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精读理解)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80306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精读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精读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精读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精读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精读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精读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精读理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精读理解)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奢望、遗憾、呐喊、风驰电掣”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3、明白前进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教学难点:明白前进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视频,揭示文题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请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刘翔的了解。2、导入:无数的鲜花与掌声背后,一

2、次次成功与超越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2004年底,“亚洲飞人”刘翔出版了自传我是刘翔,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的成长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选自我是刘翔。课文题目是翻越远方的大山。板书课文题目。3、学生读题。4、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说说:在刘翔心里,有一座远方的大山,那是谁?(阿兰约翰逊)5、阿兰约翰逊是什么人?说说你对他的了解。教师补充资料。6、设疑:原来,约翰逊是这么有名的运动员,难怪被刘翔称为一座“大山”。那么,刘翔是如何翻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刘翔,了解刘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1)请同学自由拼读生字表中的

3、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准音,读通句。(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拼读生字,交流如何识记生字的音和形。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检查词语的朗读情况。跨栏决赛希腊雅典国际隐隐成绩纪录呐喊约翰逊奢望风驰电掣遗憾 大阪教师重点指导“奢”“掣”“隐”“阪”几个难读字的读音。(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际”“绩”“纪”三个字读音相同,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意思不同,字形也不一样。“赛”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下面是个“贝”,要与“塞”区分开;“呐”的右部是“内”。(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

4、是否读正确、通顺。(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引导学生运用“谁干什么,后来怎么样”的形式练说。预设:课文写了刘翔通过不断努力,在2004年奥运会上,打败了约翰逊,成功翻越了远方的这座大山这件事。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全文,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再用横线画出文中有关“大山”的句子。2、组织交流,出示文中有关“大山”的句子。预设:(1)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2)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横在我的面前,但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3)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3、读读这三句

5、话,你能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刘翔所经历的过程吗?交流后归纳,师板书:遥不可及的大山来到“大山”脚下翻越大山4、学生按照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指导学生概括每部分的意思:要说清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5、指名试说。预设:第一部分(1、2段):写了约翰逊对刘翔来说就像一座大山,遥不可及。第二部分(37段):写了虽然刘翔不断努力,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一样横在他面前,但他已经来到了山脚下。第三部分(811段):写刘翔成功翻越了这座大山。6、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的顺序)7、小结:按时间顺序讲述事情更有条理,这种方法同学们在今后的习作中可以尝试运用。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通过

6、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刘翔,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预设:刘翔是怎样翻越远方的大山的?是靠什么翻越了远方的大山?课文为什么用“翻越远方的大山”为题?2、大家很会读书,也很爱思考。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读书,积极动脑,其中的很多问题一定能自己解决。3、指导书写生字,请学生观察课后生字表,说说怎样写好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雅”的“隹”的横画间距要均匀。“隐”的右部书写要紧凑,“心”的卧钩要写到位,呈圆弧形。“赛”中间的撇捺要舒展,包住下面的“贝”。4、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练写生字,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明确目标1、听写词语。跨栏呐喊纪

7、录背影风驰电掣遥不可及2、同桌互批,圈出写得好的字。订正错字。3、说说由第一行词语,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人物,第二行词语又让你联想到了文中的哪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二、精读理解,感悟精神(一)品读第一、二自然段。1、在刘翔没有成名之前,阿兰约翰逊一直是男子110米栏的霸主,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人。所以,在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约翰逊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那时,在刘翔心里,约翰逊是怎样的一座大山?学生默读第一、二自然段,画出相关词句。2、交流,出示句子: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1)什么是奢望?刘翔有什么奢望?为什么不敢奢望?预设:奢望就是指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在刘

8、翔眼中,约翰逊一直是男子110米栏的霸主,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刘翔觉得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已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更别说与他比赛了。(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体会到刘翔认为要超过约翰逊是不可能的。(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3、从课文中哪些词语也能感受到刘翔认为是“奢望”?(遥不可及、更别提)4、理解“遥不可及”:说说“及”的意思,再说说词语的意思。5、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读出无可奈何的语气。(二)品读第三至十一自然段。1、从“刚练跨栏那会儿”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到“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这一切来得容易吗?这中间都经历了哪些阶段?学生默读课文,用“_”画出经历的阶段。(2

9、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出示表格,请学生与同桌讨论,完成表格的填写。阶段刚练跨栏那会儿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表现他成为“我的偶像”。想法“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3、集体交流,完成表格的填写,相机理解语句。阶段刚练跨栏那会儿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表现他成为“我的偶像”。与约翰逊第一次碰面,观看约翰逊比赛。第一次和约翰逊比赛,只看到约翰逊的背影。与约翰逊比赛近10次,屡屡拿第二。跑出了13秒06的成绩,翻越大山。想法“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很遗憾。“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我”打败了约翰逊?是

10、真的吗?(1)交流2001年刘翔的表现及想法。说说“风驰电掣”的意思,怎样才能有“风驰电掣”的速度。读读刘翔的想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刘翔期盼自己能像约翰逊一样快,也暗下决心。)指导朗读,读出刘翔的决心。(2)交流2002年刘翔的表现及想法。说说刘翔的表现。展开想象:望着约翰逊的背影,刘翔想:_。预设:总有一天,我要超过约翰逊。指导朗读,读出刘翔的决心。(3)交流2003年刘翔的表现及想法。说说刘翔的表现。展开想象:每次拿第二,刘翔都会想:_。预设: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我要翻越横在我面前的大山。指导朗读,读出刘翔的进步与决心。(4)交流2004年刘翔的表现及想法。说说刘翔的表现及想法。(出

11、示课本P25图)学生看图,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师讲述:这幅图是2004年8月27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夺得金牌的画面,这是中国男子项目首枚奥运会田径金牌。此时,刘翔的心情如何?(先是迷糊,后来变得兴奋。)指导朗读,读出刘翔的心情变化。4、小结:同学们,10道高栏、110米的距离、潇洒的动作、炮弹般的速度,不仅改变了一个民族关于速度的记忆,弥补了一段想象中的记录空白,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刘翔终于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成为世界第一飞人。品读刘翔成功的历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翔?仔细品读第三至十一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体会一下。5、组织交流,教师点拨。预设:从“我暗暗地问自

12、己: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体会到刘翔有梦想、有目标。从“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体会到刘翔敢于挑战、不断拼搏、不断努力,面对困难不退缩。从“我跑出了13秒06的成绩,打破了自己当初创造的13秒12的亚洲纪录,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我的背影。”体会到刘翔敢于挑战、不懈努力,勇于超越自我。6、练习朗读第三至十一自然段。三、总结全文,深化感受1、现在,你能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翻越远方的大山”为题吗?(“远方的大山”对刘翔来说既是前进道路上巨大的困难,也是刘翔奋斗的目标。刘翔翻越远方的大山就是他战胜了

13、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自我,实现目标,超越梦想。)2、同学们,超越约翰逊是刘翔的梦想,它看似遥不可及,难以实现,但刘翔凭借着自己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敢于超越的精神,成功地翻越了远方的大山。之后呢?刘翔后来又有了新的对手,如比他小三岁的古巴运动员戴伦罗伯斯等。刘翔的跨栏生涯从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直到今天,他仍然在不断地超越自己。3、学到这,你有什么感想?4、组织学生交流。5、齐读课文。6、同学们,你的心中也有一座“远方的大山”吗?如果有,是什么?你打算如何翻越这座大山?四、指导造句,拓展延伸1、指导造句。(1)找出带有“当初”“祝贺”一词的语句,读一读,想想词语的意思。(2)交流,说说词语的意思。(“当初”指从前或特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祝贺”就是庆贺。)(3)练习口头造句。(4)指名说,教师评议。(5)同桌互说,互评。2、布置作业。(1)完成造句。(2)把自己学了本文后的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3)搜集阅读我是刘翔。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