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三(含答案).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81146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苏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三(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年苏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三(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年苏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三(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年苏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三(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年苏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三(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苏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三(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苏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三(含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40分)1(1分)下表为19世纪7090年代中国丝织品出口情况,对于表中数据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开始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B.中国丝织技术仍领先于世界C.国际市场需求推动丝织业发展D.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1分)某一字体的最大价值就是“飞跃式地扩大了书法的表现空间,促进了作为戏剧的书法的形成”。以下作品最能体现这一价值的是()A.B.C.D.3(1分)“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迁。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为郎从白首,卧病数秋天。”(杜甫历历)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文学作品是时势及其变迁的反映B.表现了杜甫诗作浪漫主义的特征C.可作为研究当时历

2、史变迁的旁证D.作品表现出凝重沉郁的艺术风格4(1分)下图画作为明王室子弟朱耷于明亡后所画,画作中的树老干枯枝,鸟被拉长身子,紧缩一团,翻着白眼。能体现该画作风格的是()A.工笔重彩,追求绚丽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C.注重写实,富有生气D.意在笔先,趣在法外5(1分)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A.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C.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6(1分)生物进化论的提

3、出是生物学的一场革命,使生物学从根本上摆脱了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束缚,其深远意义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这说明生物进化论()A.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B.成为社会革命的理论武器C.彻底颠覆了上帝的宗教地位D.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7(1分)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说:“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 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可是一旦达到这个阶段,也就无法遏制它。”贝尔纳旨在强调()A.科学技术推动了经济发展B.科技应用取决于社会经济C.科技滞后阻碍了社会进步D.科学理论滞后于社

4、会发展8(1分)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虽然抬出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来祭拜,但他们不过是借尸还魂,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而已。这些思想家“心中的块垒”是想()A.挣脱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束缚B.恢复古代人们的传统生活习俗C.摆脱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D.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更大的突破9(1分)苏格拉底认为“为善至乐,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所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所谓“仁”就是“仁者爱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B.都符合统治阶级治国的现实需要C.所持道德观与价值观完全相反D.两者的思想

5、后来都成为正统思想10(1分)伏尔泰认为“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扼杀理性”,但他同时也认为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由此可知伏尔泰()A.偏离了理性思考的轨道B.背叛了启蒙运动的宗旨C.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11(1分)20世纪初,北大某教授撰文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作者意在()A.振作少年精神B.发动文学改良C.反对愚昧与专制D.推动文学革命12(1分)马丁路德指出:“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

6、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神圣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A.鼓励个人奋斗B.反对教会特权C.破除上帝信仰D.王权高于教权13(1分)瞿秋白在赤都心史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现在丰富多了,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许多方便利益工厂工资大增,废劳动券而令得购买于市场的可能。”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C.新经济政策采用D.高度集中经济体制形成14(1分)纽约时报1911年11月6日载文:“中国的统治者学到了苦涩的一课,明白了一个古老守旧的东方国家与一个积极学习西方

7、思想观念的东方国家之间存在着悬殊的差距。”材料中“苦涩的一课”是指()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5(1分)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A.墨家B.纵横家C.法家D.农家16(1分)1964年,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对此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

8、硬了,气顺了。”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A.生产出第一辆汽车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17(1分)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決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18(1分)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

9、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19(1分)下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A.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B.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C.世贸组织对华贸易的促进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1分)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官员的做法()A.使罗马公民法逐步向万民法发展B.

10、为十二铜表法奠定基础C.以保障罗马帝国公民权利为前提D.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21(2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章太炎在东京国民报上发表正仇满论,指出:“夫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者,非仇视之谓也”,1903年又在苏报上发表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认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这说明章太炎()A.主张反清革命B.反对民主共和C.提倡保皇立宪D.支持君主立宪22(2分)清皇室在某道诏书中宣布:“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表明()A.清政府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南京的革命政权B.袁世凯为

11、首的北洋军阀把持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C.的胜利果实最终由革命势力和军阀均分D.清王朝以和平退让的方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23(2分)“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诗歌()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24(2分)张岱家、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

12、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5(2分)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土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B.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C.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D.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26(2分)康有为说:“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制器利用以前民,皆与吾经义相合,故其致强也有由。吾兵、农、学校皆不修,民生无保、养、教之道,上下不通、贵贱隔绝者,皆与我经义相反,故宜其弱也。”上述材料表明康有为()A.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B.企图用“托古改制”之法变革现实C.以有无保民养民之道判断国之强弱D.决心与中国封建传统势力彻底决裂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