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专业培训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818849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专业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编》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专业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编》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专业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编》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专业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编》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专业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专业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专业培训(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 第八章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是汽车营销员必须做的工作和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对企业负责 又要对顾客负责 第一节营销员的职责 一 售后服务的职责和作用1 售后服务的职责目的 提供服务 解除后顾之忧2 售后服务的商业化3 售后服务的作用 1 争取用户 2 确保汽车性能的正常发挥 3 收集市场和用户信息 4 企业增加收入的途径 第二节售后服务工作的内容及机构设置一 售后服务工作的内容1 建立售后服务网络2 建立客户档案 进行跟踪服务3 满足用户的备品供应4 汽车产品的质量保证5 进行技术服务6 塑造企业形象 一 售后服务工作的内容1 建立售后服务网络由于汽车产品使用的普及

2、性 销售的广泛性以及产品技术的复杂性 单凭汽车厂商自身的力量 是不可能做好售后服务的 必须建立一个覆盖面广 服务功能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 才能快捷 高效地满足用户的要求 实现全方位服务 因此 国外各大汽车公司 都在社会上组织一个十分庞大的服务网 遍布主要汽车市场的城市和乡村 这个网络代表生产厂家完成为用户的全部技术服务工作 例如 法国雷诺集团在欧洲有一级销售网点约2500个 二级网点约1 5万个 雷诺轿车公司在法国约有8000个售后服务点 4万多名雇员 在国外约有1万多个销售及服务网点 5万名雇员 一 售后服务工作的内容2 建立客户档案 进行跟踪服务1 建立客户档案建立客户档案直接关系到售后服务

3、的正确组织和实施 客户的档案管理是对客户的有关材料以及其它技术资料加以收集整理 鉴定 保管和对变动情况进行记载的一项专门工作 档案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档案内容必须完整 准确 2 档案内容的增减变动必须及时 3 档案的查阅 改动必须遵循有关规章制度 4 要确保某些档案及资料的保密性 客户档案的主要内容 客户名称 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法定代表人姓名 注册资金 生产经营范围 经营状况 信用状况 与我方建立关系年月 往来银行 历年交易记录 联系记录等 2 保持与客户的联络 维持客户关系建立客户档案的目的在于及时与客户联系 请客户谈谈他们的要求 并对客户的要求做出答复 经常查阅一下最近的客户

4、档案 了解用户汽车和配件的使用情况 存在什么问题 与客户进行联络应遵循以下准则 1 请客户谈他的要求 2 专心听取客户的要求并做出答复 3 多提问题 确保完全理解 4 总结客户要求 一 售后服务工作的内容3 满足用户的备品供应按备件的使用性质 通常把备件分成以下几类 消耗件 汽车运行中 一些零件会自然老化而失效 必须定期更换 如各种皮带 胶管 密封垫 电器件 滤芯 轮胎 蓄电池等 易损件 汽车运行中 一些零件会因磨损而失效 需要随时更换 如轴瓦 活塞 缸套 气阀 制动鼓 离合器摩擦片等 维修件 汽车在一定的运行周期后 必须更换的零件 如各种轴 齿类零件等 基础件 指的是构成汽车的一些总成零件

5、原则上它们应该是全寿命零件 但可能因为使用环境的特别而先期损坏 需要进行更换或维修 如曲轴 缸体 桥壳 变速器壳等 肇事件 汽车因交通事故而损坏的零件 如传动轴 水箱 车门 前梁等 一 售后服务工作的内容4 汽车产品的质量保证1 质量保证的工作内容 1 受理用户的索赔要求 并向企业反馈用户质量信息 2 汽车召回 所谓召回制度 RECALL 就是已经将已经投放市场的汽车 如果发现由于设计或制造方面的原因 存在缺陷或可能导致安全 环保问题 厂家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并提出申请召回 一些企业为了树立和维护自己的形象 对于因质量缺陷而导致的质量隐患会积极主动地提出召回 2 质量保证的工作要点 1 准确 即

6、对用户反映的情况 必须先经过核实 然后再做出处理 也只有在此基础上 才能向企业反馈回可靠的质量信息 以利于企业对产品的设计或生产进行迅速改进 2 快速 这样可以尽量地缩短用户等待的时间 使用户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也使用户不快的心理得以缓和 增强对企业和产品的好感 3 宽厚 如果是产品质量缺陷 生产企业有责任帮助用户恢复产品的技术功能 使用户免于承担损失 同时也维护了企业和产品的信誉 3 公司产品质量担保的内容 1 质量担保期限 从领取行车证之日起算 为期 月 或 公里 2 车辆出现故障 排除 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均由特约维修站向 汽车公司结算 3 对售出的汽车及配件进行质量担保 4 如果出现的故障

7、在非特约维修站修理过 汽车公司将不承担质量担保 4 客户质量索赔及处理索赔员工作职责 对待用户热情 礼貌 对每一辆属于质量保修范围的故障车辆进行检查 并做出质量鉴定 严格按质量保修条例为用户办理质量保修申请 严格按有关规定填报技术信息 质量保修有关报表 报告 并按要求提供索赔旧件 主动搜集并反馈有关车辆使用的质量 技术信息 积极向用户宣传质量保修政策 为用户提供使用 技术方面的咨询服务 受理用户的赔偿应遵照质量保修工作管理条例并按质量保修工作程序开展每一步的工作 5 质量保修工作流程 1 用户至特约维修站报修 2 业务接待员听取用户的反映及报修内容 3 业务接待员对车辆进行初步检查 根据故障情

8、况及用户反映的情况 分为普通报修车及申请索赔车 4 申请索赔车辆交由索赔员检查鉴定 5 确属索赔范围车辆由索赔员登记有关车辆数据 6 维修工作结束后 及时在索赔件上挂上标签 7 用户凭修理订单领取车辆 所有属于质量保修范围的修理均可得到免费 8 每天工作结束后 由索赔员根据当天的修理情况 填写好故障报告 并将带有标签的索赔件放入索赔件仓库 9 定期向售后服务科寄发 故障报告单 10 定期完成索赔申请单 寄往售后服务总部 11 所有的索赔件保持原样 按有关规定处理 12 根据计算机清单 定期向总部结算索赔费用 6 收集产品使用质量信息故障报告是获得使用质量信息的最重要来源 能准确地反映情况 并且

9、信息反馈速度快 通过维修站获取质量反馈信息是最为简便快捷的方法 这些反馈信息通过分析和总结 将有助于供货厂家对产品设计做出更改或是在售后服务领域内采用新的故障解决办法 所有的质量问题均应要求填写故障报告 并按规定时间与供货厂家联系 一 售后服务工作的内容6 塑造企业形象售后服务部门是企业的一个窗口 是企业形象的直接体现 在与用户交往上 应该选用有深厚技术功底和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做业务接待 售后服务虽然属于服务性的工作 但它与普通意义上的 服务 不同 因为 它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如果一个业务接待员不具备技术知识 就很难赢得用户的信任 也直接影响了客户对企业的信任 而这一点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

10、还要加强其他售后服务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和业务培训 使他们从心理上真正地把顾客作为上帝 为他们提供及时 快捷 周到 热情的服务 在顾客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 售后服务机构设置及管理职能在各大汽车企业的机构设置中 售后服务部都隶属于企业的销售部 售后服务机构所包括的部门及职能如下 1 计算机中心 2 技术服务部3 技术培训部4 非技术服务部5 备品供应部和仓库 第三节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售后服务工作概况一 国内的售后服务工作现状1 存在的问题2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 销售 维修的脱节 1 汽车生产厂家与经销商的脱节2 汽车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3 售后服务与经销商及厂家的脱节 二 国

11、内知名品牌汽车的售后服务浅析中国的汽车业现在可谓是百家争鸣 在价格竞争 产品竞争的背后 综合实力较强的几家汽车企业已悄然开始由规模销售转向精益销售 由产品和价格的竞争转向渠道和售后服务的竞争 因此在汽车销售市场的新一轮竞争中 售后服务的竞争将成为核心和焦点之一 并且 汽车售后服务也将成为汽车生产企业获利的一个重要来源 例 奇瑞力争成为 汽车界的海尔 例 一汽红旗轿车创造新的营销 服务理念 多功能网络 让经销商赚钱 全方位服务 让消费者满意 例 一汽大众汽车在全国探索加强调人性化的客户体验 并以此目标为依据进行渠道管理 例 通用花巨资与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BM 等联手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CRM

12、 系统 以整合生产 营销 服务系统 以抢占服务高地为目标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 三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的对策1 改进销售理念 2 树立服务意识 尽快完善 四位一体 的专营店网络体系 3 树立商业信誉 构建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 4 树立品牌观念 构建品牌经营营销体系 5 树立效率意识 建立电子信息处理网络系统 加快电子商务建设步伐 6 面对用户 开展全方位的网络化服务 7 在竞争中提高售后服务水平 8 积极吸取海外的营销和服务经验 9 关于 汽车三包 和 汽车召回 第八章重点与要点1 售后服务的职责和作用2 售后服务的主要内容3 售后服务机构的管理职能4 我国售后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5 完善售后服务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