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专题练习(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0356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专题练习(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年中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专题练习(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年中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专题练习(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专题练习(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专题练习(无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上册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种植水稻 C穿着麻布衣服 D烧烤食物2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A B C D3“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20年4月5日,万余名海内中华儿女共祭“人文初祖”,这是祭拜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4史记五

2、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5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 C西周D春秋6在湖南宁乡出土,因造型奇特,花纹华丽而被称为商代青铜器中精品的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大盂鼎 D铜象尊7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B颁

3、布均田令C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D奖励耕战9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10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的精神,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位诗人是A屈原 B贾谊 C王船山 D曾国藩11“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12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下列哪一选项是孔子的主张A兼爱、非攻B实行“法治”C“无为而治”D“仁”和“

4、爱人”13“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里的“它”与哪个朝代有关A夏 B商 C周 D秦14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郸等郡名和篮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用泥制陶的事实 D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15“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蔡伦改进造纸术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 D华伦发明麻沸散16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

5、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72020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设“一带一路”。西汉时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张骞 B卫靑 C蒙恬 D霍去病18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这与中国政府一贯以来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密切相关。该宗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是在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唐朝末年19被后人称为“究天人之际

6、,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名著是A春秋 B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20东汉时官至太守仍坚持给百姓看病,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李时珍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21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22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A昭君出塞B北魏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D册封达赖、班禅23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都进行了迁都 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24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

7、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A郦道元B贾思勰 C司马迁 D祖冲之25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A张旭 B王羲之 C柳公权 D颜真卿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4分)(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4分)(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

8、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1)据材

9、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文化曾遭受到哪“三次厄运”?(6分)(2)材料一、二对董仲舒的思想文化活动的评价有何不同。(4分)(3)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O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右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

10、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2分)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2分)(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2分)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2分)(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2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

11、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改汉姓、穿汉服、学汉礼、结汉亲、用汉制,迁都洛阳.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并在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请回答:(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那两次著名的改革或变法?(4分)(2)材料一、二对变法持何态度?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你的理由?(4分)(3)材料三中的“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的是什么措施?(2分)(4)试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两次重大改革或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