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03013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度初一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1我的家在哪里构成社区的要素: P6 地图的三要素:P7-8A.方向:“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注出正北方向。“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有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 文字式。数字式。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计算公式:实际

2、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C.图例和注记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2、多种多样的社区 P10-13 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见书P10 表格 划分标准和举例社区的差异:一是规模不同; 二是特色各异社区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P14-17常见地图:政区图、 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海拔、坡度、线路)、旅游图 、中国铁路干线图P15第二单元复习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P202、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

3、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3、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P2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在东西半球各一半。亚洲、欧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在南半球。非洲则刚好在南北半球一半。P214、明确洋与洲之间的位置。如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等。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和南极洲。5、请掌握世界上的一些海峡名称及它们的位置、沟通的水域。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台湾海峡6、世界上洲与洲之间的分界线、洋与洋之间的分界线。亚洲

4、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阅读课后世界地图)7、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之间。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亚洲)。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河是尼罗河(非洲)8、世界气候 P26纬度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5、大致在南北纬30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干旱少雨,甚至几年不下雨大致在南、北纬3040度之间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4060度之间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变化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湿润,冬雨较多,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小南北极圈附近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降水集中在暖季极地附近 极地气候 终年

6、严寒,皆为冬季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之上 高山气候 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9、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图中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尤其是阿拉伯半岛、中国和非洲、欧洲的气候类型。P25-2610、自然环境主要是由地形和气候两个要素构成,组成了世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11、气候的主要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植物和动物对当地的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尤其是植物。(掌握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区中的动物)12、请掌握亚洲的主要地形区。13、中国的位置是: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带,小部分位于低纬度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位于亚洲的东部,东西跨经度达62度,南北跨纬度达50度。濒临太平

7、洋,背靠欧亚大陆。地理位置的特点是海陆兼备。这种地理位置的优点是:见书本P43页。14、世界三大人种是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白色人种。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P3215、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都位于欧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是梵蒂冈。16、国界线范围内的邻陆、邻水、邻海和邻空,总称领土。17、世界上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整个非洲和拉丁美洲以及绝大部分的亚洲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

8、洋洲和亚洲的日本(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P3518、世界上国与国之间要互相联系和交往,共同解决世界问题。采取的措施可从国际法律、经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有关方面来回答。(请说出几个世界组织的名称及主要的情况)P35-3619、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度和西经20度来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来划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字母:E, W, N, S。20、0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21、高中低纬度带的划分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的实际应用P38第三单元复习1、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

9、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最接近)2、我国的四个端点是: P423、要求掌握中国的14个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P42-43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我国的内海是渤海。5、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共有34个行政区划。P44-456、要求熟记我国34个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以及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它们的形状。P44-457、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最北的省区是黑龙江,最西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的省区是黑龙江。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邻省最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

10、省。浙江省的邻省是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8、2020年我国的人口已达13亿,约占世界的22%。我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P469、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少。P4710、我国民族有56个,其中少数民族是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1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人口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而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P481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中“回族”以普通话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13、我国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山

11、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逐级降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14、我国的气候类型有五种: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P5315、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它们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在哪一级阶梯中。16、正由于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所以影响到我国的气候东部降水量比西部丰富,东部气温比西部要温暖。也影响到我国的河流大致是自西向东流。17、蔡甸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嘉兴的地形主要是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中江汉平原的边缘)有少量丘陵

12、;主要种水稻。生产方面:精耕细作、手工生产为主,生产率低下。生活方面:稻作文化,民风纯朴、住房:避雨通风型。我们青少年现在怎么做?(做什么)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为国家多作贡献。2.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国策。3.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如 环境问题怎么做? 答:因地制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8、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季风区与世界同纬度相比,气候比较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它会给我们带来洪涝或干旱P5119、掌握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性质、风向、发源地(太平洋、印度洋和西伯利

13、亚)。P5320、黄河 上、中、下游各段的水文特征各段 范围 水文特征上游 巴颜喀拉山北麓内蒙古河口镇 1、上源段:水量小、水清流缓2、峡谷段:水流急、峡谷多、水能丰富、水量大增3、河套段:水量减少、水利工程发达。中游 内蒙古河口镇河南孟津 水量大,河水汹涌,泥沙大量流失下游 河南孟津黄河入海口 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地上河。21、如何治理黄河?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沙土保持。 P57(1)、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搞好绿地及修筑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2)、在下游培修大堤,“引黄淤灌”。(3)、在上、中游干流上兴建一系列

14、如: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等水利枢纽工程,初步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等效益。22、黄河、长江比较项目 长 江 黄 河源头 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巴颜喀拉山北麓入海 东海 渤海干流长度 6300千米 第一大河 5400千米 第二长河流经省区 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个)水系形状 “之”字形 巨大的“几”字上、中、下各段划分 源头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入海口 源头内蒙古河口镇河南孟津入海口主要支流 上游: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中游:汉江、湘江、赣江 上游:洮河、湟水中游:汾河、渭河主要水利工程 上游:二滩、三峡、葛洲

15、坝中游:丹江口(汉水) 上游:龙羊峡、刘家峡中游:三门峡、小浪底23、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是内河航运中运输量最大的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P5924、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单元有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25、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措施可以有: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浚河道,中上游禁止砍伐树木。26、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范围: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P62图3-2627、南、北方两地的差异:比较项目 南方 北方一月均温(高于或低于0) 高于0 低于0年均降水量(大于或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小于800毫米土地类型 水田 旱地主要农作物 水稻、甘蔗、油菜 小麦、玉米、甜菜、花生人们的主食 米饭 面食建筑风格 “人字形”屋顶,多敞口 平顶居多,多封闭、严实28、我国东部和西部的范围P6529、东部和西部各自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P66东部: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管理经验丰富,人才多,交通便利。西部: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30、游历华夏(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公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