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18604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常德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本学科试题卷共6页,二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 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 黄帝 B. 炎帝 C. 禹 D. 舜【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中“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可以看出是这一人物是黄帝。结合所学,相传在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对阵北方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一带进行了一场大战,即涿鹿之战,蚩尤战败被杀。炎帝、黄帝的部落结成联盟后,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

2、夏族。而且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并将他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A项符合题意;B项不合题意;禹和舜是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C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2.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对应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唐朝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18年李渊受禅代隋称帝,定都长安,建立唐朝,直到公元907唐朝灭亡。其他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B。3.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

3、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着的阶段特征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关系的发展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的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明清时期的特征,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的特征。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答B。 4. 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 B. C. D. 【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相同类别”,结合课本所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所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资治通鉴是北宋司

4、马光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正确,C项符合题意;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汇编,体现了孔子的思想。错误,BD两项不合题意;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创作的小说,通过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错误,A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5. 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朝前期疆域南到 A. 台湾岛 B. 海南岛 C. 南海 D. 南海诸岛【答案】D【详解】依

5、据课本所学,明清时期,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初年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祖国版图。D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6.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秦王相六合,虎视何雄哉!”“故垒西边,人道是

6、,三国周郎赤壁。” “暖风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词反映历史事件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正确排序。结合历史知识分析:选项,唐朝;选项,秦朝;选项,汉朝;选项,宋朝;选项,明朝;选项,元朝。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

7、元朝的建立7.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追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共同影响的是 A.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其【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有赔款内容,南京条约有协定关税内容;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开设工厂;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8. 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08年北京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有明显历史错误的是 几个来京参

8、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朋友相见多行握手、鞠躬礼。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A. B. C. D. 【答案】B【详解】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题干1908年北京故事,结合课本所学,清政府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驻扎,不允许中国人居住;1911年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改革愚昧落后的习俗,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出现了文明简单的握手、鞠躬礼。项说法错误,B项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

9、,1898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最高学府,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项说法正确。C项不合题意;革命党人多剪辫子,反抗清政府,所以题干中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项说法正确,A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题干中“1908年北京故事”“有明显历史错误的”是解题的关键,即选择不是发生在1908年北京的历史史实。可以用排除法解答本题,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1908年不会再有参加科技考试的读书人;1901年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1908年何先生的父母不可能住在东交民巷

10、;握手、鞠躬礼出现在1911年辛亥革命国民政府的改革后。由此可确定答案。9. 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成为哪一运动的导火线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答案】C【详解】依据漫画反映的史实中国山东归属日本人,德国人沮丧的离开。结合课本所学,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竟将原来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C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出现了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太平天国是一场大规模反清农民斗争。A项不

11、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导致中国人民掀起义和团运动。B项不合题意;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改造国民性,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图片“沮丧的德国人”离开,“得意的日本人”站在“山东省”是解题的关键。可知漫画反映了日本攫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根据所学,1919年初,英美等国操纵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提出的收回德国在山东特权等正义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发了郁积在人们心中的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10. 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

12、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 A. B. C. D. 【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的关键词“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结合课本所学,国民革命失败以后,面对国民党的残酷反革命围剿。毛泽东毅然选择向国民党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并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展理论。革命根据地由一块发展到无数块,兴修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从而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A项符合题意;1947年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获,毫不畏惧,毅然赴死;毛泽东得知后特意为她的这

13、种精神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B项不合题意;1950年的抗美援朝时,毛泽东题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项不合题意;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针对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提出了“自己动手”的口号;随后各根据地逐步开展了大生产运动。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11.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A. 上海 B. 南京 C. 重庆 D. 延安【答案】C【详解】结合课本所学,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面调兵遣将,积极准备内战,一面多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

14、平、真内战的面具,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表达了共产党的和平诚意,为共产党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力。C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2.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C.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农村政策的认识。1953年

15、1956年的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民纷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因此说大家都散伙了。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D。【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版八年级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13. 为了更好的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信息,可以判断该人物应该是党员干部,A王进喜是石油工人,B是兰考的书记焦裕禄,C是解放军战士节约标兵雷锋,D邓稼先是取得两弹元勋荣誉称号的科学家,所以符合“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只能是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