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吉首市民族中学九年级历史《考点14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复习学案(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1772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吉首市民族中学九年级历史《考点14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吉首市民族中学九年级历史《考点14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吉首市民族中学九年级历史《考点14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省吉首市民族中学九年级历史《考点14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省吉首市民族中学九年级历史《考点14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吉首市民族中学九年级历史《考点14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复习学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吉首市民族中学九年级历史《考点14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复习学案(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4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学习目标】知识内容识记理解运用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政权交接仪式图“一国两制”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组建的史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及其对会议成功召开的贡献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建交【重点、难点】: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自主学习】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二、港澳回归1.香港回归(图如下):199

2、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图如下):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港澳回归的意义: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港澳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三、一国两制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基本方针。2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即“九二共识”)。3. 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建议和主张。4.台湾回大陆探亲、旅游、经商的人数不断增加,大陆成为台湾第三大

3、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五、国防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先后组建了海军(1949年)、空军(1949年)及导弹部队(1966年创建第二炮兵)。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七、万隆会议1955年4月,周恩来出席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的亚非国家政府首脑会议,在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八、外交成就1.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 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

4、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合作探究】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区域的行政管理坚持的重要原则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团结D.共同繁荣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是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这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领导人是( ) A.毛泽东B.邓小平 C.江泽民D.胡锦涛4.我国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对香港、澳门恢

5、复行使主权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我国已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D.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5.有关海峡两岸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目前仍处于分裂状态 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 两岸交流领域不断扩大两岸已 实现“三通”,人员可互相来往 A.B. C.D.6.我国是世界上能造核武器、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标志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1966年,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进行 D,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

6、功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20世纪50年代,由我国政府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 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国及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在国际上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A.B. C.D.8.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的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 APEC会议9. 1971年,中国之所以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根本原因是( ) A.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 B.日本对华政策的改变 C.第三世界国家的帮助 D.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10.下列哪一项属于中国在20

7、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主张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我好比凤阀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但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咦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啊,我哭泣号响,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请回答:(1)材料一分别是我国 特别行政区 和特别行政区区旗。(2)材料二中两幅图的景象分别出现在何时?(3)上述两个地区的回归是谁提出的哪一方针的成功实践?这一方针的具体内容是

8、什么?(4)材料一的两图中都有五颗五角星,它们的共同寓意是什么?(5)材料三中的“母亲”、“海狮”各指什么?(6)材料三中的“我”是如何被割占的?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清。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材料三 1984年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仍搞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请回答:(1)材料一中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英雄是谁?(2)你能举出清朝以前(包括清朝)我国政府加强对台湾管理的史实吗?(3)材料二中割占我国台湾的是哪个

9、国家?通过什么条约实现的?什么时候才摆脱其殖民统治实现回归?(4)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什么构想?(5)谈谈你对台湾回归前景的看法。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请回答:(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教学反思】学生基本当堂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