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企业信息化的进阶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81069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404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企业信息化的进阶_第1页
第1页 / 共404页
《精编》企业信息化的进阶_第2页
第2页 / 共404页
《精编》企业信息化的进阶_第3页
第3页 / 共404页
《精编》企业信息化的进阶_第4页
第4页 / 共404页
《精编》企业信息化的进阶_第5页
第5页 / 共4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企业信息化的进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企业信息化的进阶(4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认识企业信息化 第七章 PDM系统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化 第一节 PDM的概念 第二节 信息技术的由来与发展 第二节 PDM发展的背景 第三节 企业信息化 第三节 PDM软件的基本功能 第四节 企业竞争与企业信息化 第四节 PDM与ERP 第五节 信息化的主要范围 第五节 PDM与企业信息集成 第二章 制造系统和新兴技术 第六节 PDM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一节 并行工程 第七节 并行工程与企业级产品数据管理 第二节 虚拟制造 第八节 企业应用PDM的步骤 第三节 快速成形法(RP) 第九节 PDM软件的应用现状 第四节 精益生产(LP) 第十节 企业需求分析 第五节 准时生产技术(JI

2、T) 第十一节 PDM系统的选型 第六节 成组技术(GT) 第十二节 PDM系统实施 第七节 全面质量管理(TQM) 第十三节 PDM-富有挑战性的决策 第三章 技术系统 第十四节 PDM与企业信息集成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第八章 ERP系统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 第一节 ERP概念及发展史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CAAP) 第二节 ERP的组成部分 第四节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第三节 ERP系统的计划层次 第五节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 第四节 ERP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管理系统 第五节 一把手原则 第一节 PDM与企业信息

3、集成 第六节 筹备小组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MIS) 第七节 筹备监理 第三节 什么是ERP 第八节 理解ERP 第四节 制造资源计划与企业资源计划(MRP) 第九节 管理科学化和管理基础工作 第五节 决策支持系统(DSS) 第十节 前期工作的培训 第六节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第十一节 常见的选型误区和问题 第七节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第十二节 可行性分析 第八节 客户关系管理(CRM) 第十三节 制定ERP的系统规划和目标 第九节 供应链管理(SCM) 第十四节 ERP软件业的当前和发展趋势 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 第十五节 软件选型 第一节 CAD/CAM系统概

4、况 第十六节 选择软件的方法与步骤 第二节 我国CAD技术应用的状况与发展 第十七节 ERP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CAD/CAM系统规划的制定原则 第十八节 项目组织 第四节 需求分析 第十九节 总体需求调查、总体解决方案和详细解决方案 第五节 系统规划和实施步骤 第二十节 原型测试 第六节 CAD/CAM系统选型的基本原则 第二十一节 实战性模拟运行 第七节 CAD/CAM应用软件的选型 第二十二节 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 第八节 CAD/CAM运行环境的选型 第二十三节 切换推广与追求尽善尽美 第九节 CAD/CAM系统选型方法与步骤 第二十四节 注意事项 第十节 CAM的选型与实施 第

5、二十五节 评价体系 第十一节 配置中小企业的CAD/CAM系统 第二十六节 评审方法 第十二节 CAD/CAM系统的管理体制 第二十七节 项目实施成功的标志 第十三节 培 训 第二十八节 迎接ERP新纪元 第十四节 附录:企业“甩掉图板”后需要干什么 第二十九节 ERP软件商的全方位服务 第六章 CAPP系统 第三十节 企业商务电子化之路 第一节 CAPP的概念 第三十一节 ERP的实施及成功应用 第二节 CAPP发展的背景 第三十二节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SUM/ERP系统 第三节 CAPP软件的基本功能 第三十三节 Scala 供需链功能浅析 第四节 CAPP技术分析 第九章 案例分析 第五节

6、 CAPP与企业信息集成 第一节 AutoCAD在一汽集团的应用 第六节 CAPP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二节 Mechanical Desktop 4.0 中文增强版在二重铸造分厂的应用 第七节 实施CAPP系统的步骤 第三节 沈阳第一阀门厂CAD应用实例 第八节 CAPP软件的应用现状 第四节 云马飞机制造厂之CAD/CAM应用与体会 第九节 CAPP系统的选型 第五节 安徽叉车集团公司推广应用CAD技术 第十节 CAPP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第六节 常熟开关厂推动CAD技术应用 第七节 沪东造船集团实施CAD/CIMS工程 第八节 企业工程设计管理(EDM)系统应用案例 第九节 CADC

7、AMPDM技术在苏医的应用 第十节 康佳集团实施ERP系统 第十一节 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实施ERP系统 第十二节 ERP变革沧井化工管理第一章 概 述随着融合了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已步入信息化社会。物质、能源与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技术是当代人类最活跃的生产力,正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世界各国更加关注和重视未来的信息社会,发达国家借助掌握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力推进国家信息

8、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本国产业结构重组,从而增强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1993年9月美国政府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通常称为信息高速公路,实质是高速信息网络。它是美国政府针对美国社会信息化发展而提出来的,具有21世纪的战略眼光,是重振美国经济、增强美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之后,全球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高潮,日、英、法、德、加等国也纷纷提出各自的类似计划,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巴西、乌拉圭,也都加紧制订本国的信息化计划。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兴起,给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机构

9、的重组乃至整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并将导致产业结构及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加速信息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要求,已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我国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党的十四届正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逐步实现整个经济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应用现代电子信息取得很大进展,计算机应用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普及程度有很大提高。”1993年国家启动了三金(金卡、金关、金桥)工程,1

10、994年启动了金税工程,这是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准备工程。以后,“金”字系列工程陆续出台,这些都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复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统筹协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全国性经济信息化系统工程项目,提出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1994年3月有关专家研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建立“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问题。之后,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召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高层次研讨会。1996年5月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全国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它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家信息化的方针、政策,组织制定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11、、总体规划,以及协调跨部门、跨地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重大信息工程项目。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和竞争的焦点。所以,必须把握机遇,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显著提高国家信息化程度,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化一、信息 近50年来,科学界一直在对信息的定义进行积极的探索。(Information以前在我国译作“情报”,所以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认为搞信息的就是搞情报的,这种片面的理解也就不足为奇了。)有关信息的定义很多,但由于其本身内涵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目前尚无一个令大家都接受的定义。如:信息是使人们促进知识更新和认识事务的客观存在。信息是维系事物内部

12、结构和外部联系,感知、表达并反映其属性和差异的状态和方式。信息是指应用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联系的客观事务在运动变化中所具有特征性内容的总称。信息是减少不确定性的一种客观存在和能动过程。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信息的某些特牲,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将赋予信息新的含义,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代“信息”的概念,已经与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服务业、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管理、信息论等含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总之,可以认为,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

13、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1.信息的基本特征 1) 客观性 信息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2) 主观性 对于信息和信息处理的任何研究与讨论,都离不开主体的目的或目标(即人们的目的或需求)。3) 抽象性 即二重性。必须区分信息的载体与内容,使信息有可能在不同的载体之间转化与传递。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人们往往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信息的载体(例如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或技术手段上,而忽略了信息的内容,这种本末倒置现象的产生就源于对信息的抽象性缺乏明确的认识。 4) 整体性 即系统性。信息必须作为表达客观事物(或系统)的完整描述中的一环,脱离了全局,零碎的信息将毫

14、无意义。5) 时效性 客观事物(或系统)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只有及时、新颖,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才有价值。6) 层次性 信息及其处理与客观事物(或系统)的层次密切相关,只有合理地确定层次,才能正确地确定信息需求的范围和信息的价值,并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7) 不完全性 信息与不确定性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客观事物的无限复杂与动态变化,决定了信息的无限性。故信息的完全性只能是相对的,而其不完全性则是绝对的。因此,我们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要能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以各种可能的方法,力图降低其不确定性,提供比较合理的信息服务与支持,避免僵化。2. 信息的地位和作用1) 信息是联系客观事物(或系统)各

15、部分的纽带 一个企业,正是通过其物流(原料、半成品、成品等)、能量流(水、电、汽、风等)和信息流(物流、能量流的量、质及控制信息等)三者的紧密联系,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 信息是客观事物(或系统)的表征 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正是通过其产品结构、产值产量、经营总额、利税总额等信息来体现的。3) 信息是客观事物(或系统)管理与控制的依据及实现手段 企业领导者正是通过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关信息,来判断目前生产、经营状态是否正常,从而作出有关调整的决策并加以实施,以便使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4)信息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与工具 科学研究的成果,实验中的发明,技术上的创新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直接生产力是需要转化的,而转化的桥梁工具则是人们所要把握的信息和其他一些因素。5)信息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信息是很重要的资源,这一点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这也是“信息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保证”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