、 固定成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 单位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点销售量 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保本点销售额 保本点销售量 单位售价 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售价 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售价 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3 计算方法 1 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A 公式法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保本点销售量与保本点销售额 如例一资料 其固定成本为10000元 保本点销售量 固定成本 单位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10000 50 40 1000保本点销售量 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10000 10 1000保本点销售额 保本点销售量 单位售价 1000 50 50000保本点销售额 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 10000

9、20 5000 B 图解法 解释 以X轴为销售量 Y轴为成本额及收入额 步骤 在坐标轴上描出总成本线与总收入线 总收入线超过总成本线时为盈利 盈利额即为两者之间的差额总成本线超过总收入线时为亏损 亏损额即为两者之间的差额 图解 销售量 成本额收入额 收入线y 50 x 成本线y 10000 40 x 50000 1000 Y 50 x Y 10000 40 x X 1000Y 50000 2 企业生产多种产品 A 固定成本可以合理的分配到各种产品 则各种产品保本点的计算与生产一种产品的方法相同 B 固定成本不能合理的划分时可采用加权平均边际贡献法 计算步骤如下 a 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b

10、计算加权平均保本点销售额 c 计算各种产品销售比重 d 计算各种产品保本点销售额 e 计算各种产品保本点销售量 以例二资料 如固定成本为500000元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29 09 加权平均保本点销售额 固定成本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500000 29 09 1718803 71甲产品销售比重 27 27 乙产品销售比重 72 73 甲产品保本点销售额 加权平均保本点销售额 甲产品销售比重 27 27 1718803 71 468717 77乙产品保本点销售额 加权平均保本点销售额 乙产品销售比重 72 73 1718803 71 1250085 94 甲产品保本点销售量 甲产品保本点销售额

11、 单位售价 468717 77 100 4687乙产品保本点销售量 乙产品保本点销售额 单位售价 1250085 94 200 6250 练习222页 要求 计算各种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 产品边际贡献以及边际贡献总额 计算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率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以及变动成本率 如固定成本为20000元 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及销售额 如果销售比重发生变化 甲 乙 丙的销售比重分别为30 25 45 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及销售额 六 保本点作业率 1 解释 保本点销售量与正常销售量之比 2 计算保本点作业率 保本点销售量 正常销售量以例一资料则保本点作业率 1000 2000 50 七 安

12、全边际 内容 安全边际量 安全边际额安全边际量 不亏损允许减产的最大量安全边际额 不亏损允许减少的最大销售额 安全边际量 正常销售量 保本点销售量安全边际额 正常销售额 保本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量 销售单价以例一资料安全边际量 2000 1000 1000安全边际额 2000 50 1000 50 1000 50 50000 八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占产品销售的比率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量 正常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 正常销售额以例一资料安全边际率 1000 2000 50 50000 2000 50 50 安全边际率 保本点作业率 1 企业安全性的经验数据 结论 变动成本率越高 企业越难

13、以盈利 边际贡献率越高 企业得以补偿固定成本后 来获取利润的可能性越大 保本点作业率越高 企业亏损的可能性越大 安全边际率越高 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小 九 保本点敏感分析 一 售价变动 售价上升 保本点下降 售价下降 保本点上升 售价上升10 收入线y 50 x 成本线y 10000 40 x 变动后的收入线 售价上升 保本点销售量 变动后的保本点销售量 要求 计算变动后的保本点销售量 二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 单位变动成本上升 保本点上升 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保本点下降 单位变动成本上升10 保本点销售量为多少 收入线y 50 x 成本线y 10000 40 x 变动后的成本线 保本点 变动后的

14、保本点 三 固定成本总额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上升 保本点上升 固定成本总额下降 保本点下降 固定成本总额上升10 保本点销售量为多少 收入线 原成本线 变动后成本线 原保本点 变动后保本点 十 利润的预测 一 利润预计1 用本量利分析法预计利润预计利润R 预计收入Qp 预计变动成本Qb 预计固定成本a设保本点销售量为qR Qp Qb a Qp qp qp Qb qb qb a Qp qp Qb qb qp qb a Q q p Q q b 0 Q q p b 安全边际量 单位边际贡献 Q q p p b p 安全边际额 边际贡献率 预计销售利润率 预计利润 预计销售收入 安全边际额 边际贡献率

15、预计销售收入 安全边际额 预计销售收入 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率 边际贡献率保利量 利润 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保利额 利润 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 2 用销售利润率预计利润 预计利润 预计销售利润率 预计销售收入额3 用资产报酬率预计利润预计利润 预计资产报酬率 平均资产占用额 二 目标利润下有关指标的制定 1 采取单项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 1 目标利润下销售量的确定例如 p 50b 40a 10000R 12000Q 2000则 R Q p b a 2000 50 40 10000 10000R Q p b aQ R a p b 12000 10000 50 40 2200要使目标利润从1000

16、0元增加到12000元 销售量应从2000元增加到2200元 2 单位售价的确定 R Q p b a Qp Qb aQp R Qb ap R Qb a Q 12000 2000 40 10000 2000 51要使目标利润从10000增加到12000 销售价应从50元 增加到51元 3 单位变动成本的确定 R Q p b a Qp Qb ab Qp a R Q 2000 50 10000 12000 2000 39要使目标利润从10000元增加到12000元 单位变动成本应从40元降低到39元 4 固定成本的确定 R Q p b a Qp Qb aa Qp Qb R 2000 50 2000 40 12000 8000要使目标利润从10000元增加到12000元 固定成本应从10000元降低到8000元 2 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 降价促销 但销售量受生产能力及市场份额的限制 降低变动成本但也受材料及人工成本的制约 降低固定成本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如降价10 企业可以增加销售量 为达到目标利润 企业应该销售4400件 但企业只有生产4000件的生产能力 则可以想办法降低变动成本 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