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812898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苏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苏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苏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年苏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年苏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苏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苏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24分)1(2分)“筑称室,初定家邦;造舟车,走出洪荒”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是写给传说中的()A.蚩尤B.黄帝C.禹D.启2(2分)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发现:5个北京猿人头盖骨,近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用火遗迹,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这说明北京人()会制造石器会种植粟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B.C.D.3(2分)下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各诸侯国,宣传他的主张和学说。他宣传的内容可能是()A.仁者爱人;以德治国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以法治国,全面加强君权D.民为贵,社

2、稷次之,君为轻4(2分)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A.牧野之战B.春秋争霸C.战国争雄D.城濮之战5(2分)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聚落农作物出现城市的出现磨制石器家畜出现房屋出现A.B.C.D.6(2分)有一个旅游团在旅游的过程中,自主发起保护长城的活动。导游关于秦朝长城的起止点有些模糊,你认为正确的是()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西到咸阳,东到北京7(2分)下列秦朝的措施与

3、秦朝速亡没有关联的是()A.强征赋税B.修骊山陵C.严刑苛法D.统一度量衡8(2分)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李冰是()A.春秋时期秦国人B.战国时期秦国人C.秦朝人D.西汉人9(2分)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佛教传入中国C.思想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D.西学传入中国10(2分)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

4、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A.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11(2分)战国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很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下列战争属于这一时期的是()牧野之战桂陵之战涿鹿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A.B.C.D.12(2分)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A.铁农具B.筒车C.牛耕D.都江堰二、判断题(6分)13(2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商朝。14(2分)史记记载:“于蜀,蜀守冰凿离碓

5、(即堆),穿二江成都之中。”该材料描述的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15(2分)有人说“春秋无义战”,也就是说春秋争霸战争,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带来极大的破坏,毫无进步可言。三、综合题(20分)16(4分)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1)某同学前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心里很难过。你认为可以用春秋时期哪一学派的谁的观点劝导他?(2)“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他在政治上提出了什么主张?(3)战国时期

6、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提出什么主张,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17(6分)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材料三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小明和小芳产生了分歧:小明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变法是成功的。小芳则认为商鞅因变法触及旧贵族的利益

7、,惨遭车裂而死,变法失败了。(1)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并据此指出秦国变法的特点。(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3)评价历史上的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依据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你可获得怎样的启示?1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西周诸侯国分布图(1)为了将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补充完整,、处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诸侯国的建立与西周的哪一制度有关?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诸侯需要向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4)材料二的相关制度在春秋时期是如何遭到破坏的?答案一、选择题1【答

8、案】B【解析】通过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务农桑,筑宫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可知,这里所说的是人文初祖黄帝。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世尊称为“人文初祖”。故选B。2【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2019年)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从遗址中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说明北京人保留了猿人的特征,有大量火的遗迹说明北京人会使用和保存火,有10万多件石器说明北京人会打制石

9、器,材料中没有提到北京人会种植粟,最早懂得种粟的原始人类是半坡原始居民。故选B。3【答案】A【解析】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提倡仁和礼,主张以德治国,A符合题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B不符合题意;以法治国,全面加强君权是法家的思想主张,C不符合题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思想主张,D不符合题意。故选A。4【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故选B。5【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

10、的重要标志。故选C。6【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同时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故选C。7【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秦朝的统一,与秦朝速亡没有关系,故选D。8【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工程是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因此可知李冰是战国后期秦国人。故选B。9【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

11、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思想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故选C。10【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故选D。1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很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正确;牧野之战发生在商朝末年,不属于战国时期,错误;涿鹿之战发生在部落联盟时期,错误。故选C。12【答案】C【解析】

1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筒车是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铁农具的使用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之一,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都不符合题意,牛耕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故选C。二、判断题13【答案】【解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14【答案】【解析】据“于蜀,蜀守冰凿离碓(即堆),穿二江成都之中。”可知,该材料描述的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15【答案】【解析】春秋争霸战争虽然带来人员伤亡、财物损耗、生产破坏的恶果,但是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出现了局部统一,形成了统一的趋势;为逃避战乱,人民大量迁徙,各地区、各民族加强了联系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等;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实现富国强兵,在各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并非“毫无进步可言”。三、综合题16【答案】(1)道家;老子。(2)孔子;以德治国。(3)以法治国。【解析】第(1)问,根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