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03583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历史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关于下列三幅图片中历史信息的解读,完全正确的是 ( )A.都体现了河南人的历史贡献 B.反映的历史都与玄奘西行有关C.都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是按产生的时间排序的2.李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知识结构图(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的“战”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1927年1月,纽约国家杂志报道:“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无法精通复杂的古典语文,而他为这些人打开了读写能力的大门。”这里的“他”指的是 ( )A魏源 B李鸿章 C胡适 D孙中山4.“变法失败后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

2、地推翻满人的王朝,这样的事业无法通过和平的变革实现,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材料反映了该历史事件 ( )A.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D打击中国封建官僚体系5.“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们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和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90多年前,正是一帮爱国青年开启了中国的一个新时代。下列关于“新”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建立了新的政府 B建立了新的革命政党C新的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6.长征途中,我们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

3、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长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最能体现长征这一意义的是 ( ) A.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全面抗战 D改编军队共赴国难7.1938年来到中国的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在美国著名杂志UFE的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道:“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一次胜利已使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村庄。”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平型关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台儿庄取得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C大别山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D陈官庄消灭敌人的最后抵抗力量组成部

4、分1952年比例1957年比例国营经济19%33%合作社经济1.5%56%公私合营经济0.7%8%个体经济71.8%3%资本主义经济7%1%以下8.下表是我国1952-1957年国民经济比重表。造成表中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大跃进”运动开展D.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9.“没有人会预料到,当一个刚刚饱经10年文革摧残的国家复苏起来的时候,会爆发多么剧烈的能量,迎来多么欣喜的未来这一年,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材料中“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指的是 ( )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C.做出工作重心转移的决策

5、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讲话,强调“道路决定命运”。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走过“道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近代以来走过的是一条曲折探索的道路B.中国近代以来经历了走俄国(苏联)的路,再走西方的路,最后走自己的路C.毛泽东找到的革命道路和邓小平找到的建设道路最根本的共同点是从实际出发D.实现中国梦,今天应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1.1928年4月,国民政府宣告“为发扬精神起见”,规定职员“一律着中山装”。1929年,张学良发文指出“统一已成,政治及应划一”,东北各级机关人员一律着中山装。这表明 ( )A.服饰具有政治认同意义 B服饰是民族身份的

6、标识C.生活呈现全盘化倾向 D国家对社会风尚的控制12.“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下列对此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葡萄牙、西班牙人的远航加强了欧亚非诸洲联系B开辟新航路的唯一动力是白人对黄金的追求C欧洲航海家新发现的海岸就是印度海岸D新航路的开辟反映了资本主义对财富的需要13.“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艺(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材料表明华盛顿的杰出之处在于 ( )A.颁布解放黑人奴隶

7、宣言 B.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C.担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D.担任大陆军总司令14.佩里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下列相关说法最准确的是 ( ) A“那次访问”是为了与日本结盟 B“潜在的盟友”主要是指日本武士C“西方列强的秘密”特指军事技术 D为“拯救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15.170年前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一颗火种的播撒,点燃了理想之光,一种信仰的锤炼,指引着前进方向。下列事件不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俄国十月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1

8、959年古巴革命16.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引人注目:汽车产量快速增长,轿车进入小康家庭;电冰箱、吸尘器、洗衣机、电话开始进入富有家庭。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繁荣原因的是 ( )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罗斯福新政国家开始干预经济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17这场战争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被新的国际格局取而代之。“这场战争”指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朝鲜战争 D.美苏

9、冷战18.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战争与和平 B.革命与战争 C.世界格局的演变 D.美苏冷战19.导致下面两幅图片历史变迁的重要因素是 ( )A.英国不同政党执政 B.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C.英国的国家利益 D.美国插手欧洲事务20.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一篇标题为“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为“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的文章。“宇宙新理论”的创立者应是 ( )A. 史蒂芬孙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达尔文二、非选择题(共5题,30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构成中国内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10、它由表示意义和物体的汉字组成。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 全球通史材料二 (1) 材料一提到的最古老的“商朝书面语”是什么?材料一强调了汉字的什么作用?(2分)(2) 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这和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内容有何联系?(1分)(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的演变趋势和书写材料的变化趋势分别有什么特点?(2分)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万国公报,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康有为、陈炽等负责筹募经费,康有为的两大弟子梁启超、麦盂华担任编辑,这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北京强学会成立以后

11、,“先以报事为主”,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早期政治团体的机关刊物,它除选登“阁抄”、译载新闻外,又载“格致有用之书”,探讨“万国强弱之原”,提出言政敷治的建议;在中国近代政治史、新闻史上有一定地位。材料二 民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是一个大型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选录等栏目,每期6万至8万字。先后参与编撰工作的有胡汉民、汪精卫、陈天华、朱执信、廖仲恺、汪东、章太炎、刘师培等。孙中山在为民报撰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创刊,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印行(月刊)。6期为一卷。第1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从而首先在中国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1) 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动手绘制一个表格对上述报刊体现的探索活动进行分类总结。(6分)(2) 通过以上总结,指出我国近代报刊有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