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乡村振兴上课讲义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3810021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乡村振兴上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专题:-乡村振兴上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专题:-乡村振兴上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专题:-乡村振兴上课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专题:-乡村振兴上课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乡村振兴上课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乡村振兴上课讲义(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 最大的发展不充分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高三政治时政热点复习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实现协调发展 充分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食品 良好的休闲场所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从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维度看乡村振兴战略 P23重塑城乡关系 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1 城乡发展的融合水平不高 城乡二元分割的结构仍是当前社会突出的结构特征城乡二元结构始终是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 城乡有别的治理体制 城乡分割的市场体系 城乡分离的工业化模式 城乡有别的投入

2、机制等 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 市场 技术 劳动力等壁垒 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 并导致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严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对策 1 稳步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2 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3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桃花村位于H市近郊 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桃树 每年春天 十里桃花竞相绽放 一侧的大青山墨色如黛 古民居掩映其中 呈现出一派当代桃花源的胜境 但这里却是一个美丽而不富饶的地方 农户各自为阵 桃子的质量参差不齐 一到夏天 挑着筐卖桃子 拼着命争位子 压低价钱拉贩子 含着眼泪数票子 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谋生存 桃园逐渐

3、破败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 指出该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就如何促进该村产业兴旺提出你的建议 一家一户经营 组织化程度低 产品质量不高 缺乏品牌意识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薄弱 产业单一 收入渠道较窄 促进水果产业升级发展 建立合作社 或通过土地流转由农业公司统一经营 改进技术 改良品种 创立品牌 创新销售方式 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利用古民居 桃花风景发展乡村旅游 休闲产业 设立工厂 把桃子加工成罐头或桃干等休闲食品 P26问题切入2在美丽富饶的新疆 哈密瓜 库尔勒香梨等地方优质特产名扬海内外 但长年以来 水果销售普遍是被动等待的状态 一旦遇到销售淡季 大批水果销售不畅 果农们苦不堪言 近年来 新疆

4、以果沙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 处理 储存 传输等技术 开发了 互联网 订单农业 线上平台 互联网 订单农业 线上平台使国内外消费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线上订制个性化产品购买订单 这不仅汇集了各地消费者产品爱好 还为果农提供丰富的消费信息资源和实用的种植技术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 说明 互联网 订单农业 对于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作用 1 有利于实现产销对接 拓展市场空间 使农业生产更好地适应消费的变化 2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 产业化水平 促进农业集约发展 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 3 有利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增加农民收入 调动农民生产的主动性 积极性 4 有利于创新农业生产经

5、营模式 实现科技兴农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三 实施 三权 分置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 实行农村承包地所有权 承包权 经营权分置并行 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 三权分置 创新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拓展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有利于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 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 承包农户 经营主体的权益 三权分置 丰富了双层经营体制内涵 展现了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要充分发挥 三权 的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 形成层次分明 结构合理 平等保护的格局 1 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 2 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 3 加快放

6、活土地经营权3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走共同富裕之路 2 改革开放前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 搞家庭联产承包制 把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 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 现在 实行集体所有权 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 三权分置 这是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又一次巨大变革 新的制度安排坚持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强化了对农户土地承包权的保护 顺应了土地要素合理流转 提升农业经营规模效益和竞争力的需要 创新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 分析 两权分置 过渡到 三权分置 是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又一次巨大变革的道理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三权分置 改革 顺应了我国现阶

7、段农村土地要素合理流转 提升农业经营规模效益和竞争力的需要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权分置 改革 创新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3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权分置 改革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 为发展现代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实保障 仁和村 村规民约 节选 经村民委员会全体成员研究讨论 决定制定本 村规民约 现予以公布 请全体村民恪守遵循 1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确认以打印的新版户口薄为准 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权权益由全体成员共同享受 本村村民凡升入大学或外嫁者 须将户口

8、迁出 不再享受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权权益分配 2 村委会每年6月30日 12月31日公布上下半年的账目 全体村民有权查验细目并要求相关人员作出解释 6 村民要遵纪守法 凡发生打架斗殴 盗窃等行为 先经村委会教育 不听教育者 送司法机关惩处 8 全体村民要厉行节约 倡导文明新风 凡婚丧嫁娶需办酒席者 需提前向村委会提出申请 每桌酒席不超过300元 酒不超过50元 瓶 烟不超过10元 包 违者按酒席总额的20 罚款 10 村民要努力形成良好的家风 凡不孝顺父母者 取消该村民享受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权权益分配的资格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 对该村的 村规民约 进行评价 该 村规民约 内容丰富 包含村民自治

9、 依法治村 道德引导等内容 对该村的有效治理 形成良好的村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该 村规民约 经过村委会研讨便公布执行 违背了重大事项应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这一原则 关于村民户口迁移的相关规定 以及村民违法行为的处理等内容不符合法律的规定 关于村民厉行节约和家风等问题 属于道德层面 只能提倡引导 不能强制 罚款和取消资格等规定更是涉嫌违法 通过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民主管理等方式畅通村民的利益诉求通道 培养村民的民主素养 激发乡村活力 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普法力度 降低干部群众用法成本 形成亲法 信法 学法 用法的思想自觉 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

10、心价值观 用美德的感召带动村民和睦相处 大力提倡推广移风易俗 营造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 法治 德治 自治既相互衔接 又相互补充 用法治手段维护公平正义 用道德力量纠正失德行为 用自治方式激发治理活力 从而提升了乡村治理的能力 三治合一 促进治理有效 四 加强 三治 建设 提升乡村治理绩效 1 自治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2 法治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保证3 德治是健全乡村治理的支撑4 健全自治 法治 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自治是基础 德治是灵魂 法治是保障 自治 德治要通过法治进行规范 确立制度和机制 实现 三治 合一 提升乡村治理绩效 1 在创新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江西城岗村首推德

11、治建设 以前的城岗村 虽然村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但矛盾纠纷频发 打架斗殴 上访闹事等事件时有发生 而近年来 该村在村级精神文化建设中 以乡村文化为主体 以村民为主角 通过开展 城岗好人 评选 唱村歌 立村训 亮村规等活动 让好人新风树立来 村歌唱起来 村规民约立起来 村风村训传承下来 逐步建立起一个以评立德 以文养德 以规促德的德治建设体系 把社会所提倡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追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该村实现了一个由 乱 到 治 的可喜局面 五年来 全村没有发生一起信访或者刑事案件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该村是如何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的 1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

12、设 培育了良好的乡村文化环境 2 激发村民文化创造活力 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村规民约 村风村讯 增强了村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 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 人生观 2 实现乡村振兴要加强农村自治建设 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突出问题是自治性不强 规范化 法治化水平不高 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大包大揽 村民委员会的独立性 自治性受到限制 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一些农村地区培育发展独立 自治的社会组织数量不够 公共服务往往由行政机关包揽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村 居 民委员会班子与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董事会班子 重叠融合 导致行政与自治事务不分 政社不分 引发了村干部 寻租 等基层腐败现象产生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 分析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2 1 保障村民直接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权利 提高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增强村委会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能力 3 创新政府与社会关系 凝聚各方合力 提高乡村治理的社会参与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重点 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在乡村 推进全面现代化的时代难题在乡村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最大的动力在乡村 中国要强 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 农民必须富 从新时代新目标的角度看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