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3816254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60分)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B棉花适时打顶,可以解除棉株的顶端优势,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棉株侧枝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棉花产量;存在于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可固氮,通过种豆科植物,可以增加土壤中氮元素含量,达到肥田的目的,这是作物轮作的优势之一,仅与

2、作物种类有关,与植物激素无直接关系;C项是对再生稻的描述,再生稻是种一茬收两季的水稻,再生时利用其根、茎,重新发苗,在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有多种植物激素起作用;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成熟木瓜可释放乙烯,促进红柿果实成熟。2.如图是模拟温特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所做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D)A.本实验的设计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上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C.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可排除琼脂块的干扰D.本实验证明了吲哚乙酸能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的生长解析:本实验的设计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用与尖端接触的琼脂块和未与尖端接触的琼脂块进行对照;本实验的

3、自变量为琼脂块上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可排除琼脂块的干扰,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的作用;本实验证明了尖端产生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的生长,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3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与自身的载体分布有关,也受光照、重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如图所示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不会发生的是()Aab BbdCca DacC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进行横向运输,可以由a侧运输到b侧;在胚芽鞘部位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可由b运输到d,由a运输到c,但不能由c运输到a。4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茎生长的作用示意图,下列有

4、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示说明低浓度生长素促进茎的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由图可知,b点对应的浓度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C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也可能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D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b点代表背光侧,则向光侧可能为c答案D解析据题图可知,茎生长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越长,说明促进作用越弱,超过虚线就是抑制作用。题图中横坐标是生长素浓度,低浓度生长素促进茎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茎的生长,A正确;b点对应的浓度下,茎生长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最短,说明该浓度促进茎生长的作用最强,所以是最适浓度,B正确;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也可能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如题图中的a、c两点,C正确;在茎的向光性实验

5、中,若b点代表背光侧,则向光侧浓度应低于背光侧,可能为a点,D错误。5科学家用单侧光照射向日葵幼苗的尖端后,发现在向日葵下胚轴两侧的生长素相对含量基本相同,但向光侧的生长抑制物质相对含量却多于背光侧。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光照持续时间/min生长素相对含量生长抑制物质相对含量向光弯曲角度向光侧背光侧向光侧背光侧049.550.551490304550.050.066.533.515.5 608049.150.975.524.534.5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可推测,向日葵下胚轴背光侧单个细胞的纵向长度大于向光侧B向日葵幼苗尖端中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条件下没有发生分解C向日葵的向光性是

6、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抑制物质分布不均匀所致D实验显示向日葵向光侧生长抑制物质的含量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D实验显示数据无法说明向日葵向光侧生长抑制物质的含量与光照时间呈正相关,由此判断D错误。6.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其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B.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是其生理作用两重性的表现C.光照能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但不能影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D.其含量增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答案D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的,A正确。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表现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B正

7、确。光照能使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但不能使生长素在琼脂块中运输,C正确。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植物的生长,因此两者之间通过拮抗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D错误。7. 某同学进行了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用根数量表示B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C由图中可知甲组的2,4D浓度高于乙组D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解析:选B图中纵坐标可表示生根数目或根的长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在最适浓度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不同浓度,由图

8、中信息无法判断甲、乙两组浓度的高低;据图判断,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所用时间比乙组短。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在黑暗时可以合成,单侧光并不影响其极性运输C乙烯利是一种具有催熟作用的植物激素D用乙烯处理二倍体番茄的幼苗,可以得到多倍体番茄植株解析植物顶芽生长占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但侧芽生长素的合成没有被抑制,A项错误;生长素的合成不需光,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单侧光并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项正确;乙烯利是一种

9、植物生长调节剂,C项错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以得到多倍体番茄植株,D项错误。答案B9.利用稻田养鲤鱼,既可获得鲤鱼,又可利用鲤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便肥田,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下列有关稻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决定了鲤鱼的种群密度B.若稻田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过多地流入消费者体内,则该生态系统不能处于稳态C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可被循环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D利用鲤鱼吃掉杂草,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使人们获得更多能量答案B解析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A项错误;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大部分

10、流入害虫等消费者体内,表明该生态系统处于衰退状态,B项正确;稻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不能实现完整的物质循环,如稻种会流出生态系统,而矿质元素需不断补充等,C项错误;利用鲤鱼吃掉杂草,可以改变能量的流动方向,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项错误。10.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利于标记个体的存活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没有振荡试管且从试管下层吸出培养液C.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将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

11、体统计在内解析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不利于标记个体的存活,则会使估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没有振荡试管会导致试管下层的酵母菌偏多,从试管下层吸出培养液会使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开灯会导致捕获到的小动物种类减少,使实验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统计样方内部的个体以及相邻两条边(含顶角)上的个体,若将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统计在内,会导致统计的个体数增多,实验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答案C11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

12、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B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图2中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D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解析:选C图1中a只影响出生率,b既影响出生率也影响死亡率,从而判断出a为性别比例,b为年龄组成,进而可知c为种群密度。图2为图1的变式,图2中甲使种群密度增大,应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使种群密度减小,应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只影响出生率,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图1中b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c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图2中丁与图1中a表示的含义不同。丙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12某种群下一年的种群数量(Nt1)与当年

13、的种群数量(Nt)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e代表Nt1/Nt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为a时,死亡率小于出生率B种群数量为b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C种群数量为c时,种群数量基本稳定D种群数量为d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解析先对本题中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设Nt1/Nt,当种群数量为a或b时,其1,种群数量均增加,即出生率死亡率;另外,当种群数量为b时,对应的值最大,此时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但不是种群数量最大,A正确、B错误;当种群数量为c时,1,种群的数量基本稳定,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正确;当种群数量为d时,其1,说明种群的数量在减少,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正确。答案B13.小型犬浣熊为

14、树栖动物,属于食肉类动物,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如图为小型犬浣熊种群相关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对小型犬浣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需要使用样方法B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最低处于第三营养级C若曲线表示死亡率与出生率之差(死亡率出生率之差),则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在a时最大D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则小型犬浣熊种群数量在bc时期处于下降阶段解析:小型犬浣熊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A错误;小型犬浣熊为食肉类动物,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因此小型犬浣熊最低处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若曲线表示死亡率与出生率之差,ac段一直大于0,说明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

15、度不断减小,a时最大,C正确;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ac段种群的增长速率增大于0,说明小型犬浣熊种群数量不断增大,D错误。答案:C1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接近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B校园的草地上蒲公英呈随机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C通常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初生演替所需的时间更长D不同种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相互抑制是常见的表现方式解析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数量接近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A项正确;蒲公英的随机分布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而不是群落的空间结构,B项错误;从初生演替的裸岩阶段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土壤条件的演变、物种数目和相互关系的演替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而次生演替可以从其中某个阶段开始,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土壤条件和物种数目,所需时间较短,C项正确;竞争关系是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常见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